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窄带物联网建设加快落地 产业链迎来重大机遇

  日前,中国移动在江西鹰潭建成全国首个地级市全域覆盖的窄带物联网(NB-IoT),同时实现了业务终端与物联网平台的双向数据传输,表明鹰潭窄带物联网已具备业务使用功能。而中国电信也发布“NB-IoT(窄带物联网)企业标准”,并启动了广东、江苏等7省12市的大规模外场实验,计划上半年完成;中国联通则于去年11月在广东开通了首个标准化NB-IoT商用网络,并在上海迪士尼乐园进行了大规模NB-IoT外场启动实验,为游客提供实时停车位信息等服务。随着三大运营商NB-IoT商用步伐的加快,产业链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一批设备商、芯片商、终端厂商将先后受益。

  业内人士指出,基于NB-IoT大容量、广覆盖、低功耗、低成本等优势,该项技术适用于智慧城市、智能化产品等诸多领域,有望涌现大量的创新业务或解决方案,整体市场规模有望达到万亿元级。国际咨询机构埃森哲的研究报告显示,到2030年,物联网将为中国额外创造1.8万亿美元的累计GDP增长。尽管NB-IoT产业链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一些领先的企业已在该领域抢跑。

  据悉,华为、中兴通讯的NB-IoT芯片将分别于今年一、二季度量产;而基于对基站、天线等硬件的升级要求,通宇通讯、顺络电子等相关元器件制造商也争相发力;在终端层面,三川智慧等仪器仪表商、乐心医疗等可穿戴设备商的终端产品均已进入测试或试用阶段,高新兴也通过收购中兴物联加快在物联网领域的布局。

  商用部署提速,相关企业抢跑

  芯片是NB-IoT的核心,全球主要的芯片设计公司早已投入研发。目前有三类芯片公司涉足NB-IoT领域。一是通信芯片公司,如高通、华为、中兴等;二是计算芯片公司,如Intel等;三是无线芯片公司,如Nordic、Qorvo等。其中,Qorvo专门用于NB-IoT的PA模组将于二季度供货,爱立信、高通也在积极研发相关产品。

  在NB-IoT领域,华为等国内厂商的步伐暂时领先。华为海思高级分析师王治国透露,华为首款商用NB-IoT芯片将于今年一季度正式量产。此前,中兴微电子相关人员表示,将于今年二季度发布NB-IoT商用芯片Wisefone7100;紫光旗下的锐迪科表示,其NB-IoT产品将于三季度量产。

  在下游终端方面,目前,包括仪表公司、可穿戴设备公司等在内的几十家终端商都在参与华为NB-IoT芯片的合作和测试。

  在业内人士看来,华为NB-IoT芯片的量产,将会加快其他公司在该领域的研发。“华为将包括芯片设计在内的全产业链研发走了一遍,其芯片计划一季度量产,那么其他厂家借鉴华为的研发经验,半年到一年时间后,也将迎来芯片量产。”

  例如先锋电子1月19日公告,其首台NB-IoT物联网智能燃气表在上海正式安装并上线试运行,该设备可实现正常用气数据抄收、异常事件上报等功能。另外,高新兴通过收购中兴物联推进其“公共安全+物联网”战略。

  产业链尚未成熟,瓶颈亟待突破

  尽管全产业链已经在“加油干”,但业内专家指出,NB-IoT产业链尚未完全成熟,商用路上,还有诸多瓶颈亟待突破。

  首先,芯片还是产业瓶颈。到目前为止,真正能够量产NB-IoT芯片的只有华为一家。在某IC设计公司NB-IoT研发负责人看来,NB-IoT芯片虽小,但低功耗要求设计非常复杂。比如,为满足两节干电池工作十年的能耗指标,NB-IoT芯片既要采用休眠唤醒模式,又要做到全面的蜂窝数据连接覆盖,难度可想而知。

  其次,成本是制约产业发展的另一大障碍。目前的NB-IoT芯片尚不能满足低成本要求。华为公司有关人士认为,如果想刺激NB-IoT大规模发展,通信模块单个成本必须低于5美元;如果成本降低到1美元以内,则会带来爆发式增长。目前,紫光旗下的锐迪科已提出“模块成本1美元”的目标。

  另外,产业链的协同也成为发展瓶颈。物联网是碎片化、使用场景多元化的市场,除了三大运营商的NB-IoT网络建设与运营需要有统一的“顶层规划”外,物联网产业发展与行业主管部门的计划、政策密切相关,尚需要更加明确、协同性更强的政策导向,以及企业、行业间的密切合作。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3月31日,2025中关村论坛“科技助残平行论坛”上,清华大学洪波教授团队宣布,其研发的无线微创脑机接口技术成功帮助三位高位截瘫患者实现自主抓握、喝水、操控轮椅等运动功能。这项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在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领域已走在全球前列。

2025年04月02日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3月19日,中国制造业强市东莞宣布该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下称“大模型中心”)上线,是中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

2025年03月21日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2024年3月14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日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年03月18日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月21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和伽马数据联合发布的《2025年1月中国游戏产业月度报告》显示,受到春节前期活动的影响和带动,今年1月,移动、客户端、主机等多个终端市场均贡献增量,游戏市场收入环比同比均增长。

2025年02月24日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2025年2月18日,国家数据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最新情况。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试运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即将上线的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不仅是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也是信息披露和资源发现的窗口,全社会都可以来这里找数据、找产品。

2025年02月19日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月13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和浪潮信息联合推出的《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为1251亿美元,2025年将增至1587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到2227亿美元。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器占比将从2025年的29.6%提升至2028年的37.7%。

2025年02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