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6,中国科技志在“领跑”

  装满创新动能的列车,总能穿越崇山峻岭,把历史带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2016年,“十三五”开局之年,我国科技创新迸发强音。从量子卫星发射到载人航天再出发,从使用自主芯片的超级计算机又一次称冠全球到中国企业技术介入5G标准,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迅速攀升,正在努力实现从“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的重大跨越。

  基础研究获突破性进展

  基础研究、前沿探索是一个国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关键。2016年,从深埋山底的中微子探测仪,到九天之上的量子通信机,每一次闪烁,每一声“嘀嗒”,都是中国基础研究的有力脉动。

  精确捕捉“幽灵粒子”。中微子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因此被称为“幽灵粒子”。2016年2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测得了迄今为止最精确的反应堆中微子能谱,并发现这一能谱与以前的理论预期存在两处偏差。新发现的两处偏差,为未来反应堆中微子实验提供了重要测量数据。

  量子科技大爆发。继2015年我国发射暗物质探测卫星后,2016年8月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意味着中国有望在世界上率先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

  中国“天眼”仰望星空。2016年9月25日,位于贵州黔南州平塘县大窝凼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宣告落成启用。理论上说,FAST能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这个距离已接近宇宙边缘。

  绘制全新人类脑图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蒋田仔团队联合国内外其他团队,经过6年努力,成功绘制出全新的人类脑图谱:脑网络组图谱。它比目前最常用的脑图谱精细4倍至5倍,第一次建立了宏观尺度上的活体全脑连接图谱。

  此外,2016年我国基础研究领域还涌现出多个“首次”:首次实现分子间相干偶极耦合的实空间直接观察;首次构建出小鼠-大鼠异源杂合二倍体胚胎干细胞;首次发现动物源细菌耐药性关键基因……

  战略高新科技异军突起

  2016年,中国航天的成绩单格外亮丽。

  “长征家族”再添新成员:中国首枚全生命周期数字火箭长征七号成功发射;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成功首飞,标志着中国火箭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载人航天站上新高度。中秋之夜,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此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

  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2016年,我国深海探测捷报频传。8月12日,中国4500米载人潜水器及万米深潜作业的工作母船——“探索一号”科考船首航凯旋。本航次取得的成果,表明了万米深海已不再是我国海洋科技界的禁区。

  2016年3月,当“阿尔法围棋”以4:1击败李世石时,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人工智能背后的超级计算机。高性能计算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三大方法,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2016年6月和11月,跳动着自主创新“中国芯”的“神威·太湖之光”蝉联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桂冠。它1分钟的计算能力,相当于数百万台普通电脑。此前,中国“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已在TOP500榜单上连续六度称雄。中国目前还在研制比“神威·太湖之光”还快几倍的超级计算机。从六连冠的“天河”到新霸主“神威”,超级计算机的屋顶已经由中国人撑起。

  科技创新改变百姓生活

  稍微年长一点的中国人,对“绿皮火车”还记忆犹新,那时,坐火车长途出行,还是一件颇为痛苦的事情。

  而近些年,舒适、快捷的高铁已经纵贯祖国东西南北。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中国的高铁技术也被频频提及。

  从“绿皮火车”到“高铁外交”,背后是“中国号”快车的不断自我超越。

  2016年7月15日,我国自行设计研制、全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两列中国标准动车组“金凤凰”和“蓝海豚”,以超过420公里的时速在郑徐线上来了一次亲密相约,相对时速超过840公里,相当于飞机在平稳飞行状态下的速度,创下世界纪录。

  一组最新数据:2016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4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2万公里以上。沪昆高铁全线运营,云桂铁路、渝万高铁等重大项目相继投产。高铁拉近了城市距离,整合了地方资源优势,让老百姓的出行更加方便。

  同时,科技也让老百姓的出行更加“绿色”。2016年,新能源汽车技术取得新进展,产业化推广规模继续保持领先。据了解,比亚迪“秦”整车动力性和燃料经济性指标表现突出,已成为世界市场销售前列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另外,纯电动客车技术和应用规模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利用人工控制病毒复制实现将病毒直接转化为疫苗,是科技让我们对疾病不再那么恐惧;设施蔬菜连作障碍防控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我国重大猪病防控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是科技让我们的“口粮”更安全;村镇环境综合和资源化利用技术、旅游型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和景观一体化技术,是科技填平了城市与乡村的发展鸿沟。

  科技体制改革纵深推进

  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就像“两个轮子”,带动着这列“东方快车”飞驰向前。2016年,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激发出创新的活力。

  ——新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制度体系初步建立。2015年10月,新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实施;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的通知;2016年4月,国办印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形成了从修订法律、制定配套政策到部署具体行动的“三部曲”。

  ——编制实施《“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2016年8月,该规划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发布实施,对我国未来5年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了系统谋划和前瞻布局,为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了重要行动指南。

  ——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2016年1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完善了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制度,对股权、期权、分红激励等提出了具体措施,让科研工作者心里涌起阵阵暖流,也让全社会重新聚焦如何为知识“定价”。

  …………

  科技体制改革的攻坚战已经打响,科技体制的藩篱渐次打破,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调动。

  眺望未来,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3月31日,2025中关村论坛“科技助残平行论坛”上,清华大学洪波教授团队宣布,其研发的无线微创脑机接口技术成功帮助三位高位截瘫患者实现自主抓握、喝水、操控轮椅等运动功能。这项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在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领域已走在全球前列。

2025年04月02日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3月19日,中国制造业强市东莞宣布该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下称“大模型中心”)上线,是中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

2025年03月21日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2024年3月14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日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年03月18日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月21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和伽马数据联合发布的《2025年1月中国游戏产业月度报告》显示,受到春节前期活动的影响和带动,今年1月,移动、客户端、主机等多个终端市场均贡献增量,游戏市场收入环比同比均增长。

2025年02月24日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2025年2月18日,国家数据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最新情况。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试运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即将上线的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不仅是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也是信息披露和资源发现的窗口,全社会都可以来这里找数据、找产品。

2025年02月19日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月13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和浪潮信息联合推出的《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为1251亿美元,2025年将增至1587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到2227亿美元。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器占比将从2025年的29.6%提升至2028年的37.7%。

2025年02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