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鼎捷智互联亮相电商峰会 即享云供应链喜获创新应用大奖

  电商创新盛会成业内风向标

  11月30日-12月1日,以“新经济·新业态·新动能·新发展”为主题的2016第三届全国电子商务创新推进大会在宁波盛大开幕。几乎所有主流电商、金融、物流、IT、支付、认证和核心型实体企业齐聚一堂,在大会主办单位的引领下相互推介新案例、展示新成果、对接新项目、研讨新观点、预判新趋势,场面异常火热。这也被业界誉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体系最全、权威性最强的风向标式电商年度盛会。

  作为大会唯一邀请的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厂商,鼎捷软件全资子公司-智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携供应链管理电商化创新方案受邀参加此次盛会。

  会上,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席龙永图表示,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呈现出三个新的特点,特别有利于电子商务的发展。这三个新特点分别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中小企业借助互联网日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新兴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中产阶级在全球产业转移、资源配置中迅速崛起,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

  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席龙永图

  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主任宁家俊在会上还透露了国家正在制定的“十三五”全国电子商务的“三化四重点”。三化:电商与两化融合深化、网购终端自动化、大数据应用使服务精准化。四重点:农村电商、生活服务电商、B2B、电商服务支撑体系走向智能化。

  电商与供应链融合创新 智互联喜获奖项

  值得关注的是,大会还公布了由中国电子商务创新推进联盟拟组织专家评选的“电子商务与供应链融合创新奖”,鼎捷智互联凭借在电子商务与供应链融合的出色表现,入围并最终荣获该奖项。鼎捷智互联也是此次颁出的电子商务与供应链融合创新奖中,以公有云方式提供企业供应链协同应用价值的首个获奖企业,备受关注,且意义非凡。

 

  智互联CEO张剑峰出席了此次大会,他认为:过去企业着力于企业内部的信息化与数据管理,并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努力。但生产精益化与柔性化要求越来越高,供应链成为企业乃至产业快速协同,生产制造向定制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企业应该将内部信息化向企业间信息化以及产业信息化方向扩展,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建立基于供应链间的信息透明、数据共享基础上的协同、柔性供应链关系,并且拓展至产业的资源协同。”他认为,这将使产业内相关企业能够依据准确的供需信息开展灵活的生产与资源组织行为,消除因供应链间的信息不透明所导致的低效生产以及供需误差。

  这也是鼎捷智互联希望借助即享这款云供应链产品,协助制造企业实现的互联网+供应链的应用效益。

  即享云供应链 最优资源应用方案

  作为鼎捷“一线三环互联”战略触角的再延伸,以及智能+整体战略蓝图深化的重要举措,互联网+云供应链管理平台-即享Just Share Cloud借助互联网与云技术,通过鼎捷企业级智能云平台的架设,开放、连结、重组、再用各类资源,以帮助企业真正实现资源流程信息的实时互相、互联与重组,即刻享用供应链管理的应用效益。

  传统制造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时常常遇到:采用传真、邮件、QQ等传统方式处理业务工作量大效率低、信息传递不及时、信息管理困难;缺乏对于供应达成及异常处理的保障和快速反应能力;对于有效的供应资源取得困难;无法有效处理紧缺或闲置资源等一系列问题。而产业间则深受“牛鞭效应”影响,供应链上的信息流从终端客户向原始供应商传递时,由于无法有效实时地进行信息共享,使得信息扭曲和误差被逐级放大,导致了需求信息出现了越来越大的波动。

  对此,鼎捷智互联推出的即享云供应链管理平台,可以通过协同管理实时共享订单信息,实现消费需求的准确预测,并以此促进库存的优化。

  融合供应链 互联网时代的电商创新模式

  当前,我国电子商务已进入多种要素集成创新发展阶段。同时,从近期官方出炉的多份地区制造业数据看,电子化的采购、销售普及率严重不足,从而造成制造业采购、库存、生产等成本居高不下。电子商务与供应链融合,不但可以促进产业结构性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同时也是传统电子商务落地生根和产业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供应链型全程式电子商务,将成为集成创新发展的主要方向。

  鼎捷智互联的即享云供应链,是以创新的SaaS平台模式,协助企业即刻建立供应链电子化管理平台,提供给广大制造企业的供应链+互联网的供应链管理新模式,帮助企业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以及提高供应达成能力,建立快速应变的柔性供应链运作体系,可谓是电子商务与供应链融合创新的典范,此番获奖,实至名归!

  正如本次电商创新峰会上的大佬、专家们所言,“新时期的电子商务,将是电商与两化融合的更深化”无疑,B2B、大数据、云计算将支撑电商服务加速向智能化迈进。我们有理由相信,供应链管理的下一个独角兽必将是智能互联网+电子商务与供应链融合的创新模式。未来,鼎捷智互联期望为更多的制造企业提供最优的电商与供应链融合创新方案,让制造资源能真正随需所用,能为天下所用。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电子商务消费平稳增长 网上零售总额增长8.6%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电子商务消费平稳增长 网上零售总额增长8.6%

据商务部电子商务司负责人介绍,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积极促进消费平稳增长,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新技术研发应用,深化国际经贸合作。得益于今年“以旧换新”政策的落地,我国电子商务市场业绩增长可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达10.9万亿元,增长8.6%。其中实物商品网上

2024年11月13日
我国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已超830万标准机架 算力总规模达246 EFLOPS 位于世界前列

我国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已超830万标准机架 算力总规模达246 EFLOPS 位于世界前列

9月28日,2024中国算力大会在郑州举行。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赵志国当日在开幕式上介绍,中国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83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达246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位于世界前列。

2024年09月30日
《黑神话:悟空》正式上线 引爆A股游戏概念股全线

《黑神话:悟空》正式上线 引爆A股游戏概念股全线

8月20日,上午10时,中国首款“3A”游戏《黑神话:悟空》正式上线。此前预售时,曾多次登顶全球最大游戏发行平台Steam的全球热销榜。这款游戏不仅在Steam平台上线一小时内在线人数就突破百万,更是在资本市场掀起了一股"悟空概念股"的热潮。然而,在游戏概念股大涨的同时,银行股却逆市飘红,为A股市场带来了一丝暖意。

2024年08月21日
2023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6% 收入前五名省市营收占比82.5%

2023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6% 收入前五名省市营收占比82.5%

利润和研发方面,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营业成本同比下降0.2%。实现利润总额743.7亿元,同比增长1.9%,增幅较1至5月份提高14.7个百分点。共投入研发经费459.8亿元,同比增长1.2%。

2024年08月02日
2024年上半年国内客户端游戏占比持续升高 自研游戏海外市场实销收入同比增长

2024年上半年国内客户端游戏占比持续升高 自研游戏海外市场实销收入同比增长

其中自研游戏市场方面,1 -6 月,我国自主研发游戏国内市场实销收入 1177.36 亿元,同比减少 3.32%,主因是部分头部产品收入下降较为明显。自主研发游戏上半年海外市场实销收入 85.54 亿美元,同比增长 4.24%,主因是部分新上线产品出现了爆款,带来明显增量。

2024年07月30日
2023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9.4%  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同比增长35.5%

2023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9.4% 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同比增长35.5%

据悉,这是中国信通院第10次发布云计算白皮书。而据白皮书显示,在2023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为5864亿美元,同比增长19.4%,在生成式AI(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算力与应用需求刺激下,云计算市场将保持长期稳定增长,预计2027年全球云计算市场将突破万亿美元。

2024年07月26日
人工智能产业:四部门印发《指南》 到2026年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0项以上

人工智能产业:四部门印发《指南》 到2026年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0项以上

《指南》指出,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创造和行业应用等方面实现快速发展,形成庞大市场规模。伴随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技术加速迭代,人工智能产业呈现出创新技术群体突破、行业应用融合发展、国际合作深度协同等新特点,亟需完善人工智能产业标准体系。

2024年07月05日
企查查正成全球企业数据治理领域重要参与方  中国AI数据治理市场规模快速扩大

企查查正成全球企业数据治理领域重要参与方 中国AI数据治理市场规模快速扩大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数据产量逐年递增,由2017年的2.3ZB增长至2022年的8.1ZB。不断增长的数据产量带动了数据治理市场需求的增加,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

2024年02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