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需求迫切 物联网标准制定工作任重道远

  当前,物联网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急欲占领的新兴市场,在各行各业中渗透,涌现出了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然而,由于标准问题导致设备无法互通,数据无法交互使用,难以形成规模化效益,限制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在日前举行的物联网+《中国制造2025》高峰论坛上,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联合发布的《物联网标准化白皮书》指出,目前,我国物联网标准研制工作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物联网标准制定工作任重道远。

  物联网建设不能满足最终应用

  《物联网标准化白皮书》指出,近年来,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的内涵和外延有了很大的拓展,物联网已经表现为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融合,成为信息社会发展的趋势。由于物联网涉及的行业众多,行业发展不平衡,导致物联网建设不能满足最终应用的要求,成为直接制约物联网发展的主要因素。

  当前,全球物联网应用热点区域主要是欧洲、美国和亚太地区。其中,美国工业互联网联盟2015年宣布投入1.6亿美元,集合整个工业互联网生态链,合力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欧盟2016年计划投入超过1亿欧元支持物联网重点领域,而亚太地区以中国、日本和韩国为代表,多为垂直领域应用,应用水平较低,规模化应用较少。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物联网应用发展,一是物联网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基本建立了中央整体规划、部委专项扶持和地方全面落实的政策体系,政策驱动成为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最强动力,物联网在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产业培育和行业应用等方面已初步具备一定基础。二是我国相继开展多个领域示范应用工程,初步形成了示范应用牵引产业发展的态势。但我国物联网政策的效应尚未完全显现,依然存在关键核心技术有待突破、产业基础薄弱、网络信息安全存在潜在隐患、一些地方出现盲目建设现象等问题。

  物联网标准化需求十分迫切

  《物联网标准化白皮书》认为,全球物联网将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但物联网行业标准缺失导致物联网面临竖井式应用、重复建设等问题,物联网应用呈现小、杂、散的特征。因此,物联网标准化需求十分迫切,其中缺失比较多的是行业应用标准。

  2015年,全球物联网标准化工作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国际标准竞争日趋激烈、产业标准联盟不断涌现、业界巨头纷纷加入标准争夺战。但是,物联网涉及的标准组织十分复杂,既有国际、区域和国家标准组织,也有行业协会和联盟组织。同时,依据物联网的参考体系结构和技术框架,不同标准组织侧重的技术领域不同,有些标准组织的工作覆盖多个层次,不同标准组织之间错综复杂。

  目前,全球海量存储、云计算、大数据、机器学习、SOA等技术标准可为物联网应用提供支撑,但针对物联网应用的支撑标准需求分析及现有标准评估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而且,现有标准组织针对数据接入、设备管理、运行监控方面有相关研究,但仍缺乏对于系统合规性以及其他方面的管理研究。

  虽然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三级协同物联网标准化工作机制,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趋升,但总体来说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仍有待提升。同时,我国现有的物联网标准还比较零散、缺失或不统一,标准的制订与应用结合还不够,与国际标准融合存在一定差距,技术标准话语权相对有限,标准研制的速度不能适应当前产业发展的需要。

  “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

  《物联网标准化白皮书》提出,物联网标准化工作必须要树立战略眼光和全局思想,做好规划,建立起标准化工作动态运行机制,并遵照全面、明确、兼容、可扩展的原则,在全面综合分析物联网应用生态系统设计、运行涵盖领域基础上,将物联网标准体系划分为基础类、感知类、网络传输类、服务支撑类、业务应用类、共性技术类。

  一是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的角度看,应该加强政府对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引导与支持,对外积极参与全球标准的制定,对内加快制定国家标准,并积极推进“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物联网产业和标准化合作共建模式。

  二是物联网标准化的核心要点不但要关注产业链“纵向”的上下游之间的标准关系,还要考虑到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横向”相互标准关系,处理好“总体”和“局部”,“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三是要依托现有国际标准化优势,加快推动形成“共性平台+应用子集”产业结构,在国家层面加强统一协调,重点突破核心卡位技术、规模产业发展路线、商业模式等关键点。同时整合相关资源,进行跨部门、跨地区合作,共同制定中国物联网标准体系。

  四是出台相应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尽快解决物联网安全机制在业界尚是空白的问题。

  五是物联网标准工作要结合示范应用,争取能够产生出一系列国家和行业标准,加大标准与应用的衔接。

  六是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充分吸收以往产业标准指定的经验与教训,在国内标准占据国内市场后,逐步将我国的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

  七是物联网标准的制定,要以技术创新为支撑点,尽量保证我国拥有标准中的核心和关键技术。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首部AI纲领性文件发布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将进入系统推进、全面赋能新阶段

首部AI纲领性文件发布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将进入系统推进、全面赋能新阶段

8月26日,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系统性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5年08月30日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8月14日,中国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的发展成就。他表示,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和技术等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2025年08月15日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8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了2027年和2030年两步走发展目标,并提出五大重点任务,旨在加快脑机接口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推动我国在该领域实现全球领先。

2025年08月09日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8月1日,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张毅君在2025全球电竞大会上发布了《2025年1-6月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电竞产业在市场收入、新品研发、赛事出海等方面均呈现增长趋势,产业链日趋完善,正朝着规范化、主流化、国际化方向稳步发展。

2025年08月04日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7月31日,在2025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CDEC)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发布《2025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680亿元,同比增长14.08%;游戏用户规模近6.79亿,同比增长0.72%,均创历史新高。

2025年08月02日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7月30日,在国家网信办举办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上,国家网信办网络技术管理局副局长张光耀介绍了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与管理举措。当前,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呈现四大特点:

2025年08月01日
AI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或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

AI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或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

7月27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AI与绿色低碳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围绕人工智能爆发式增长带来的算力能耗挑战展开深入探讨,提出构建“算力与电力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全球AI产业的绿色转型贡献中国智慧。

2025年07月29日
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 出海业务成新增长点

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 出海业务成新增长点

7月24日,2025第十二届可信云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82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2025年07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