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地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样一件事:几名技术人员为了解决隧道施工长距离反坡排水难题,利用工地废旧材料研制出一套自动排水系统,尽管该创新运用前景十分广阔,却并未得到推广,基层技术人员的创新热情受到考验。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发挥其在经济转方式调结构中重要作用的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李克强总理也指出,要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通道,尽快形成新的生产力。当前,建筑企业创新成果难转化,重复开发成果多,正在成为影响企业健康发展的阻碍。如何落实创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仍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成果转化,还有哪些“绊脚石”?
企业员工不乏创新意识,也有很多创新实践,然而这些成果中相当一部分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究竟原因何在?经过调研,大多数技术干部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目前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依然能通过粗放型管理模式保持微利,担心创新投入会拉低本就微薄的利润,不愿意主动开展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隐性放弃了可能存在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些管理者甚至认为,科技创新是设计院和科研机构的事,施工企业的职责就是按图施工。
其次,市场缺乏相对完善的激励机制和保护机制,导致很多“金点子”无法实施,实施后的专利成果也无法受到应有的保护。作为个体的员工,既无法承担创新成本,更无力承担失败后果,无形中阻碍着创新的脚步。
再其次,在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管理层面和生产层面之间缺乏联动机制,生产一线创新人才和资金资源保障不足,创新人才缺乏成长环境,创新工作缺少统一规划,纵向互动和横向借鉴意识相对较弱。
最后,基层创新缺乏继承性和灵活运用性。某工程公司科研人员依托两座特殊地质隧道,产生了大量技术创新成果,有效解决了施工安全质量控制难题,尽管这些成果在本项目创造了经济效益,但因未能及时进行方案总结,再度运用这些技术的频率不高,持续创效能力大打折扣。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是大势所趋。在未来发展的新阶段,企业对创新驱动发展的需求会越来越强烈,这就要求企业要着眼于强化对人的激励、制度的可操作性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便利性,下大力气使科技创新和转化更多、更好地走到推进企业发展的前台。
研用结合,为创新插上双翅
不敢创新,不愿创新,不能创新,针对企业在创新成果转化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许多基层管理者也提出了解决方案。
“虽然在普通工艺上进行科技创新取得的经济效益较小,但随着后续应用范围和次数不断增多,最终会是一笔不小的收益。”一位工程公司负责人表示。
目前他所在的公司,超过80%的科研成果没有应用到后续工程中去,科技成果转化率普遍偏低。对此,公司领导已形成共识,将更加重视普通项目和普遍性工艺的创新,以着力解决在高、精、尖、难项目所取得的成果无法持续推广的难题。
“创新与运用,犹如一对翅膀,缺一不可。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中铁二十局怀邵衡铁路项目经理刘庭联表示,只有打造创新型团队,让每个成员都时刻保持创新意识,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
要鼓励全员创新,就必须建立一整套激励机制,企业要全力支持员工创新,为员工搭建交流平台,鼓励技术比武,对于员工创新成果为项目创效的,要根据相关制度给予经济激励,让其共享创新成果。
要营造创新文化,就必须完善配套机制,加大资金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投入。改变目前各工程项目轻科技投入、轻方案优化、轻管理创新的现象,形成人人创新、时时创新、事事创新的良好格局。中铁城建集团从基层项目部到集团顶层设计,从直接转化到形成新的产业,注重科技成果转化的含金量,打造新的效益增长点。从广东增城房建项目试点开始,该集团在多个项目推广使用铝模板工艺。同时,在综合调研、科学筹划的基础上,他们还建立了铝模板加工厂,兼顾加工和维修功能,向产业链上游延伸,逐步实现市场化经营,形成了新产业,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要提高创新效率,就必须建立协同机制,在上级单位统一协调下,结合各自特点,进行合理创新,做到风险共担、成果共享,同时还要积极与国内高校和科研单位合作,提升创新质量和工作效率。中铁二十局四川汶马高速项目与西南交通大学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建立由判识预报、支护设计、施工优化、安全措施4个方面组成的隧道穿越特殊不良地层的一整套技术体系,创新成果直接转化为经济成果近1000万元,而通过将该技术进行系统完善,完成了创新成果的再次转化。
科技创新,重在发挥实效
无论是从事高科技产品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还是从事生产制造的企业,如果不及时实施技术和管理创新,实现转型升级,那么在未来竞争中必然会被淘汰。
对于中国铁建而言,设计咨询、装备制造等板块固然需要依托创新开拓市场,工程承包也不可故步自封,放弃对创新的追求。只有真正处理好科技创新与创效创誉之间的辩证关系,通过创新实现创效,通过效益反哺创新,企业才能获得持续不断的发展动力,在不断的资源整合中产生“核裂变”效应。
近年来,中铁二十一局通过将独立研发的专利、工法等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施工生产,转化为生产力,已节约成本约3500万元。2016年,他们再次新增科研立项19项,对新上场的商合杭铁路等工程进行成果推广转化,以解决施工现场实际技术问题。他们还抽调全集团桥梁、隧道、建筑等专业技术人员,先后在贵阳龙洞堡机场隧道、黔张常铁路、丽香铁路等项目进行隧道和桥梁建设中的“四新技术”交流,推广新技术和新工艺,打破技术壁垒,快速提升企业的施工技术水平。
通过深化“五小”创新、工法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理念创新,中铁二十局怀邵衡铁路项目已完成“五小创新”成果30余项,直接创效达3500余万元。
“施工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必须更加注重实效。”中铁二十局技术负责人表示,只有将核心放在提质增效上,把重点放在创效创誉上,不搞花拳绣腿纸上谈兵,才能真正让科技创新成果发挥作用,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实力。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