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时代,IT产业是主角。IT业目前在中国发展走势如何?在12月6日举行的2016中国产业互联网大会上,大数据透露出一些关键信息。
在此前出版的《中国IT产业发展报告(2015—2016)》中,通过跟踪及梳理2015年至2016年间的产业相关数据,从产业表现、产业创新、产业辐射及产业环境4个纬度对IT产业的发展进行评价。
该报告编著者、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巡视员李颖表示,目前,中国IT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虽然产业规模增速自2012年以来有所下降,但IT产业结构和产业效益明显提升。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继续保持10%以上的增速。这表明中国IT产业发展正在由大变强。
受到国内外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的影响,中国IT产品出口增速略有下滑。“2015年,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3088亿美元,同比下降1.1%,但仍高于全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增速近6个百分点。”李颖说。
在不容乐观的国际形势下,中国IT产品仍以良好的竞争力,不断扩大市场占有份额。以智能手机为例,2016年,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4.34亿部,占全球出货量4成,华为、小米、OPPO、VIVO等国内产品不断冲击国际市场。“可以说,部分电子信息产品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李颖表示。
IT产业技术的创新已成为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报告》显示,中国IT产业保持着稳定的研发投入。2015年,日本和俄罗斯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均出现下滑,但中国仍保持不变。不过需要提醒的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创新领域仍位于第二梯队,也就是处于由效率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阶段,未来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大数据、云计算作为新信息技术的崛起,为行业内的更新迭代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资源和处理平台。2016年,中国云计算的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220亿美元,约是2014年的2.3倍。采用云计算的企业数量已达上百万家。
同时,基于云计算的“互联网+”新应用、新业态、新模式正不断出现。据了解,百度、腾讯、阿里3家云平台支持的中小开发者数量已经达到200万,在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面成效明显。百度云平台聚集了100多万开发者,利用百度云的计算能力、数据资源、应用软件等,开发位置导航、影音娱乐、健康管理、信息安全等各类创新应用,几年来,百度云已累计为开发者节约了超过25亿元的研发成本。
《报告》还显示,大数据、云计算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劳动生产率有明显的提升作用,IT与制造过程正融合发展。继美国提出“工业互联网”、德国提出“工业4.0”后,中国也在2015年提出“制造2025”,将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的核心主攻方向。
“目前这一阶段对于中国来说是转型发展的新机遇,我们应该抓住机会,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尽快‘换道超车’。”李颖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