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年末压轴,细数华为荣耀Magic背后的“秘密”

 


智能手机同质化严重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圆角矩形的手机外观已经成为手机界的“网红脸”,软件方面,手机UI改头换面似乎也成为“系统升级”的自然法则。手机行业方兴未艾,各位大佬难道真的按甲休兵了吗?

近日华为荣耀发布一款“致未来”的智慧手机——荣耀Magic,首次搭载荣耀Magic Live智能系统为行业带来了新生机。Magic Live拥有自主识别能力,预判使用者使用手机的各种场景,不仅掀起了从被动到主动的人机交互新浪潮,同时也通过智慧判断极大地满足了用户需求,成为用户的智慧伴侣。

人机交互新浪潮:从被动到主动

手机行业从键控时代到触控时代的过渡,掀起人机交互的新浪潮。随后语音助手的出现,实现了通过声音与手机进行交互,开启了手机行业从触控时代到声控时代的大门。只不过,在智能手机场景中,语音交互始终以辅助功能存在,很难成为主交互方式。

无论键控、触控还是声控,从交互角度来看,都是被动式交互,而机遇情景识别+人工智能的交互则是主动交互,将掀起新的变革。而基于华为2012实验室研发+海思芯片的荣耀Magic则是集大成者,是真正开启智慧手机的第一个。


感知亮灭屏和FaceCode

从描述可以看出,感知亮灭屏核心技术在于眼球追踪技术,发布会上谈到的会根据眼球的方向判断来调整横屏还是竖屏,是眼球追踪+重力感应。

眼球追踪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根据眼球及其周边的特征变化进行跟踪,二是根据虹膜角度的变化进行跟踪,三是主动投射红外线等光束到虹膜来提取特征。在精度方面,红外线投射方式有比较大的优势。红外摄像头可以通过图像捕捉或扫描提取这些特征,从而实时追踪眼睛的变化,预测用户的状态和需求,并进行响应,达到用眼睛控制设备的目的。荣耀Magic配置环境光感器+红外LED灯和红外摄像头正是用来视觉追踪的。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头采集人脸图像或视频流,自动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技术。而荣耀Magic前置两组摄像头可以智能识别主人,在锁屏界面,当有新消息时,只有手机的主人能看到消息详情;对于他人,荣耀Magic则智慧地将信息进行隐藏。

情景感知 智慧伴侣

现代技术的发展,更多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果单单较真每一项技术,华为也许真的不是原创者,但是,能够将感应、识别、分别、决策等多种功能综合体现,并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荣耀Magic情景感知交互的模型如下:

 

情景环境识别是通过硬件+传感器,智能手机像人一样接收外部信息,比如麦克风用来听,手握识别、指纹识别可以感知触觉,指南针/GPS可以感知方位,光线传感器感知亮度,红外感知图像,距离传感器感知距离。而海思芯片+荣耀Magic系统负责计算、分析和推荐,通过调用手机硬件功能和第三方数据输出,第三方包括航旅纵横、科大讯飞、大众点评、滴滴出行等。

这套情景识别交互的背后,需要的是结合传感器的工艺能力+芯片能力+系统能力及生态结合能力,业内能够覆盖这些能力的仅有几家,苹果具备,谷歌需要联合高通等芯片厂商,三星的系统能力还偏弱,仅有这四家而已。

从谷歌Tango项目来看,具有感知环境并三维建模分析的能力,但是情景感知之后主要用到VR/AR上,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上发力;三星在这方面的进展速度比较慢;而苹果应用在手机上更多还是基于siri的声音主导交互。

综合多方实力,变被动交互为主动交互,而且融入到生活场景的方方面面,荣耀Magic是第一家。这也是为什么荣耀有底气“致未来”。

研究公司Gartner分析师塞吉斯•穆歇尔Sergis Mushell表示,“我们正从纯粹的计算系统向智能系统进化,后者自己能够收集数据并进行计算。当然,在这条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在去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终端峰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部CEO余承东则明确提出,基于人工智能的未来手机是智慧手机,将在2020年到来。
荣耀Magic则打响了智慧手机第一枪。

从出生就带着“未来”光环的荣耀Magic,这部手机带给我们一个全新的感知系统——Magic Live,着实让人眼前一亮,而这种创新精神放在如今更加难得。想要快速体验到科技带给我们的未来感,不妨现在就从荣耀Magic起航。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3月31日,2025中关村论坛“科技助残平行论坛”上,清华大学洪波教授团队宣布,其研发的无线微创脑机接口技术成功帮助三位高位截瘫患者实现自主抓握、喝水、操控轮椅等运动功能。这项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在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领域已走在全球前列。

2025年04月02日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3月19日,中国制造业强市东莞宣布该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下称“大模型中心”)上线,是中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

2025年03月21日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2024年3月14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日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年03月18日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月21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和伽马数据联合发布的《2025年1月中国游戏产业月度报告》显示,受到春节前期活动的影响和带动,今年1月,移动、客户端、主机等多个终端市场均贡献增量,游戏市场收入环比同比均增长。

2025年02月24日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2025年2月18日,国家数据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最新情况。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试运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即将上线的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不仅是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也是信息披露和资源发现的窗口,全社会都可以来这里找数据、找产品。

2025年02月19日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月13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和浪潮信息联合推出的《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为1251亿美元,2025年将增至1587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到2227亿美元。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器占比将从2025年的29.6%提升至2028年的37.7%。

2025年02月15日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2025年1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提出加强多元资金支持,鼓励和引导各级政府资金、投资基金强化早期投入。

2025年01月14日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以来,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活动持续火爆,带动大量企业涌入AI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18日,年内AI领域共发生696起投融资事件,超过2023年全年(687起);投融资金额为1099.7亿元,2023年投融资金额为853.74亿元。

2024年12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