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人工智能率先应用在这七个领域主要原因分析

 导读:人工智能率先应用在这七个领域主要原因分析。10月中旬,乌镇智库联合网易科技、网易智能发布了《乌镇指数: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6)》系列报告。 

参考《2016-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专项调查及十三五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10月中旬,乌镇智库联合网易科技、网易智能发布了《乌镇指数: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6)》系列报告。报告介绍了人工智能的一系列热点问题,包括企业分布规模、投融资情况、研究成果、细分领域等,对人工智能进行了全面剖析。

        在报告中,我们注意到目前人工智能企业的主要应用领域分别是:


        回忆起今年三四月的时候,我们人工智能创业公司还是一直活在各种试探和神话阶段:《深度学习为何成了计算机视觉研究的标配?》《深度学习在语音识别上不再难有用武之地》;《可怕!引起巨大争议的新技术Face2Face》……当时各种小心翼翼地试探,一度让我们以为离AI实用化的那天还早着,但自从“纯粹的人工智能是没有商业模式的”这一论断尘埃落地,我们开始接受现实并在以下领域各自为阵: 

        为什么偏偏是这些领域,AI科技评论君准备从3方面来总结成因。 

        其一,相关专利多


        翻阅报告,我们注意到在人工智能申请专利细分领域Top5中,中美相关专利几乎都集中在机器人(电商销售等)、神经网络、图像识别、语音识别(个人助理、金融等)上。不同的是,中国人工智能专利Top5中另外还有个是计算机视觉(安防、自驾领域等),美国则是机器学习(金融等)。 

        从申请专利数目占比不难看出,占比最多的机器人、神经网络、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即是相关应用领域最需要的主要技术。 

        其二,应用场景够“土”却够刚需 

        线性资本王淮最近表示: 

        我们投资人关注的应用场景,搞了一堆数据,搞了一堆处理,完了之后不能解决商业实质解决的问题。要么比别人的商业决策更快,要么让决策质量更高。如果做不到这个,这个东西没人愿意买单,你没有办法依赖你刚才在数据处理技术上面建立的优势去实现我们称之为产品到商品的转变过程,如果这点没实现的话,这家公司是不可投的,再牛也没用。 

        应用(场景)我也不展开,我们投的东西一定要有潜在的应用场景,要有一个紧密的结合。因为人工智能领域有个特点,它跟学术关联性比较高。所以我们看待这个问题的时候典型的是这么一个面,科研出发,然后到技术是一步,技术到产品是另外一步,然后产品只有有机会变成商品,而不是我们投的已经商品化,有机会变成商品,你要卖得出去而且有一定的量,这才是真正有机会成功的。


        Top30全球人工智能企业融资额也可以看出,上榜的中国企业都是相关应用领域企业。比如医疗健康领域中的碳云智能、个人助理领域中的出门问问、以及教育领域中的云知声。 

        人工智能虽然和学术关联性较高,但是如果没有潜在的应用场景,技术再先进也只是停留在研究阶段。从技术出发,寻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把技术变成产品,才有可能把产品变成商品。 

        其三,可选择领域不多 

        从以往案例来看,当下人工智能领域其实可选择的应用领域也实在不多。曾任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IDL主任的余凯在离开百度之后选择了创立地平线机器人,以ADAS系统切入人工智能领域创业。另一个,曾任英特尔中国研究院的第一位“首席工程师”的吴甘沙选择创立驭势科技,以自动驾驶技术进入人工智能创业领域。 

        另外从报告中我们也注意到,许多拥有行业领先技术的公司最终也选择了在几个“毫无惊喜”的应用领域中实现技术落地。比如科大讯飞选择了个人助理、教育等领域,Google选择在自驾领域以及个人助理等,亚马逊选择个人助理、自驾以及电商等领域。 

        小结 

        纵观整份《乌镇指数: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6)》,其对于人工智能中投融资情况、研究成果、细分领域都做了详实的分析解释。 

        对于当下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领域,我们可以看到由于相关专利数目影响、实际应用场景受限以及可选择领域不多等原因,目前人工智能的主要应用还是集中在个人助理、安防、自驾领域、医疗健康、电商零售、金融、教育这七个方面。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云计算标准化新蓝图出炉 到2027年制定逾30项新国标行标

云计算标准化新蓝图出炉 到2027年制定逾30项新国标行标

10月9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为未来几年云计算产业的标准化发展绘制了清晰路径。《指南》明确提出,到2027年,将新制定云计算领域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30项以上,以持续健全产业标准体系,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2025年10月13日
国家数据局力推“数据要素×”行动 多地深化实践激活数据价值

国家数据局力推“数据要素×”行动 多地深化实践激活数据价值

9月28日,国家数据局举办第三场“数据要素×”系列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栾婕在会上系统介绍了行动计划启动以来的进展与成效,并明确了下一步工作重点。她强调,国家数据局将继续支持地方先行先试、大胆探索,通过印发数据要素场景指引、深化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实数融合),充分激活数据要素价值,释放其乘数效应,加快形成以数据要素为引

2025年09月30日
首个标准发布! 我国脑机接口行业政策态度支持明确 多家企业已布局

首个标准发布! 我国脑机接口行业政策态度支持明确 多家企业已布局

2025年9月16日,从国家药监局获悉,最新批准发布了《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术语》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这是我国第一项脑机接口医疗器械标准,为脑机接口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该标准将于2026年1月1日正式实施,界定了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简称脑机接口医疗器械)的术语和定义。

2025年09月17日
首部AI纲领性文件发布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将进入系统推进、全面赋能新阶段

首部AI纲领性文件发布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将进入系统推进、全面赋能新阶段

8月26日,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系统性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5年08月30日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8月14日,中国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的发展成就。他表示,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和技术等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2025年08月15日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8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了2027年和2030年两步走发展目标,并提出五大重点任务,旨在加快脑机接口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推动我国在该领域实现全球领先。

2025年08月09日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8月1日,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张毅君在2025全球电竞大会上发布了《2025年1-6月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电竞产业在市场收入、新品研发、赛事出海等方面均呈现增长趋势,产业链日趋完善,正朝着规范化、主流化、国际化方向稳步发展。

2025年08月04日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7月31日,在2025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CDEC)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发布《2025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680亿元,同比增长14.08%;游戏用户规模近6.79亿,同比增长0.72%,均创历史新高。

2025年08月0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