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智能终端设备“全生命周期防护”亟待建立

  汽车、电视也可能“被黑”“中毒”——智能终端设备全生命周期防护亟待建立

  和电脑、手机等智能终端设备一样,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汽车、电视等也可能会面临病毒和黑客攻击,智能终端设备的全生命周期防护亟待建立。

  “物联网”时代,“云”里也许“有坏人”

  电脑会得病毒,智能手机会中木马,平板电脑也会被攻击,随着云时代的到来,日渐向智能设备终端发展的汽车、电视等家用电器,也一样可能会面临安全的风险。

  英国的通讯领域安全专家AdamLaurie曾经通过电视入侵了所住酒店的系统,并由此获得大量房客信息,包括住房率、房客姓名、账单、拨打电话和停留时间等。

  过了一把“黑客”瘾的AdamLaurie日前在上海举行的国际前瞻信息安全会议上分享了自己的这段经历,他说,从一个小的漏洞入手,竟然能获得这么多的信息,完全出乎意料。“在物联网年代,任何智能终端都将可能成为攻击对象,和电脑、手机不同的是,这些设备终端大多无人监管也从不更新,一旦被部署了漏洞,在其剩余的使用寿命中都会一直存在威胁。”

  和其他的“准”智能终端不同的是,汽车是一个更为复杂的系统:一个普通车型拥有25到200个不等的ECU(电子控制单元),高级轿车有144个ECU连接,软件代码超过6500万行,无人驾驶的软件代码超过2亿行;5年之后,每一辆智能汽车每天产生的数据量在4000GB左右。

  360车联网安全中心安全专家刘健皓说,随着汽车中ECU和连接的增加,未来黑客对汽车的攻击面将大大增加,而车联网时代的到来,黑客对汽车的攻击可以脱离物理距离的限制,实现对千里之外特定汽车的攻击,这就给车联网时代汽车安全带来了新的考验。“当汽车被黑客控制之后,不仅驾驶者个人信息和隐私会泄露,还会直接带来人身和财产伤害和损失,甚至直接影响公共安全。”

  事实上,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多起汽车信息安全事件:2015年7月,两名美国黑客远程破解并控制了克莱斯勒的JEEP汽车,克莱斯勒因此召回了140万辆汽车;2016年8月,继此前发现特斯拉汽车安全漏洞后,360汽车安全实验室通过传感器漏洞破解了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

  而在国际前瞻信息安全会议期间举行的冬季HackPWN汽车破解大赛上,来自上海科技大学的King团队仅用了两分钟就攻破了汽车电脑,成功劫持了汽车的仪表盘,随意控制仪表盘上的引擎故障灯。

  物联网设备信息安全引发多方关注

  预防基于信息系统或者网络连接引发的新型安全隐患,汽车行业走在了前面。通用、特斯拉、大众等多家汽车厂商通过公开招募安全人员、成立安全公司或者与安全机构合作的方式,来应对汽车的信息安全问题。

  前不久,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发布了《联网汽车最佳网络安全指南》,以帮助汽车制造商应对网络攻击可能给联网汽车带来的安全威胁。该指南建议,汽车制造商在研发阶段就应考虑网络安全漏洞问题。该指南通过细则指出如何防止汽车接入未授权网络,保护关键安全系统和个人数据,以及如何从网络攻击中快速恢复等,并进行了广泛的网络安全测试。

  今年10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中,信息安全成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路线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汽车相关信息安全及汽车全生命周期信息安全保护技术进行了明确规划。

  一项针对国内汽车行业的调查显示,信息安全已经引起各大汽车厂商的高度关注,大多数汽车厂商已经开始着手建立相应的体系、采取相应措施来保护信息安全,但受制于投入、人员、技术能力和经验的不足,仍无法通过完善的体系来保证汽车整个生命周期的信息安全。

  物联网智能终端亟待建立“全生命周期防护”

  AdamLaurie说,厂家需要明白,对智能终端的安全防护不仅仅是在生产过程中的预防措施,还包括售后使用环节的安全防护,智能终端全生命周期的防护已经迫在眉睫。

  在国际前瞻信息安全会议期间,由互联网安全企业360公司联合多家高校、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组建的跨行业合作机构360车联网安全中心宣布成立。

  360公司副总裁、首席安全官谭晓生介绍,安全中心旗下拥有2个汽车信息安全攻防研究团队、3个实验室、1个联合研究院和一个汽车信息安全专业安服团队,除了推出一系列汽车安全防护和检测产品外,基于安全大数据的360车联网安全运营平台目前也已经投入运行,这一平台可以向汽车行业和网络安全行业实时输出车联网安全威胁情报,实现“时效防护”。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3月31日,2025中关村论坛“科技助残平行论坛”上,清华大学洪波教授团队宣布,其研发的无线微创脑机接口技术成功帮助三位高位截瘫患者实现自主抓握、喝水、操控轮椅等运动功能。这项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在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领域已走在全球前列。

2025年04月02日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3月19日,中国制造业强市东莞宣布该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下称“大模型中心”)上线,是中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

2025年03月21日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2024年3月14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日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年03月18日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月21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和伽马数据联合发布的《2025年1月中国游戏产业月度报告》显示,受到春节前期活动的影响和带动,今年1月,移动、客户端、主机等多个终端市场均贡献增量,游戏市场收入环比同比均增长。

2025年02月24日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2025年2月18日,国家数据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最新情况。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试运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即将上线的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不仅是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也是信息披露和资源发现的窗口,全社会都可以来这里找数据、找产品。

2025年02月19日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月13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和浪潮信息联合推出的《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为1251亿美元,2025年将增至1587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到2227亿美元。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器占比将从2025年的29.6%提升至2028年的37.7%。

2025年02月15日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2025年1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提出加强多元资金支持,鼓励和引导各级政府资金、投资基金强化早期投入。

2025年01月14日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以来,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活动持续火爆,带动大量企业涌入AI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18日,年内AI领域共发生696起投融资事件,超过2023年全年(687起);投融资金额为1099.7亿元,2023年投融资金额为853.74亿元。

2024年12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