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智造”有哪些共同密码?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加快谋划和布局,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中国制造业正面临“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

  为此,中国正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制造业提速增质、由大变强,而“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正是智能制造。

  伴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发展成长中的中国“智造”,有哪些共同密码?

  密码之一,是创新。

  “解决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关键,在于突破创新。”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说,中国经济转型的重点、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制造业,应该成为创新的主战场。从2015年确定的46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的情况看,中国制造的智能化改造之路,其背后使用的是中国的软、硬件标准,这对装备制造业摆脱对发达国家技术升级的路径依赖十分重要。

  “我们不能沿着别人走过的老路再走一遍。”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说,创新能力是三一发展的首要动力,如今三一已拥有6000多项专利。

  三一重工位于湖南长沙的18号厂房,是亚洲最大的智能化制造车间。“我们一直坚持自主创新的道路。”三一集团高级副总裁贺东东指着18号厂房生产线上一辆泵车的“黑盒子”说,如果把整台泵车想象成一部手机,那“黑盒子”就相当于手机的控制芯片。此前,中国类似控制芯片全部依靠进口,但三一从起步就坚持最底层的硬件和软件都自己研发制造,“只有这样,才能从根子上超越竞争对手。”

  “别看这里只有两条生产线、十二个工位,高峰的时候,这两条线每年产值超过100亿元人民币。”贺东东说。

  密码之二,是协同。

  “企业主体、协同创新”是中国的智能制造工程坚持的原则之一。“很多技术靠一个企业很难突破,要把它组合起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今年,中国首个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在北京成立,这是《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落地的首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被誉为“动力电池创新国家队”。

  苗圩说,工信部下一步还将推动增材制造、工业机器人创新中心和省级创新中心建设,到2020年建立15个左右国家级创新中心,吸引行业内的更多骨干企业参与投资、建设,激发科研人才的积极性,解决行业面临的共性技术问题。

  作为中国中部工业基地,三一重工总部所在的长沙市,在中国发布“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要三个月后,就率先推出了《长沙智能制造三年2015-2018行动计划》。

  “智能制造只有落实到成百上千的企业上,才能真正形成生产力、竞争力。”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说。

  为此,长沙专门成立了推动智能制造的顶层机构“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以此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工业企业在智能制造技术领域的优势,着力解决企业协同创新问题。

  而在湖北武汉光谷,协同发展、优势共享的红利已经显现。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产业、节能环保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特色产业集群已经崛起;全球最大的光通信研发基地、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研发生产基地坐落这里;生物质气化合成液体燃料技术等一批全球领先的技术在这里诞生。2015年,光谷的专利申请量达1.58万件,主导创制国际标准12项,国家标准300多项。

  苗圩表示,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包括了对智能制造三个阶段的表述:首先是数字化,然后是网络化,最终达到智能化。根据规划,到2020年,中国制造业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3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30%,不良品率降低30%。到2025年,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5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50%,不良品率降低50%。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3月31日,2025中关村论坛“科技助残平行论坛”上,清华大学洪波教授团队宣布,其研发的无线微创脑机接口技术成功帮助三位高位截瘫患者实现自主抓握、喝水、操控轮椅等运动功能。这项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在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领域已走在全球前列。

2025年04月02日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3月19日,中国制造业强市东莞宣布该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下称“大模型中心”)上线,是中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

2025年03月21日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2024年3月14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日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年03月18日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月21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和伽马数据联合发布的《2025年1月中国游戏产业月度报告》显示,受到春节前期活动的影响和带动,今年1月,移动、客户端、主机等多个终端市场均贡献增量,游戏市场收入环比同比均增长。

2025年02月24日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2025年2月18日,国家数据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最新情况。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试运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即将上线的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不仅是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也是信息披露和资源发现的窗口,全社会都可以来这里找数据、找产品。

2025年02月19日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月13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和浪潮信息联合推出的《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为1251亿美元,2025年将增至1587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到2227亿美元。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器占比将从2025年的29.6%提升至2028年的37.7%。

2025年02月15日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2025年1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提出加强多元资金支持,鼓励和引导各级政府资金、投资基金强化早期投入。

2025年01月14日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以来,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活动持续火爆,带动大量企业涌入AI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18日,年内AI领域共发生696起投融资事件,超过2023年全年(687起);投融资金额为1099.7亿元,2023年投融资金额为853.74亿元。

2024年12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