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三大隐忧困扰机器人产业发展

  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机器人是制造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的关键支撑设备,发展潜力巨大。今年4月,国家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提出到2020年,我国机器人关键零部件要取得重大突破,实现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10万台。

  在市场和政策的双重利好下,国内机器人市场迅速升温,机器人产业迅猛发展。 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已达6.8万台,占全球销量的四分之一,连续3年位居全球市场首位。业界预计,未来1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总规模将达6000亿元。

  但是,在行业与市场一片红火的背后,机器人产业无序发展的各种问题也开始逐渐显露,浮现出三大隐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谨防产业泡沫化。据统计,目前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将机器人及关键零组件列为发展重点。截至2015年底,全国已建和在建的机器人产业园超过40个,并且还不包括处于筹备中的园区数量;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达到1000余家,有机器人概念的上市公司超过100家。机器人企业俨然成了各地政府的座上宾,不管当地有没有发展条件,都在资金、土地和政策上予以大力支持,导致机器人产业盲目跟风、一哄而上。此外,由上市公司牵头组建或参与的机器人产业投资、并购基金也在不断增多,其中不乏一些靠炒作概念牟利的公司。

  二是突破核心技术限制。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制造,是一件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硬件、软件、算法、应用等多个领域。其中,最核心的部件是伺服电机、减速器和控制器。目前,在机器人的成本构成中,大约是这么一个比例:减速器35%,伺服电机20%,控制器15%,机械加工本体15%,其余的15%主要是应用。而我国制造机器人所需的关键零部件,进口占了相当高的比例:减速器80%至90%,伺服电机60%至70%,控制器40%至50%,使得国内企业不得不以高出国外近3倍的价格购买减速器,近2倍的价格购买伺服电机,导致国产机器人的制造成本普遍较高,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企业的盈利能力也不容乐观。

  三是避免高端产业低端化。整个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中,上、中、下游分别为零部件、本体和集成,而我国企业大多仍集中在集成端,以组装和代加工为主,产品也主要集中在三轴、四轴的中低端机器人领域。相对复杂的多关节机器人,尤其是应用于汽车制造、焊接等高端行业领域的六轴或以上高端工业机器人市场,国外公司仍然占据国内市场90%以上的份额。在机器人这个高端产业,我们却被锁定在低端环节,利润也主要被国外企业拿走,国内大多数企业只是赚了点加工费。而且,越是这样,企业间的同质化竞争就越严重,也极易陷入低端价格战的泥潭。

  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和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面对蓬勃发展的机器人产业,我们尤其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提早预判可能出现的情况,切实从规划、制度、政策、资金等各个方面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切实帮助和支持企业研发核心技术、打造知名品牌,推动机器人产业行稳致远,健康发展。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3月31日,2025中关村论坛“科技助残平行论坛”上,清华大学洪波教授团队宣布,其研发的无线微创脑机接口技术成功帮助三位高位截瘫患者实现自主抓握、喝水、操控轮椅等运动功能。这项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在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领域已走在全球前列。

2025年04月02日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3月19日,中国制造业强市东莞宣布该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下称“大模型中心”)上线,是中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

2025年03月21日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2024年3月14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日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年03月18日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月21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和伽马数据联合发布的《2025年1月中国游戏产业月度报告》显示,受到春节前期活动的影响和带动,今年1月,移动、客户端、主机等多个终端市场均贡献增量,游戏市场收入环比同比均增长。

2025年02月24日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2025年2月18日,国家数据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最新情况。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试运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即将上线的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不仅是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也是信息披露和资源发现的窗口,全社会都可以来这里找数据、找产品。

2025年02月19日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月13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和浪潮信息联合推出的《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为1251亿美元,2025年将增至1587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到2227亿美元。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器占比将从2025年的29.6%提升至2028年的37.7%。

2025年02月15日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2025年1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提出加强多元资金支持,鼓励和引导各级政府资金、投资基金强化早期投入。

2025年01月14日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以来,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活动持续火爆,带动大量企业涌入AI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18日,年内AI领域共发生696起投融资事件,超过2023年全年(687起);投融资金额为1099.7亿元,2023年投融资金额为853.74亿元。

2024年12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