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缺少资本关注 信息无障碍技术遭遇落地难

   体感技术将手语翻译成人声、翻译软件将语音转换成文字,方便正常人与聋哑人交流;盲人只要带上一幅眼镜就能“看见”世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无障碍越来越受到重视,IBM、微软、百度、腾讯等很多国内外大型科技公司已积极参与进来,推动产品优化,让盲人等视障人士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实现网络阅读、购物、社交、娱乐、出行等。

  不过,在让视障人士享受便捷的同时,信息无障碍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不少难点。在近日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信息无障碍论坛上,业内人士表示,很多信息无障碍技术已经开发好,但遭遇落地难,而且一项技术的改进有时需要半年、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导致用户不信任。

  承泰创始人、CEO释元表示,信息无障碍有着很大的市场需求,但是缺乏主流机构和主流资本的关注,他呼吁更多资本参与进来支持这项事业。

  信息无障碍让人人平等获取信息

  “互联网本身对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你不知道在互联网前面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应该无差别地提供服务。可是我发现盲人等视障人士在接触和使用互联网时并没有像正常人那样流畅,这不是我们要的互联网。”腾讯公司WEB前端技术专家黄希彤表示。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视力残障人群1300万,以及大量视力欠佳的老年人。中国信息无障碍产品联盟秘书处今年4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视障用户基本情况报告》显示,63%的视障者认为互联网的价值非常大,互联网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和命运;37%的视障者认为互联网有价值,互联网让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

  但这一群体通过视觉获取信息存在很大不便,听觉和触觉是他们与世界沟通更为直接有效的途径。因此信息无障碍技术对于这些人来说至关重要,如何通过技术填补信息鸿沟是互联网时代的重要课题。

  目前,IBM、微软、百度、腾讯等很多国内外大型科技公司已经积极参与到信息无障碍事业中,百度输入法、微信、淘宝、QQ音乐等多款相关APP也已投入使用。中国平安集团CSR经理张琦透露,平安集团今年加大了信息无障碍化方面的合作,计划将官网进行全面优化,让视障人士可以在其官网上购买保险产品,让他们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

  而作为百度公司信息无障碍项目的发起机构和公司公益事务的枢纽,为了保证扎实有力的全公司协同,百度基金会今年委托百度公司内设的技术标准制定和实施机构平台化委员会和用户体验部,对产品技术和设计进行统筹,将信息无障碍指标纳入公司级长期战略和产品规范要求,起草和不断完善专项标准和操作手册,并且聘请相关专家进驻百度,从理念、标准、实际操作等维度对相关员工进行定期专门培训。同时,信息无障碍作为百度公司文化志愿者体系的首个年度重点项目,组织和倡导员工从企业文化和人文关怀角度自发地关注和致力于该项事业。

  惠及民生落地难

  如今,在很多视障人士的手机中也像正常人一样安装了很多APP。《中国互联网视障用户基本情况报告》显示,1300万视障人士中有600万视障者拥有智能手机;在接受调查的视障群体中有86%的视障者手机中安装的APP数量10个以上。通过无障碍信息建设,我国已有100多万视障人士在网络平台上开店并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入,同时让他们得以真正融入社会。

  不过,视障人士在操作手机、电脑时是完全依赖读屏功能。不少用户认为目前我国互联网信息无障碍水平一般,互联网产品勉强或很难使用。业内人士坦言,信息无障碍确实存在很多难点。

  在产品开发环节,张琦表示,其实很多公司员工还不太了解信息无障碍这个领域,如何让员工认识到信息无障碍的重要性是当前信息无障碍的首个困难。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公司事务总监王岭表示:“我们现在最大的痛点是没有办法雇到有信息无障碍需求的员工。在做这些产品开发时,健全的人没有办法去想象视障人士的生活场景,有时开发出来的产品我们认为挺好,而视障人士的反馈却是不太适合他们的实际需求。”

  在产品改造环节,黄希彤表示:“我们虽然推动了很多产品的无障碍化改造,但缺少回归测试的环节。”即一次改造后,当版本升级后又不能用了。“意识到这个问题后,这两年我们努力推进的一个方向就是把无障碍融入到我们产品普通的测试流程,让它在每个版本或至少每个大版本发布前可以进行一轮回归测试,确保以前已经改对的东西不会在以后的版本里面又把它改错。”黄希彤说。

  另外,百度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郭力表示,由于标准不够完善,没有统一的参考和约束,信息无障碍在推进中往往存在不小的难度。

  在产品推动方面,王岭透露,其实有不少的好技术早已开发出来,就是落地不了。

  对此,IBM大中华区信息无障碍中心经理赵海丽也表示认同。她说:“当我们说起信息无障碍这件事情时,得到认同是很容易的,每个人听到这件事情都会说,是一件好事,我们肯定要支持。但真正你要推动这件事情,需要各个业务部门配合,因此进展会很缓慢。”

  “我们作为产品与用户的‘中间人’,往往被定义为公司的代言人,大公司的‘鹰爪’,致使我们很难与用户有效沟通。”黄希彤表示,这是推动信息无障碍一个不小的压力。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一项改进有时需要半年、一年,甚至更长时间,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无法做出回应。

  “信息无障碍有着很大的市场需求,但缺乏主流机构和主流资本的关注。”释元认为,信息无障碍的推动还需资本的介入。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互联网公司采取了积极应对。据介绍,目前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已设立了信息无障碍专项基金,支持这一事业的发展。早前,中国信息无障碍产品联盟秘书处单位信息无障碍研究会,在2014年年初组建了视障信息无障碍工程师团队,为联盟成员单位提供信息无障碍的优化支持。同时,通过开展信息无障碍论坛沙龙等活动,协助互联网公司将信息无障碍融入产品开发及维护流程,参与相关标准的制定及优化,推动相关政策出台,发布专业技术文档、媒体倡导,倡导更多互联网公司及IT从业者关注信息无障碍。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3月31日,2025中关村论坛“科技助残平行论坛”上,清华大学洪波教授团队宣布,其研发的无线微创脑机接口技术成功帮助三位高位截瘫患者实现自主抓握、喝水、操控轮椅等运动功能。这项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在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领域已走在全球前列。

2025年04月02日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3月19日,中国制造业强市东莞宣布该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下称“大模型中心”)上线,是中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

2025年03月21日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2024年3月14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日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年03月18日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月21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和伽马数据联合发布的《2025年1月中国游戏产业月度报告》显示,受到春节前期活动的影响和带动,今年1月,移动、客户端、主机等多个终端市场均贡献增量,游戏市场收入环比同比均增长。

2025年02月24日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2025年2月18日,国家数据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最新情况。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试运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即将上线的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不仅是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也是信息披露和资源发现的窗口,全社会都可以来这里找数据、找产品。

2025年02月19日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月13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和浪潮信息联合推出的《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为1251亿美元,2025年将增至1587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到2227亿美元。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器占比将从2025年的29.6%提升至2028年的37.7%。

2025年02月15日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2025年1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提出加强多元资金支持,鼓励和引导各级政府资金、投资基金强化早期投入。

2025年01月14日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以来,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活动持续火爆,带动大量企业涌入AI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18日,年内AI领域共发生696起投融资事件,超过2023年全年(687起);投融资金额为1099.7亿元,2023年投融资金额为853.74亿元。

2024年12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