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人工智能渐成新风口 芯片研发重点突破

   随着人口老龄化、人力成本攀升,以及危重工种从事意愿降低,人工智能(AI)的商业化进程正逐步加快。据艾瑞咨询预计,2020年全球AI市场规模将达1190亿元,年复合增速为19.7%;同期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91亿元,年复合增速超过50%。

  继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与云计算之后,人工智能正在成为新的“风口”。今年3月,AlphaGo战胜韩国围棋棋手李世石的世纪之战,让人们感到人工智能越来越近。

  互联网巨头加快布局

  近年来,相关企业加大人工智能研发力度,布局速度越来越快。

  早在2013年,美国谷歌就完成了对8家机器人相关企业的收购,并在机器学习方面广纳企业和人才。今年5月,谷歌研发的新型芯片可支持人工智能。

  2015年,美国苹果公司收购了Emotient、Perceptio和VocallQ等3家与人工智能技术相关的企业。

  2015年,美国社交网站脸书(Facebook)在法国巴黎成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并在今年4月举行的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了聊天机器人。

  今年8月,美国微软公司表示,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10年全球科技领域和互联网行业创新的主要增长点。

  同样是在8月,英特尔表示将开发人工智能技术的专用芯片,从而在人工智能领域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在中国,以BAT(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也在开展人工智能布局。其中,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力最早,布局最成体系;阿里倚重电商数据,构建阿里云全产业链生态;腾讯则是“内部业务嵌入+外部投资”并举。

  在面向未来的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百度积极参与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等领域的研发工作。而依靠图像识别和数据风控技术的“秒批”技术则是百度在金融领域一项非常重要的人工智能应用。

  对于阿里巴巴而言,云计算是其面向未来的核心部分,阿里巴巴希望构建以场景应用作为突破口的全产业链生态。在日前举行的2016杭州云栖大会上,杭州市政府公布了一项“疯狂”的计划:为这座城市安装一个人工智能中枢——杭州城市数据大脑,其内核采用的即是阿里云ET人工智能技术。

  目前,阿里巴巴已与旷视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利用后者的人脸识别技术开发“人脸支付”功能。并基于语音识别、语义理解、个性化推荐、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推出新一代智能客服产品——阿里小蜜。

  腾讯人工智能应用则更多体现在内部产品的应用方面。例如,微信语音转文字、声纹识别、电视节目中的“摇一摇”等功能,以及内部产品“天天P图”等。

  芯片成未来研发重点

  据了解,所谓人工智能是指用机器去实现目前必须由人才能实现的任务。就目前人工智能主要发展方向来看,企业涉猎的垂直细分领域主要包括,机器人芯片研发、智能视觉、自然语言理解和开放知识图谱、人工智能教育、围棋AI、机器视觉、机器人系统方案、体感人机交互、智能投顾、智能视觉等。而所有细分领域中,核心专用芯片是人工智能时代的战略制高点。

  业内认为,图形处理器(GPU)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是目前软件企业采取的主流方案。例如,百度机器学习硬件系统就是用FPGA搭建了一款AI专用芯片,并已大规模应用于语音识别、广告点击率预估模型等;而语音识别领域知名企业科大讯飞,则将几乎所有深度学习训练方面的运算都放在GPU加速卡上运行。

  作为GPU和FPGA领域的巨头,英伟达和英特尔已相继公布了各自AI专用芯片开发计划。今年上半年,英伟达为深度神经网络推出了TeslaP100GPU,并基于此开发了深度学习超级计算机NVIDIADGX-1。与此同时,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与英伟达合作推出数款专门针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服务器产品。

  收购了FPGA领域知名企业阿尔特拉的英特尔,结合FPGA在大数据运算处理方面的优势,全力打造新的专注大数据高性能运算以及AI应用的至强融合系列处理器。此外,英特尔还于今年8月宣布收购深度学习芯片初创公司Nervana,以增强其在AI方面的业务能力。

  专家表示,作为人工智能产业的最上游,智能芯片目前应用尚处初级阶段,远未达到期待,需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

  美国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和计算机视觉实验室负责人李飞飞表示,无人驾驶、工业机器人、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与感知相关的应用都会得到大规模的提高。“未来10年,人工智能将实现从科学到科技到产品的发展,就像4×100米接力赛,第一棒是实验室、第二棒是工业界、第三棒和第四棒是产业化。”

  “学术界已交出了感知问题的‘第一棒’。”李飞飞表示,“未来还有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如何把信息转换成知识系统,使人工智能做到抽象、有创造性、有预测的决策。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学界、实验室、工业界、投资界共同努力。”

  我国AI潜力巨大

  值得关注的是,在全球人工智能浪潮中,中国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今年10月中旬,新智元发布的《2016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今年9月20日,中国人工智能创业企业数量约为200-250家,其中大部分创建于2010年后。同时,语音和视觉是人工智能创业企业的两大主要方向。

  在对100家人工智能创业企业进行调研后,《报告》认为,这100家人工智能创业企业在融资、收入、专利等方面的表现颇为亮眼,蕴含较大成长潜力。其中,在37家填报2015年收入数据的企业中,经营收入最高者达2亿元。

  据了解,我国AI产业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多项人工智能发展政策。今年5月,《“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18年基本建立人工智能的产业、服务和标准化体系,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形成千亿级的人工智能市场应用规模。未来重点扶持的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研发与产业化、智能无人系统应用、智能终端应用、智能机器人研发与应用等项目成为发展的重要内容;7月,国务院发布《“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指出发展自然人机交互技术,重点是智能感知与认知、虚实融合与自然交互、语义理解和智慧决策。

  目前,除了BAT在人工智能上发力外,国内有上百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开始渗透并构架起产业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形成产业链模型,覆盖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大数据处理、计算机图像识别、人工智能认知等多个细分领域。例如,360公司重推图像识别,猎豹移动成立机器人公司等。

  值得关注的是,相关企业正以单项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产业化突破点,并展开整体布局。以语音为核心技术的人工智能企业科大讯飞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目前,AI还不具备威胁人类的思维能力,将来的人工智能也不一定会具有自我意识。但是,人工智能未来一定会成为人们提升生活水平的必要手段,人工智能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生活。”科大讯飞研究院院长胡郁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7月31日,在2025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CDEC)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发布《2025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680亿元,同比增长14.08%;游戏用户规模近6.79亿,同比增长0.72%,均创历史新高。

2025年08月02日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7月30日,在国家网信办举办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上,国家网信办网络技术管理局副局长张光耀介绍了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与管理举措。当前,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呈现四大特点:

2025年08月01日
AI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或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

AI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或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

7月27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AI与绿色低碳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围绕人工智能爆发式增长带来的算力能耗挑战展开深入探讨,提出构建“算力与电力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全球AI产业的绿色转型贡献中国智慧。

2025年07月29日
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 出海业务成新增长点

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 出海业务成新增长点

7月24日,2025第十二届可信云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82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2025年07月28日
我国云智算安全标准体系持续完善 云计算风险管理标准已成为ITU-T国际标准

我国云智算安全标准体系持续完善 云计算风险管理标准已成为ITU-T国际标准

7月4日,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云智算安全论坛暨第三届“SecGo论坛”7月3日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由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组委会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联合承办,来自政府、产业界、学术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云智算安全领域的最新发展。

2025年07月07日
工信部推动算力互联互通:2026年建成三级算力平台 2028年形成算力互联网

工信部推动算力互联互通:2026年建成三级算力平台 2028年形成算力互联网

5月30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8年基本实现全国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新底座。该计划旨在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算力互联互通为主线,推动算力资源高效协同,助力数字经济增长。

2025年06月06日
2025年一季度我国互联网行业运行平稳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未来有望进一步提质增效

2025年一季度我国互联网行业运行平稳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未来有望进一步提质增效

5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工信微报”发布了2025年一季度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运行情况。数据显示,我国互联网业务收入实现小幅增长,研发经费投入增速加快,区域发展呈现分化态势。

2025年05月07日
智能数据标注产业加速转型 大模型驱动新业态发展

智能数据标注产业加速转型 大模型驱动新业态发展

5月1日,清华大学数字政府与治理研究院在第二届数字政府40人论坛上发布《智能数据标注产业发展观察报告》,指出在大模型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人力密集型数据标注模式正加速向智能驱动型、平台化的新业态转型。

2025年05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