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破解物联网应用碎片化难题,军民融合是有效途径?

   “中国物联网的发展进入现阶段需要关注五个新气象,并从军民融合等几个维度进行借力。”在日前举行的无锡国家传感创新示范区部际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对物联网发展新阶段面临的机遇和中国物联网的发展谈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五大新气象值得注意

  国际窄带物联网标准诞生,物联网进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应用时代,给物联网发展带来新机遇。

  邬贺铨表示,从今年开始,物联网发展有几个新气象,这几个新气象将给物联网市场带来新机遇。

  一是国际窄带物联网标准诞生。物联网中60%是低速互联,这部分互联采用光纤和移动通信,成本高也不经济,这也是物联网难以发展的重要原因。国际窄带物联网标准的诞生,给物联网发展提供了更经济的网络选择。今年6月份在韩国釜山3GPP会议上,窄带物联网标准NB-IoT获得通过。

  国际窄带物联网标准有四个特点:第一,广覆盖,覆盖能力比现在的移动通信好100倍,穿透力强,可以覆盖到地下车库;第二,大连接,一个移动通信的蜂窝扇区,比传统移动通信支持的终端数多50倍到100倍;第三,低功耗,一个电池可以让物联网模块工作十年;第四,低成本,芯片成本目标是降到1美元。目前产业界正在加紧按照新的标准开发芯片、模块、系统,基于NB-IoT的试验与应用也已开展,今年年底有望商用,将为广域物联网应用开辟广阔的空间。

  二是5G促进了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深度结合,物联网成为5G主要应用场景之一。5G设计可做到一平方公里支持一百万个物联网终端,5G将大大扩展物联网的应用,促进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深度融合。

  三是产业互联网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推进,将推动互联网渗透到各行业,为传统企业的改造转型提供手段,应用领域更宽,经济价值更大。

  四是车联网将成为物联网最大的驱动力之一。汽车本身就是物联网的节点,物联网正重新定义汽车,一部好的汽车会有上百个传感器。自动驾驶汽车是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与先进汽车技术融合的集中体现。业界预测,2020年全球车联网有望突破1000亿欧元的规模,中国将占三分之一。

  五是物联网开始进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应用时代。前几年,全世界都没有太多大企业进入物联网。现在大企业纷纷进入物联网领域,谷歌以32亿美元收购一家烟雾传感器企业,高调进入物联网领域。现在华为、中兴、中国电科、联想、神州数码以及三大电信运营商等将智慧城市作为集团的主要战略方向,把物联网作为业务增长点,把产业互联网作为主攻方向。BAT也积极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关注物联网的应用。

  向军民融合与政府购买借力军民融合、政府购买和服务化是驱动物联网市场从碎片化向规模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邬贺铨表示,物联网市场的大规模与产品碎片化并存,驱动碎片化市场向规模化发展需政府买单或向服务化发展。

  麦肯锡公司曾经在2013年将物联网列为未来20年的12项颠覆性技术之一,预计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的年度经济影响将达到6.2万亿美元。但各行各业对物联网产品的需求是不同的,大多数传感器产品开始时面对的是小众客户或长尾市场,很长时间以来物联网存在标准与应用的碎片化现象,这就制约了物联网产品规模化效应的发挥。产品没有规模,价格就难以下降,反过来又影响到推广。要破解这些难题,政府买单或买服务的模式会起很大的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邬贺铨表示,我国推动的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智慧城市等项目和战略,都与物联网有关,如何协同各部门和各地区的优势,共同推动物联网发展仍有不少工作需要做。

  军民融合是推动物联网产品市场化的有效途径。邬贺铨以传感器为例,他说:“传感器品种多、技术跨学科、开发成本高,尤其是高端传感器,企业不愿承担开发风险,我国高端传感器基本上依赖进口。国防应用需要很多种高端传感器,美国通过国防科研费用支撑高端传感器的开发,通过军转民迅速降低产品的价格,即国防费用承担了前期的研发成本与风险,这既满足了国防批量应用的需要又开拓了民用领域。我国研究机构也开发了不少国防用的高端传感器,现在需要加大军民融合的力度。”邬贺铨说。

  邬贺铨表示,除了高端传感器,工业总线技术、工业互联网的标识标准化、无线传感网的频率协调、物联网管理、物联网数据开放利用与隐私保护等,涉及技术、管理与法规等问题,都需要重视短板并进行针对性解决。

  邬贺铨认为,物联网的安全问题需要特别关注。相对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是数百万行代码,PC上的操作系统是5000万行代码,传感器操作系统也就1万行代码,传感器因软件程序简单而少存在漏洞的机会,而且物联网通常是企业性或区域性的,不需要连到公众互联网,避免了外部黑客和木马的攻击。但由于管理上的疏忽,也会出现将外网的病毒通过U盘而带入内网,例如伊朗的震网病毒攻击核设施事件和去年年底的乌克兰电网受木马影响而局部停电的事件,都是这种情况。而且,传感器软件尽管简单也不等于万无一失,要避免里应外合造成巨大损失。通常PC和手机并不直接与被控制的物品或设备相连,而物联网是信息物理系统(CPS)的重要一环,与控制直接关联。

  此外,有些PC和手机虽然被木马控制但并非都处于工作状态,而物联网是永远在线的,这就增加了物联网传感器被木马控制的机会。最近美国发生的互联网部分瘫痪事件据说是众多物联网终端被木马控制而发起拒绝服务(DDoS)攻击所至。加大传感器密码长度或经常改变密码是一种保护传感器的方法,但真正有效的还是重视物联网安全问题,没有必要通过公众互联网连接时就不要联到外网。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3月31日,2025中关村论坛“科技助残平行论坛”上,清华大学洪波教授团队宣布,其研发的无线微创脑机接口技术成功帮助三位高位截瘫患者实现自主抓握、喝水、操控轮椅等运动功能。这项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在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领域已走在全球前列。

2025年04月02日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3月19日,中国制造业强市东莞宣布该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下称“大模型中心”)上线,是中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

2025年03月21日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2024年3月14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日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年03月18日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月21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和伽马数据联合发布的《2025年1月中国游戏产业月度报告》显示,受到春节前期活动的影响和带动,今年1月,移动、客户端、主机等多个终端市场均贡献增量,游戏市场收入环比同比均增长。

2025年02月24日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2025年2月18日,国家数据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最新情况。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试运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即将上线的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不仅是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也是信息披露和资源发现的窗口,全社会都可以来这里找数据、找产品。

2025年02月19日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月13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和浪潮信息联合推出的《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为1251亿美元,2025年将增至1587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到2227亿美元。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器占比将从2025年的29.6%提升至2028年的37.7%。

2025年02月15日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2025年1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提出加强多元资金支持,鼓励和引导各级政府资金、投资基金强化早期投入。

2025年01月14日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以来,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活动持续火爆,带动大量企业涌入AI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18日,年内AI领域共发生696起投融资事件,超过2023年全年(687起);投融资金额为1099.7亿元,2023年投融资金额为853.74亿元。

2024年12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