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大数据产业遭垄断:拿走数据的多 贡献数据的少

 

       大数据产业遭遇“垄断”和“孤岛”

         在技术的推动下,大数据已不仅仅是一种应用工具,而是撬动经济增长的“生产力”,催生了体量巨大的新兴产业。业内专家指出,大数据已成为支撑社会有效运行的战略资源。目前我国亟须在数据融合、立法、安全方面完善顶层设计,为大数据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大数据催生新兴业态

         近年来中国大数据产业不断向纵深发展。一方面,产业初具规模。据易观国际统计,2015年我国大数据市场规模达102亿元,2017年有望达到170亿元。另一方面,大数据孕育了诸多新兴业态,激发了不同行业的活力。券商申万宏源的报告分析称,10年后大数据产业可撬动万亿元级的GDP发展。目前,大数据推动下势头强劲的当属三大领域:人工智能、大数据交易、智慧城市建设。

         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系主任杨强表示,人工智能概念冷寂多年,近年来异军突起,是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产生了大量数据,为人工智能发展的算法训练提供了条件。

         目前,各类数据尚未充分融合,因此诞生了大数据交易的业态以满足这一市场需求。北京、贵州、武汉、西安等地相继建立了大数据交易平台。目前,规模较大的是北京和贵阳的交易平台。

         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理念,引发了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大数据带动的智慧城市市场涵盖交通、旅游、医疗、教育等领域。在交通方面,打车软件使用量、使用频率远远超过此前出租车预约服务平台,其运作原理就是供需大数据的优化分配。在旅游景区管理方面,全国多个景点已经采用了电信运营商数据监控人流分布,避免人流密集导致的危险事件。

         “前瞻产业研究院”估计,“十三五”期间,在移动互联网发展、大数据产业支持的情况下,智慧城市市场规模有望达4万亿元。

         三重力量推动经济增长

         如今,大数据不仅是经济“富矿”,更是战略资源。国务院去年印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明确指出,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更是利用一章专门阐述了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的思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表示,应从战略高度理解大数据对于经济增长的意义。

         首先,大数据为创业创新提供了机遇。据业内估算,全国的大数据公司已超过了500家,分布在北京的最多,贵阳、武汉等推动大数据产业的城市也是创业重镇。根据大数据研究机构“数据猿”统计,2016年上半年,全球大数据行业共计发生157起投融资事件,中国发生了97起,超过总量的一半。

         大数据分析服务公司神策数据创始人兼CEO桑文锋告诉记者,大数据创业之所以火热,一方面是由于技术条件成熟,另一方面是在经济转型升级的情况下,企业增长压力陡升,希望借助数据精准营销、高效生产。

         其次,大数据为欠发达地区创造了赶超契机。以贵州为例,经济并不发达,却是首个获批建设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地区。今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把大数据作为全省‘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战略引擎。”

         贵州省政府提供的数据显示,贵州省如今共有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企业1849家,今年上半年新增664家,同比增长60.92%。今年上半年,大数据核心业态、关联业态、衍生业态共实现产值868.89亿元。河北张家口也大力支持大数据产业,打造了京北云谷大数据管理基地、张北云联数据中心等大数据基地。

         第三,大数据助力政府治理能力的提高,客观上为经济增长减少了阻力、提供了“润滑剂”。如天津建成运用大数据的智慧型“审计监督一张网”管理系统,实现对财政资金和公共资金等的实时监督;咸阳市政府和亚信数据公司合作,建立了识别诈骗获取医保行为的模型,2015年为咸阳政府节省了3000万元的财政开支。

         产业健康发展需完善顶层设计

         大数据虽然对经济发展而言意义重大,然而产业刚刚起步,仍有诸多挑战。

         首先,企业“垄断”数据现象突出。BAT三大巨头凭借其固有的互联网优势,掌握了大量的数据。根据易观国际数据显示,阿里和腾讯的第三方支付服务占据了中国市场的九成。但BAT体系并不开放,如高德地图被阿里巴巴收购之后,不再向外界公开开放地图数据。国家工商总局也曾表示,个别互联网巨头不愿配合监管分享数据。

         其次,数据非法交易猖獗。山东出现两起针对高校新生的电信诈骗案,便涉及数据非法交易利用。除了传统的非法数据兜售外,借助技术手段盗取信息的现象日益增多。记者发现,不少网站都出售“移动终端信息采集仪”,利用无线技术快速提取手机电话簿、通信记录、短消息等数据。

         第三,数据“孤岛”林立、融合困难。政府与企业都面临这一难题。“拿走数据的多,贡献数据的少。”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执行总裁王叁寿表示,不少企业以保护商业机密或节省数据整理成本等为理由,不愿意交易自身数据。部分政府部门也缺乏数据公开的动力,有的是因“懒政”而让数据沉睡,有的则是利用数据已经开展商业化应用,因此不愿共享。北京市经信委自2013年起推动建设北京市政务数据资源网,至今仍有多家政府部门不配合提供数据。

         第四,相关法律体系尚不健全。对于个人数据隐私保护、数据权属、政府数据公开等问题,尚无明确规定,基本处于监管缺失的状态。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中心研究员朱巍介绍,目前对个人数据的保护,大多依照2012年通过的“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远不能应对实际需求。王叁寿表示,数据交易平台在运行中也有数据权属不明的困惑,期待法律明确交易规则和红线,让企业有法可依。

         第五,大数据产业对外技术依赖现象严重,安全堪忧。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大数据产业链非常完整,软硬件能力均领先全球。而中国在芯片、硬件、云计算等方面则较为薄弱,芯片尤其依赖进口,或成为未来产业掣肘。

         业内人士建议,我国应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立法,规范数据交易行为,鼓励数据互联互通,将数据公开共享纳入政府部门考核,同时加大力度攻坚克难,在芯片、云计算等大数据的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建成健康、安全的大数据产业环境。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3月31日,2025中关村论坛“科技助残平行论坛”上,清华大学洪波教授团队宣布,其研发的无线微创脑机接口技术成功帮助三位高位截瘫患者实现自主抓握、喝水、操控轮椅等运动功能。这项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在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领域已走在全球前列。

2025年04月02日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3月19日,中国制造业强市东莞宣布该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下称“大模型中心”)上线,是中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

2025年03月21日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2024年3月14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日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年03月18日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月21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和伽马数据联合发布的《2025年1月中国游戏产业月度报告》显示,受到春节前期活动的影响和带动,今年1月,移动、客户端、主机等多个终端市场均贡献增量,游戏市场收入环比同比均增长。

2025年02月24日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2025年2月18日,国家数据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最新情况。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试运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即将上线的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不仅是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也是信息披露和资源发现的窗口,全社会都可以来这里找数据、找产品。

2025年02月19日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月13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和浪潮信息联合推出的《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为1251亿美元,2025年将增至1587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到2227亿美元。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器占比将从2025年的29.6%提升至2028年的37.7%。

2025年02月15日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2025年1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提出加强多元资金支持,鼓励和引导各级政府资金、投资基金强化早期投入。

2025年01月14日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以来,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活动持续火爆,带动大量企业涌入AI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18日,年内AI领域共发生696起投融资事件,超过2023年全年(687起);投融资金额为1099.7亿元,2023年投融资金额为853.74亿元。

2024年12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