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技术应用获突破 人脸识别憧憬千亿级市场

          在刚刚过去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上,生物识别技术在互联网安全、信息认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引起高度关注。业内人士的共识是:随着算法的完善,生物识别技术已获得重大突破,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不断跨越用户接受的门槛,其市场呈快速爆发之势。其中,人脸识别的国内市场规模在未来五年有望达到千亿级别。


  
人脸识别迎来市场爆发


  “随着算法的不断完善,未来三五年内,生物识别或许将完全取代密码。”日前,在武汉举行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重要活动——网络安全博览会上,一些与会专家对生物识别寄予厚望,认为这种基于人体生物特征信息来进行毫秒级大数据算法对比的技术是“我们的未来”。


  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前不久的杭州G20峰会为国内智能安防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契机,其中,生物识别技术,特别是人脸识别技术较受认可。又如,就在最近,自带人脸识别功能的国内首台智能安保机器人正式在深圳机场T3航站楼“上岗”,执行日常巡逻防控任务。


  在电子支付领域,苏宁金融旗下第三方支付平台苏宁易付宝日前发布了6.0版APP,应用人脸识别技术以快速完成账户的高级实名认证,未来该技术还有望支持易付宝的账户登录、支付、转账等功能。而此前,蚂蚁金服研发的人工智能生物识别机器人“蚂可”也已上线。


  在电子政务方面,湖北省司法厅近日透露,在近期的国家司法考试上首次使用人脸识别系统;稍早之前,北京、四川、湖北、广东、辽宁、内蒙古等多个省区市采用“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的生物识别技术来确认考生身份。


  “未来五年之内,国内人脸识别的市场规模可能将达到1000亿元。”作为全球图像识别领域的专家,云从科技创始人周曦做出了一个乐观的预测。此前,云从科技参与了杭州G20峰会的安保服务。


  与周曦相比,一些行业研究员要相对“谨慎”,但其所预测的行业增速也已相当可观。如国信证券通信行业分析师程成等人预计,到2020年,人脸识别市场的规模有望达到500亿元。而据2015全球安防设备市场报告,当年,我国人脸识别服务的市场规模仅为75亿元。


  周曦等具有如此大的信心,主要有两点理由:一是国内人脸识别技术已获突破,并不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二是大规模应用已呈现即将爆发的预兆。这来自于周曦的切身体会,9月中旬,农行发布人脸识别招标结果通知,云从科技成功中标。“2016年是云从科技的第一个完整财年,预计收入可以过亿元,实现盈亏平衡。”周曦透露。


  
各路资本争相布局


  目前,主流的生物识别模式包括指纹识别、人脸识别和虹膜识别,其行业应用现状则可概括为:指纹识别最成熟、人脸识别最火热、虹膜识别蓄势待发。


  据周曦介绍,按照人脸识别的“摩尔定律”,每隔8个月时间,识别错误率会下降一个数量级,随着技术的飞速进步,人脸识别在多个应用领域已快速跨越用户可接受的门槛。


  “目前,我们的人脸识别率达99.8%。”周曦表示,这比一年多前提升了两个数量级。也就是说,2014年时人脸识别错误率还有40%,而目前,这一错误率已经降低至小于0.4%。


  市场的巨大前景引来产业资本的垂青。如蚂蚁金服近期拟斥资7000万美元收购EyeVerify,成为阿里巴巴布局生物识别领域的又一棋子。早在2014年人脸识别的技术突破前夜,阿里巴巴就通过蚂蚁金服投资了旷视科技,目前旷视科技已是国内在人脸识别领域的一线企业之一。


  此外,国内人脸识别技术领域的龙头企业商汤科技曾在2014年的一次公开评测中超过了Facebook和Google,由此获得了知名风险投资公司IDG的垂青,在A轮融资中,商汤科技获得了IDG千万美元的投资。


  在A股市场,上市公司也敏锐地捕捉到生物识别的投资机会。2015年4月,佳都科技宣布斥资5000万元通过天使轮投资获得云从科技18%的股权。据悉,云从科技在此后的融资过程中,还获得了资本大鳄刘益谦的青睐。


  今年2月,远方光电在披露重组预案时宣布,拟切入生物识别领域,公司计划以10.2亿元收购浙江维尔科技公司,该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信息安全产品和智能信息系统及服务提供商。值得一提的是,维尔科技第二大股东为马云实际控制的恒生电子,其持股比例为18.63%。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首部AI纲领性文件发布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将进入系统推进、全面赋能新阶段

首部AI纲领性文件发布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将进入系统推进、全面赋能新阶段

8月26日,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系统性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5年08月30日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8月14日,中国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的发展成就。他表示,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和技术等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2025年08月15日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8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了2027年和2030年两步走发展目标,并提出五大重点任务,旨在加快脑机接口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推动我国在该领域实现全球领先。

2025年08月09日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8月1日,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张毅君在2025全球电竞大会上发布了《2025年1-6月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电竞产业在市场收入、新品研发、赛事出海等方面均呈现增长趋势,产业链日趋完善,正朝着规范化、主流化、国际化方向稳步发展。

2025年08月04日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7月31日,在2025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CDEC)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发布《2025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680亿元,同比增长14.08%;游戏用户规模近6.79亿,同比增长0.72%,均创历史新高。

2025年08月02日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7月30日,在国家网信办举办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上,国家网信办网络技术管理局副局长张光耀介绍了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与管理举措。当前,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呈现四大特点:

2025年08月01日
AI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或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

AI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或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

7月27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AI与绿色低碳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围绕人工智能爆发式增长带来的算力能耗挑战展开深入探讨,提出构建“算力与电力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全球AI产业的绿色转型贡献中国智慧。

2025年07月29日
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 出海业务成新增长点

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 出海业务成新增长点

7月24日,2025第十二届可信云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82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2025年07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