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第三方支付迎来“清查风暴” 牌照续展价飙高

       导读:第三方支付迎来“清查风暴”  牌照续展价飙高。央行正加紧开展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清查风暴”,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被央行开过罚单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已有18家。

       参考《2016-2022年中国手机支付市场需求调研及十三五发展定位研究报告

       日前,央行官网发布关于27家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决定的公告。首批27家机构获得5年续展,但是多家机构业务范围有所调整。央行正加紧开展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清查风暴”,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被央行开过罚单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已有18家。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市场上共有267张支付牌照,除去上述获得续展的27家,还有240家机构牌照等待续展,第三方支付市场正在迎来一场山雨欲来的考验。

  支付牌照饱和

  8月12日,央行官网发布关于27家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决定的公告。同时,央行有关负责人在就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工作答记者问时表示,一段时期内原则上不再批设新机构。

  事实上,自2015年3月广物电子商务公司获得支付牌照至今,央行尚未新增一张支付牌照。支付牌照处于实质性的停发状态,但目前在排队申请的有80多家。

  2011年以来,央行陆续8轮共发放支付牌照270张。其中,在2015年到2016年期间,因违规挪用客户备付金、涉嫌非法吸储等原因,浙江易士、广东益民和上海畅购的支付牌照相继被央行注销,这三家的业务范围主要是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涉及的主要问题是挪用客户备付金。目前市场上仅剩267张支付牌照。

  首批27家全部续牌后,其他240家支付机构牌照到期时也将迎来续期的考验。

  艾瑞分析师李超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再设立新机构深层原因就是现有牌照比较饱和,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监管机构也大致了解了这些支付公司的情况,所以有信心也有必要做进一步地严格监督,避免一些恶性的社会事件发生。

  李超认为,目前来看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对于只做支付业务,不做营销、征信以及信贷等衍生金融服务的支付公司,很有可能成为商超、连锁店转型互联网金融的收购标的。

  几家欢喜几家愁

  支付宝、银联支付、财付通、易宝支付、快钱支付、汇付天下、拉卡拉等成为首批获得续展的机构,其中多家机构业务范围作了调整,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

  通联支付和上海付费通增加了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业务;而快钱和平安付电子则停止了这一业务。有5家机构终止了固定电话支付业务,其中,财付通、快钱、银盛支付、上海付费通支付这4家支付机构属于主动终止固定电话支付业务。

  有分析人士表示,在此次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和业务调整前,很多第三方支付公司已经转型和主动适应市场,业务范围更加综合。

  汇付天下董事长兼总裁周晔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实际上早在2015年底,汇付天下就已完成在保留的银行卡收单市场开展新增商户拓展的验收工作。同时,汇付天下新金融生态圈战略也逐一落地,已经完成综合金融集团的转型,业务结构更趋丰富。

  截至2016年底,还有近100家企业到期面临续展。其中,第二批12家支付机构将于今年8月28日面临到期续展,第三批61家机构将在12月21日面临到期续展。

  融360理财分析师认为,由于目前占较大市场份额的支付机构均在本次牌照续展的27家机构之列,剩余机构体量较小,所以此后合并的现象可能不多见,但多家支付机构同属一实际控制人的合并情况除外。

  “第三方支付行业格局已经基本成形,虽然此后‘网联’的出世可能给小支付机构带来新的机会,但在即将到来的第二批、第三批支付牌照到期续发中,仍可能有多家公司不能顺利续展,届时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数量或将持续减少。”该分析师表示。

  不再发放新的牌照、对现有支付公司的清查,让支付牌照的身价水涨船高。据了解,2015年,业务范围仅为网络支付的牌照,一般售价在1亿元到2亿元;经营范围为全国,业务范围为网络支付、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的“全牌照”售价为2亿元—3亿元。而业内人士透露,这个价格目前至少翻了两三倍,甚至更高。

  兼并收购将成为常态

  乐富支付品牌管理部负责人张涛分析,一系列政策法规的颁布传递出明确的信号。央行将会对第三方支付行业按照总量控制、结构优化、提高质量、有序发展的原则重点做好对已获牌机构的监管引导和整改规范。监管机构还将随时根据市场发展情况进行调整,支持有实力、市场认可的支付机构通过兼并重组做大做强。

  中国互联网金融青年会执行秘书长高震东表示,第三方支付行业乱象丛生,这次央行的清理对净化行业有益。未获得支付牌照的机构未来只能通过收购进入行业,行业门槛很高了。

  近日,恒大集团已经完成了对广西集付通的收购,间接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收购价格在5.7亿元左右。而有消息称,美的集团已经完成对深圳神州通付的收购,曲线获得支付牌照,交易价格约为3亿元。

  互联网金融千人会创始会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院院长黄震认为,支付市场牌照基本饱和,未来支付机构将把重点放在调整业务、模式,寻找发展空间上面,从数量型外延式扩张向质量型内涵式挖掘转变。“未来监管将走向常态化,分化进一步加剧,马太效应更加明显。”黄震补充道。

  高震东表示,未来支付技术及支付安全性还会有突破,支付要与场景充分结合,已获得牌照的支付公司要切入更多的业务才能长足发展和有更大的利润空间。

       “未来,支付行业将呈现以下主流发展趋势:支付机构通过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成新常态;场景化支付将推动二维码、NFC等新兴支付方式的长足发展,大额低频的交易将仍然以POS支付为主、小额高频的交易在移动互联网支付方面更加明显;非银行支付机构和商业银行深化各自的差异化优势,整个支付产业分工更加专业化,逐步构建一个范围更大的支付生态圈;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和人民币境外使用频率的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支付品牌拓展至海外市场,跨境支付将得到增长。”张涛表示。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来源 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首部AI纲领性文件发布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将进入系统推进、全面赋能新阶段

首部AI纲领性文件发布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将进入系统推进、全面赋能新阶段

8月26日,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系统性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5年08月30日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8月14日,中国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的发展成就。他表示,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和技术等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2025年08月15日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8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了2027年和2030年两步走发展目标,并提出五大重点任务,旨在加快脑机接口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推动我国在该领域实现全球领先。

2025年08月09日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8月1日,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张毅君在2025全球电竞大会上发布了《2025年1-6月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电竞产业在市场收入、新品研发、赛事出海等方面均呈现增长趋势,产业链日趋完善,正朝着规范化、主流化、国际化方向稳步发展。

2025年08月04日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7月31日,在2025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CDEC)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发布《2025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680亿元,同比增长14.08%;游戏用户规模近6.79亿,同比增长0.72%,均创历史新高。

2025年08月02日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7月30日,在国家网信办举办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上,国家网信办网络技术管理局副局长张光耀介绍了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与管理举措。当前,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呈现四大特点:

2025年08月01日
AI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或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

AI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或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

7月27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AI与绿色低碳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围绕人工智能爆发式增长带来的算力能耗挑战展开深入探讨,提出构建“算力与电力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全球AI产业的绿色转型贡献中国智慧。

2025年07月29日
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 出海业务成新增长点

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 出海业务成新增长点

7月24日,2025第十二届可信云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82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2025年07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