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财政会议提出着力推动供给侧

  导读:观研天下了解到,楼继伟指出,“十二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创新思路,积极作为,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得到较好发挥,财政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参考: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市场营销现状深度分析与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12月28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二五”时期财政工作,分析“十三五”时期财政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2016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财政工作。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楼继伟出席会议并讲话。

  观研天下了解到,楼继伟指出,“十二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创新思路,积极作为,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得到较好发挥,财政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是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取得决定性进展,出台实施了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大政府性基金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稳步提高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比例,进一步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扎实推进中期财政规划管理,构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总体制度框架。税制改革有序推进,营改增逐步扩大到全国范围的交通运输业、电信业、邮政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消费税、资源税、个税改革稳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健全出口退税负担机制,完善中央和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二是财政宏观调控进一步完善。创新调控方式,更多依靠市场力量,更多运用改革办法,推动经济平稳运行和提质增效。注重稳定市场预期,加强预调微调和定向调控。注重激发内生动力,实施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等税费减免政策。注重推动结构优化,支持开展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等8项农业可持续发展试点和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加大对淘汰落后产能的支持力度,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注重提高资金效益,多措并举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调整用于保民生、补短板。注重防范潜在风险,有序推进置换存量债务,妥善解决融资平台公司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

  三是民生保障机制建设扎实推进。在持续增加民生投入的同时,着力推动完善相关领域的支出政策和机制设计,突出公共性,增强可及性和可持续性。着力支持教育改革发展,出台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实现相关教育经费可携带,建立覆盖教育各阶段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建立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临时救助等制度,将新农保和城居保统一整合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调整完善住房保障政策,逐步从实物保障为主转向实物保障和货币补贴并举,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购建和运营管理,积极支持棚户区改造。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总体性制度规范和相关配套政策。

  四是财政管理稳步加强。以完善制度、明确职责、理顺流程、控制节点、加强监督为重点,下大气力提高内部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性,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在财政部内建立并在财政系统推行内部控制制度,防控财政业务及管理中的各类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健全预算监管体系,推进专员办工作转型,将预算评审实质性嵌入预算管理流程,积极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夯实管理基础,基本实现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全覆盖,加强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管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加快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应用支撑平台全面推广实施。

  五是我国在国际财经事务中的话语权不断提高。深化国际财经合作,维护和增进国家利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完成筹建关键步骤,于2015年12月25日正式成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已在上海正式开业。积极参与G20峰会财金渠道下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成功举办2014年北京APEC财长会。深化双边经济对话机制,进一步扩展与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大国的财经务实合作。中韩、中澳自贸协定签署并实施降税。

  楼继伟说,回顾“十二五”时期特别是近年来的财政工作,必须强化大局观念和宏观思维,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着眼全局,统筹当前和长远,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强化创新意识和改革精神,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财政的公共性并根据公共性的层次完善体制机制。必须强化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敢于触及矛盾,善于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和解决问题,坚持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相协调,守住民生底线。必须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把握“与其被动买单,不如主动请客”的工作方法,对符合改革发展方向、看清看准的事,大胆推进,致力于“花钱买机制”,提高财政资金绩效。必须强化全球视野和大国思维,积极应对,主动出题,增强我国在国际财经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努力争取和营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3月31日,2025中关村论坛“科技助残平行论坛”上,清华大学洪波教授团队宣布,其研发的无线微创脑机接口技术成功帮助三位高位截瘫患者实现自主抓握、喝水、操控轮椅等运动功能。这项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在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领域已走在全球前列。

2025年04月02日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3月19日,中国制造业强市东莞宣布该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下称“大模型中心”)上线,是中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

2025年03月21日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2024年3月14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日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年03月18日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月21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和伽马数据联合发布的《2025年1月中国游戏产业月度报告》显示,受到春节前期活动的影响和带动,今年1月,移动、客户端、主机等多个终端市场均贡献增量,游戏市场收入环比同比均增长。

2025年02月24日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2025年2月18日,国家数据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最新情况。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试运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即将上线的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不仅是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也是信息披露和资源发现的窗口,全社会都可以来这里找数据、找产品。

2025年02月19日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月13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和浪潮信息联合推出的《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为1251亿美元,2025年将增至1587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到2227亿美元。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器占比将从2025年的29.6%提升至2028年的37.7%。

2025年02月15日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2025年1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提出加强多元资金支持,鼓励和引导各级政府资金、投资基金强化早期投入。

2025年01月14日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以来,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活动持续火爆,带动大量企业涌入AI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18日,年内AI领域共发生696起投融资事件,超过2023年全年(687起);投融资金额为1099.7亿元,2023年投融资金额为853.74亿元。

2024年12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