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废弃手机成“金山”变废为宝行动有待政府推动

  导读:废弃手机成“金山”变废为宝行动有待政府推动。有专家指出,一部废旧手机里对环境可能有害的物质至少有20种。手机主要由塑料外壳、锂电池、线路板、显示器等部分组成,这些部件中含有铅、铬、汞等有毒有害物质,如处置不当或随意抛弃将会严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对人类的身体健康构成巨大威胁。“一块废旧手机电池就能污染6万升水,6万升水可以满足一个人一生的饮用水量。”

  “当你把新手机买到手时,它已经过时了。”在深圳市福田区工作的小陈感叹道。在手机更新不断加速的今天,旧手机如何处理成了一大难题。

  2014年我国销售4.25亿部手机,约4亿部手机被淘汰

  小陈的困惑并非孤例。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我国手机用户数量现已达11.46亿。2014年,国内手机出货量为4.25亿部,而新入网用户仅为5698万。这组悬殊的数据表明,我国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闲置手机。

  要买新手机,旧手机怎么办?深圳的张阿姨摆弄着手中几乎全新的苹果手机,正研究如何下载炒股软件。张阿姨的女儿是个忠实的“果粉”,每年新品发布后,她都要第一时间“尝鲜”,更换的旧手机或是闲置,或是给家人使用。

和刘小姐不同,同在深圳的王先生,选择将旧手机转让。依靠华强北得天独厚的优势,王先生总能在新机发布后,第一时间入手。但他从来不会把旧手机留在身边,而是立即转手。“一是我卖的手机也是比较新的款式,市场需求很大。二是旧手机留在家里也浪费,转手可以让我的资金流动起来。”

  “国内每年新增的手机,90%都属于以旧换新。”深圳市手机行业协会会长孙文平表示。这也意味着,2014年销售4.25亿部手机的同时也有近4亿部手机被淘汰。这里有技术进步的原因,比如从2G到4G,很多人都用上了智能手机。“还有一部分人换手机则是因为损伤或者不够时尚。”
导读:

  处理得当,废弃手机是座巨大的“金山”

  据中国报告网统计数据显示,手机大量、快速地更新换代,除了让人们多一些“收藏品”外,更让电子垃圾数量显著增加。

  孙文平介绍,目前,大部分回收手机经过分类处理、翻新后流入二手市场,重新出售;不能直接使用的手机,则经过简单拆解处理,将部分零部件再利用,其他则当垃圾丢弃;完全无法使用的直接作为垃圾焚烧处理。

  在华强北从事手机交易的小张表示,这里的手机大多都被用来整机翻新再出售,或者零部件再利用,“至于没用的部分去向何处,就不得而知了。”

  废弃手机对环境的潜在威胁,引起了人们的担忧。

  有专家指出,一部废旧手机里对环境可能有害的物质至少有20种。手机主要由塑料外壳、锂电池、线路板、显示器等部分组成,这些部件中含有铅、铬、汞等有毒有害物质,如处置不当或随意抛弃将会严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对人类的身体健康构成巨大威胁。“一块废旧手机电池就能污染6万升水,6万升水可以满足一个人一生的饮用水量。”

  不过,若是处理得当,废弃手机也是一座巨大的“金山”。据了解,手机内件里包含多种有价值的材料,包括0.01%的黄金、20%—25%的铜,以及40%—50%的可再生塑料。废弃手机经回收后,将在工厂得到拆解,其中,一般零部件会被粉碎。而主板则用于提炼金、银、铂、钯等稀贵金属。

  “废品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孙文平表示,理论上讲,从1吨废弃手机中能提取150克黄金、3公斤银以及100公斤铜。远高于矿石的提炼比例,无论是从经济效益、资源综合利用还是环保角度,废旧手机的高效回收和利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称其为‘都市矿山’一点也不为过。”

  手机回收尚需政府引导与政策扶持

  “事实上,目前手机回收最大的难题还是来自用户。”孙文平认为,手机体积小,不像冰箱、电视等大家电占地方,必须处理。许多人把不用的手机放在家里,等搬家的时候扔掉或者当废品卖掉,这样大大增加了污染环境的可能。“政府部门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引导。”

  深圳淘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废旧手机交易的创新企业,该公司董事长卢海滨表示,很多人认为能开机使用的手机才能回收,这是一个误区,“即使不能使用的手机也有价值,只要电路板存在,都是‘宝贝’。”

  2013年,淘绿科技与深圳市龙岗区合作,在8个社区设立了废旧手机公益环保回收服务点。居民用旧手机可以在服务点换取纪念品,同时,每回收一部手机淘绿还会提供1.5元公益助学金。

  “活动效果非常好。”龙岗区布吉街道凤凰社区服务中心主任李波表示,拿出旧手机既支持环保又能做公益,居民参与热情都很高,“有的人甚至一次拿四五部手机过来。”

  用户对手机回收的另一个担忧则是信息泄露的风险。市民夏小姐认为,如今人人都用智能手机,银行卡、身份证等重要信息都与手机有过绑定,万一没有清理干净,泄露出去后果很严重。“反正也卖不了几个钱,不如放家里。”

  “这与手机回收监管缺失有关。”有专家指出,国内旧手机回收制度并不完善,2011年实施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包含冰箱、电视机等,但手机并不在列。

  旧手机拆解、贵金属提炼、垃圾处理等工序的成本都不低,目前也无法获得国家补贴,这也使正规经营的企业相当艰难。

  “所幸国家已经重视起来了。”孙文平说。据介绍,2014年,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向社会公开征求《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调整重点(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将手机作为重点项目列入其中,这预示着,手机回收将结束“黑户”状态,为鼓励正规企业开展手机回收打开了大门。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3月31日,2025中关村论坛“科技助残平行论坛”上,清华大学洪波教授团队宣布,其研发的无线微创脑机接口技术成功帮助三位高位截瘫患者实现自主抓握、喝水、操控轮椅等运动功能。这项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在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领域已走在全球前列。

2025年04月02日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3月19日,中国制造业强市东莞宣布该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下称“大模型中心”)上线,是中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

2025年03月21日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2024年3月14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日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年03月18日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月21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和伽马数据联合发布的《2025年1月中国游戏产业月度报告》显示,受到春节前期活动的影响和带动,今年1月,移动、客户端、主机等多个终端市场均贡献增量,游戏市场收入环比同比均增长。

2025年02月24日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2025年2月18日,国家数据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最新情况。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试运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即将上线的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不仅是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也是信息披露和资源发现的窗口,全社会都可以来这里找数据、找产品。

2025年02月19日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月13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和浪潮信息联合推出的《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为1251亿美元,2025年将增至1587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到2227亿美元。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器占比将从2025年的29.6%提升至2028年的37.7%。

2025年02月15日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2025年1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提出加强多元资金支持,鼓励和引导各级政府资金、投资基金强化早期投入。

2025年01月14日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以来,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活动持续火爆,带动大量企业涌入AI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18日,年内AI领域共发生696起投融资事件,超过2023年全年(687起);投融资金额为1099.7亿元,2023年投融资金额为853.74亿元。

2024年12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