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格力手机半年内上市 争夺智能家居终端入口

       导读:格力手机半年内上市 争夺智能家居终端入口。尽管格力拥有强大的技术创新优势,但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手机市场,尤其是在新技术层出不穷、电商发展势头强劲、跨界融合不断加快的今天,“格力手机”能否赶上“格力空调”的高度,仍是一个需要时间检验的“迷局”。
参考:《
中国智能手机行业专项调研与投资决策分析报告(2015-2020)

       在日前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透露,格力手机将于半年内上市。这标志着格力正式杀入中国手机市场的“血海”。
  一家以制造空调而闻名的家电巨头,为何要进入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从生产“大”家电到“小”手机,格力行不行?所有舆论关注的问题,最终都汇聚于一个焦点:格力到底在下怎样一盘棋?
  多名业内人士认为,格力布局手机产品,从短期来看,是为了在空调市场渐趋饱和的情况下,通过多元化的战略继续保持利润的增长,而从长期来看,则是为了抢占智能终端入口,进而切入智能家居这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蛋糕”。
  尽管格力拥有强大的技术创新优势,但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手机市场,尤其是在新技术层出不穷、电商发展势头强劲、跨界融合不断加快的今天,“格力手机”能否赶上“格力空调”的高度,仍是一个需要时间检验的“迷局”。
  手机有望成为营收增长“新引擎”
  “手机业务不是我今天突发奇想或者心血来潮,格力在两年前就开始布局手机了。”在日前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格力“掌门人”董明珠说。按此推算,格力在2013年初已开始着手研发手机,早于董明珠与雷军在2013年底的那场“10亿豪赌”。
  “这场赌约炒得很火,但实际上只是一种噱头。格力对自己的发展战略和产品布局有着非常清晰的定位和计划,做手机绝不是‘有钱任性’。”艾媒咨询集团CEO张毅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诚如360总裁周鸿祎所说,如今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不是“红海”,而是“血海”。格力为何偏偏要在此时进入?
  尽管格力2014年营收增长16.63%,但不可否认的现实是,其空调产品已占据全国空调市场的半壁江山,增长空间已经很小。近日,格力联手国美投放总计50万套格力特惠空调,从侧面反映了格力的销售增长压力。
  “开打价格战也反映出格力的增长压力。”深圳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电商观察人士向南方日报记者表示,尽管手机行业利润在下滑,但进入门槛较低,格力可以利用品牌优势实现“薄利多销”,“帮补”格力完成2015年营收增长10%的“军令状”。
  能否迈入“一线阵营”存疑
  据董明珠在博鳌论坛上透露,格力手机将分为附加功能更完善的高端版和普通实用的低端版本,未来一年的销售目标是1亿部。
  手机行业分析人士推测,按照董明珠此前亮出的手机外观和基本性能来看,这款手机应为普通实用的低端手机,价格可能在千元以下。
  “接下来的手机市场竞争毫无悬念,就是打价格战,尤其是中低端市场。”张毅认为,目前手机软件服务大都交由第三方服务商开发运作,各大手机厂商在这方面的差别不大。格力手机若以千元以下的平价姿态进入市场,将具有一定竞争力。
  但是部分业内人士则持有不同意见。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格力依靠以前建立起来的销售渠道取得一定的销售量是可能的,但是格力想进入手机市场的一线阵营几乎没有可能。如今新品牌的机会其实已经不多,在过去的5年里,新的手机品牌能够进入中国市场主流行列的也只有小米一家。
  手机或将与空调结合成为安防设备
  在张毅看来,格力布局手机业务是一石二鸟的策略。从短期来讲,如果格力手机真能够如董明珠所愿在一年内销售1亿部,将为企业增加一笔相当可观的营收和利润。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去年全国手机网民达5.83亿,今年有望突破6亿。庞大的用户数量也使手机成为未来智能家居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入口”,格力若不把智能终端入口掌握在自己手里,将很难快速切入这一产业。
  尤其是从去年底开始,小米和美的、魅族和海尔等互联网企业和家电企业强强联合,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同时投资魅族和酷派,无一不是为了在智能家居战场上抢占入口。“做手机其实就是为做智能家居交学费,既然还能利用这笔学费赚钱,格力为什么不做?”张毅说。
  “我们希望将空调打造成家庭中的服务器,而手机只是整个智能电器产业链的一个部分。如果智能空调不做升级,那么这个手机等于是零。”董明珠曾经透露,格力希望将空调打造为家庭智能电器的核心载体,不仅通过一部空调连通家庭所有电器,并且通过智能化,用这部空调提供所有电器产品的用电。
  她设想,未来格力手机甚至可以通过空调变成一个安防设备,家里有没有来人都可以感知到。“除了手机,将来还可以把家居产品设定到一个智能状态,不用你去指挥它,它就能够感应并处理。这些产品在一年后就能面市。”
  “格力空调的用户群体有2亿,如果半年内手机上市,连接这2亿用户的空调,一年后其他智能家居产品陆续面世,也与空调和手机相连,可以形成完整的闭合生态,这种连锁效应将非常巨大。”深圳电商行业一位观察人士向南方日报记者表示。
  王艳辉则对格力以手机为入口的智能家居战略提出疑问。“智能家居会是今后手机的一个重要功能方向,但是并不是消费者选择购买手机的理由,很少有人会因为想获得智能家居入口而购买一部手机,尤其是一个新的品牌。相反,适合做入口的还是那些已经有了相当市场占有率的老品牌”。
  转型仍需闯“三道关”
  “不管是做手机,还是做智能家居,格力最终的目的是要保持增长,要加快向互联网融合来推动自身的转型升级,实现长远发展。”张毅认为,从这一点来看,格力仍需迈过平台开放、用户体验和电商渠道等“三道关”。
  从技术上来看,格力已具备一定优势。张毅表示,目前手机入门的技术门槛并不高,格力有6个研究院,电器的很多技术功能与手机的研发要求存在着一定关联性,格力去年利润高达168亿,远超国内手机品牌,其后续研发能力还有更大可造空间。
  但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这种只注重技术而忽略平台开放的特征,是制约格力转型发展的短板。“格力能有今天的强大,与它‘掌控一切’的习惯分不开,从技术到渠道再到产品,它几乎全部包办,其他人很难进入。但在如今强调开放、互联的环境下,格力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样包办产业链所有环节,大量更新速度很快的新思维、新技术会涌入,格力需要更多的学习、交流与合作。”前述深圳电商行业观察人士表示。
  不仅如此,在他看来,平台开放与渠道开放息息相关。“格力转型所面临的渠道问题也是很多传统制造企业的问题,只是它的实体销售网络太大,让这个问题更加突出。格力每年在实体店上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逐渐成为一种‘包袱’,尽管它可以通过内部管理、通过改造成O2O体验店等措施来转型,但互联网的变化速度太快了,格力要跟上并不容易。另外,它虽然也自建了电商平台,但至今不温不火,在新渠道开拓上仍然不足。”
  张毅认为,目前格力做手机、做智能家居应该更加注重消费者的体验。尽管董明珠一直强调产品要符合甚至超越消费者的需求,但与小米这类专注用户体验、更新换代速度快的新兴企业相比,仍需进一步加强。
  以手机为例,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数据,去年我国手机出货量为4.52亿部,同比下降22%,其中,智能手机出货量达3.89亿部,同比降8.2%,国内手机普及率高达95%。在这样一个饱和市场上,格力手机如果不在用户体验上拿出绝对的竞争优势,其销售会达到多少,仍是个未知数。
  ■延伸
  董明珠是如何“卖”手机的?
  从2013年到2015年,董明珠花费一年多的时间摆下格力手机这盘营销大棋局。
  格力与手机的渊源,起于一场世纪豪赌。按时间推算,2013年初,格力开始研发手机,同年底,董明珠与雷军订下10亿元的赌约,瞬间占领从报纸到网络的各大媒体头条。
  此后,“小米与格力之争”不断发酵,从企业发展模式的讨论一路上升至互联网思维与工业思维的融合,可谓“鲜花与板砖齐飞”,赚足外界眼球。
  转折出现在2014年底。格力自主创新工程体系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董明珠在新闻发布会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格力要么不做手机,要做就会做到最好。而在此前,她从未公开表示过任何布局手机业务的考虑。
  随后在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董明珠再度放话:“格力有6大研究院,很多技术与手机技术是相通的,我们做手机分分钟灭掉小米。”此言一出,外界对于格力做手机的各种猜测、期待、质疑也如潮水般涌现。
  而就在业内人士还在批评这位“霸道女总裁”过于任性的言辞和举动时,3月18日,董明珠在中山大学的大讲堂上“突然曝光”了格力手机,可谓“一锤定音”。当天,她在讲堂上演讲的主题是“传统企业的突围成长”,而跨界做手机恰是格力的一次突围,与演讲主题高度暗合,“话题营销”的操作手法非常成熟。
  至此,董明珠的话题营销达到高潮——没有花一分费用,仅仅是“1000元以下”“3年不会坏”“半年内上市”的只言片语,配上几张“泄密照片”,格力又一次轻松抢占头条。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3月31日,2025中关村论坛“科技助残平行论坛”上,清华大学洪波教授团队宣布,其研发的无线微创脑机接口技术成功帮助三位高位截瘫患者实现自主抓握、喝水、操控轮椅等运动功能。这项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在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领域已走在全球前列。

2025年04月02日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3月19日,中国制造业强市东莞宣布该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下称“大模型中心”)上线,是中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

2025年03月21日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2024年3月14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日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年03月18日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月21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和伽马数据联合发布的《2025年1月中国游戏产业月度报告》显示,受到春节前期活动的影响和带动,今年1月,移动、客户端、主机等多个终端市场均贡献增量,游戏市场收入环比同比均增长。

2025年02月24日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2025年2月18日,国家数据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最新情况。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试运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即将上线的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不仅是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也是信息披露和资源发现的窗口,全社会都可以来这里找数据、找产品。

2025年02月19日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月13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和浪潮信息联合推出的《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为1251亿美元,2025年将增至1587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到2227亿美元。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器占比将从2025年的29.6%提升至2028年的37.7%。

2025年02月15日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2025年1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提出加强多元资金支持,鼓励和引导各级政府资金、投资基金强化早期投入。

2025年01月14日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以来,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活动持续火爆,带动大量企业涌入AI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18日,年内AI领域共发生696起投融资事件,超过2023年全年(687起);投融资金额为1099.7亿元,2023年投融资金额为853.74亿元。

2024年12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