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互联网金融喧嚣背后

       导读:互联网金融喧嚣背后.这位年轻的CEO此前供职于宜信公司,他所指的业务团队是宜信的一个贷款部门。宜信公司较早涉足P2P行业,随着行业发展加快,从宜信出来做CEO的络绎不绝,宜信也成了网贷业的“黄埔军校”,业内也经常有人以“宜信系”自居。
参考:《
中国互联理财行业分析与发展动向预测报告(2015-2020)


       互联网金融延续火爆势头。

  一方面,不断有新的资本进入网贷行业,更有不少平台获风投青睐;另一方面,P2P平台倒闭和跑路现象不断出现。而在行业监管政策尚未落地之前,互联网金融从业者在追求规模的征途上,正经历着边吹大泡沫,同时又痛苦地挤泡沫的过程。与此同时,创新路在何方,这一必须面对的课题,也无时不刻在考验着业界智慧。

  “之前与我在一个业务团队的成员,现在有十几个出去做CEO了,年薪百万以上都有不少。”一位P2P平台CEO日前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这位年轻的CEO此前供职于宜信公司,他所指的业务团队是宜信的一个贷款部门。宜信公司较早涉足P2P行业,随着行业发展加快,从宜信出来做CEO的络绎不绝,宜信也成了网贷业的“黄埔军校”,业内也经常有人以“宜信系”自居。

  最近两年,互联网金融火爆异常,然后,在一片火热的表象背后,也隐藏着一些危机。可以说,行业一边在急速地吹大泡沫,一边又极为痛苦地挤泡沫。

  有平台年推广费达7000万

  前述CEO所说的业内高管年薪在百万以上,实际上并不普遍,这些公司大都背景深厚,实现盈利并不困难,而更多创业型公司则以股权激励等方式代替高薪。

  据悉,创业型P2P公司为迅速做大业务,提升估值,拿到更多外部融资,普遍选择在营销和市场方面发力,烧钱由此开始。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某知名P2P平台每个月花在某搜索引擎推广上就在500万~600万元,一年接近7000万左右。

  P2P从业人员的薪资也水涨船高。北京某平台CEO表示,其公司从百度挖来一位员工,该员工月薪比在百度高1000元,为6000元。3个月后,该员工离职去了另外一家P2P公司,月薪升为18000元,5个月后其又跳到第三家P2P公司,月薪变成25000元,8个月,薪资竟翻了4倍多。

  中信腾牛网总经理黄海旻告诉记者,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火热主要有几大因素:一是监管政策支持,自上而下鼓励创新;其次,互联网技术显著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为从业者和投资人都带来效益。此外,与美国相比,中国工薪阶层处于由存款向消费转型的节点。

  博金贷总经理熊小鹏也表示,今年全国“两会”热议的“互联网+”的社会模式同样离不开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必将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生菜金融副总经理郑海阳认为,互联网金融也满足了中国当前特殊金融生态下的市场需求,而且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环境的不断优化,互联网金融的爆发式增长将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

  业内:行业处于盘整阶段

  在金融市场上,风险型投资者会说,当泡沫来临时,不应感到害怕,而应享受泡沫。过去两年,网贷业的从业者都是享受到泡沫的人。然而,随着平台盈利趋难、成本增加等多重因素叠加时,行业泡沫的临界点似乎也随之而来。临界点的到来,集中体现在平台频曝倒闭,行业洗牌也在加快。那么,互联网金融“病”在哪儿呢?“目前来看,在整个金融体系中,互联网还是一个分发渠道的角色,一种营销工具。”黄海旻表示。

  众信金融COO谭阳坦言,并不存在所谓信用贷款,贷款从原理来说都是抵押类贷款,平台想要做到纯信息中介很难。

  不少公司为了节省成本,也减少了对搜索平台的投入,纷纷转向品牌和业务层面,一位业内人士称,搜索并不能使平台的品牌影响力有很大的提升,从长远发展看,品牌对投资人的粘性至关重要。

  不过,第壹投CEO唐震则认为,互联网金融如可以称之为一个行业,还没有到洗牌时段,目前最多是盘整阶段。

  互联网给传统金融业务打上了“反应快、去中心化、用户体验好”等标签,由此,互联网金融公司对交易规模的追求远胜于业务质量,对于目前行业的业务类型,业内也有不同看法。

  黄海旻表示,风投最喜欢的是纯通道模式,可以实现交易规模的快速增长。而他们最看好的模式,是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3月31日,2025中关村论坛“科技助残平行论坛”上,清华大学洪波教授团队宣布,其研发的无线微创脑机接口技术成功帮助三位高位截瘫患者实现自主抓握、喝水、操控轮椅等运动功能。这项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在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领域已走在全球前列。

2025年04月02日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3月19日,中国制造业强市东莞宣布该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下称“大模型中心”)上线,是中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

2025年03月21日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2024年3月14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日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年03月18日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月21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和伽马数据联合发布的《2025年1月中国游戏产业月度报告》显示,受到春节前期活动的影响和带动,今年1月,移动、客户端、主机等多个终端市场均贡献增量,游戏市场收入环比同比均增长。

2025年02月24日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2025年2月18日,国家数据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最新情况。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试运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即将上线的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不仅是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也是信息披露和资源发现的窗口,全社会都可以来这里找数据、找产品。

2025年02月19日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月13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和浪潮信息联合推出的《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为1251亿美元,2025年将增至1587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到2227亿美元。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器占比将从2025年的29.6%提升至2028年的37.7%。

2025年02月15日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2025年1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提出加强多元资金支持,鼓励和引导各级政府资金、投资基金强化早期投入。

2025年01月14日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以来,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活动持续火爆,带动大量企业涌入AI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18日,年内AI领域共发生696起投融资事件,超过2023年全年(687起);投融资金额为1099.7亿元,2023年投融资金额为853.74亿元。

2024年12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