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电子红包推动手机支付等拇指消费潮流

       导读:电子红包推动手机支付等拇指消费潮流。大年初五,深圳市民闫先生和朋友相约去欢乐谷游玩,他使用一个过年期间抢到的8.8元电子红包召来了出租车。到景区后看到欢乐谷官方微信推出了抢红包活动,他随即关注后摇到了15元的红包。到了晚上,闫先生又用自己前几天领取到的总额100元的美团红包帮朋友们团购了几张电影票。
参考:《
中国手机支付行业竞争分析与未来趋势研究报告(2014-2019)

       春节电子红包派不停,一部手机就能玩转吃喝玩乐……羊年春节,拇指消费正在撬动起新的消费热潮。与此同时,饭店、电影院等场所也排起了长龙,传统消费市场同样迎来“开门红”。诸多迹象表明,春节市场呈现出“拇指消费”旺盛、精神消费井喷、消费品类偏重大众商品等特点。
  电子红包撬动“拇指消费”
  大年初五,深圳市民闫先生和朋友相约去欢乐谷游玩,他使用一个过年期间抢到的8.8元电子红包召来了出租车。到景区后看到欢乐谷官方微信推出了抢红包活动,他随即关注后摇到了15元的红包。到了晚上,闫先生又用自己前几天领取到的总额100元的美团红包帮朋友们团购了几张电影票。
  铺天盖地的电子红包可谓羊年春节假期的“重头戏”,今年微信联合各类商家推出春节“摇红包”活动,支付宝也与品牌商户一起向用户发放约6亿元的红包。因为有了线上线下的互动,假期商业消费随之升温,“拇指消费”成了羊年春节最热门的消费方式。
  微信方面的数据显示,大年初一当天,微信联合各大品牌通过摇一摇功能放送红包优惠礼券,商家涉及餐饮、酒店、航空、金融、文化等多领域,囊括了300多个城市的25000家门店。有6%的商家发券量超过500万元,30%的商家发券量超过100万元。而领券量方面,超过1000万元的礼券分别由京东、滴滴打车、大众点评和手机话费充值提供。由宝洁、唯品会提供的部分礼券领用量超过500万元,而由去哪儿、聚美优品、1号店等提供的部分礼券领用量也超过100万元。
  电子红包撬动了线上线下的销售额。据悉,春节期间,国美在线发放了近10亿现金优惠券红包,在红包活动拉动下,国美在线wap端流量和销售额是平时的3倍,订单数是平时的近5倍。
  中央财经大学民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永壮认为,电子红包短期内未必能够形成消费规模的井喷,更多的是线上线下融合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的养成,长远肯定会刺激消费的增长。
  大众消费成“主旋律”
  “初四那天,酒杯竟然都不够用了,没想到过年生意这么好。”河南省一家中档火锅饭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不过,今年春节客人自带酒水的比较多,铺张浪费不多见,高档食材和高档酒水的销售明显下降。
  来自中国烹饪协会的报告显示,春节黄金周期间,大众化餐饮人均消费仍保持在100元至150元,基本上与马年持平;高端餐饮则坚持走“亲民路线”,推出了不同价位的促销套餐,如广州酒家与往年一样推出1000元至4000元不等的多种套餐,其中大众亲民的2000多元套餐是消费主流。
  礼品市场也是“家常味”十足。记者近日走访河南几家大型超市看到,价格实惠、包装简单的年货商品明显旺销,超市显眼的位置也多摆放着糖果礼盒、食用油等促销的大众商品,突出宣传的酒类礼盒也多在300元以下价位。
  高端商品市场偏冷,价格也随之下调。“飞天茅台价格降了近一半,去年一瓶还是2000多元,今年1000元左右就能买到了。”刚刚从实体店面买来2箱飞天茅台的郑州市民刘先生说。
  市场观察人士表示,随着国家反腐力度加大以及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大众消费增长正在加速回归常态化。
  文化休闲市场迎来“开门红”
  羊年春节的“精神消费”同样走俏。伴随各类文化休闲场所与设施的普及与完善,旅游过年、看电影等文化休闲活动,正在成为春节消费的主要方式。
  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就市民春节黄金周期间出游意向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2015年春节黄金周期间,60.8%的市民有出游意向。
  国家旅游局官网信息也显示,今年春季假期,受人民币汇率上升、签证便利等有利因素影响,出境游人数继续增长达到519万人次,同比增长约10%;其中大年初二中国出境游客数量达到峰值。
  今年春节,居民国内游青睐冰雪旅游、避寒旅游,北方的冰雪旅游目的地、气候温暖地区和南方沿海是春节旅游亮点。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节日前四天,吉林省接待游客达825.8万人次,同比增长14.3%,实现旅游收入56.5亿元,同比增长17.8%;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品除传统的哈尔滨线路外,大林海雪乡、亚布力滑雪度假区、大庆雪地温泉等也迎来大量游客;海南省抽样的18家景区共接待游客24.47万人次,同比增长1.8%,门票总收入1566.68万元,同比增长20.6%;云南省共接待游客504.0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6.5亿元。
  此外,数据显示,国家旅游局预计2015年春节出境游人数同比将超过10%,多数游客选择赴港澳台、日韩和东南亚地区短途旅行,也有不少游客选择赴澳大利亚、欧洲、美国等远程目的地。国家旅游局“全国旅游团队服务管理系统”数据显示:2月16日至21日,出境旅游团队数量为6621个,出境游客为143651人(不含赴港澳台游客和自由行)。据港澳台出入境部门统计,春节假期前三天内地赴香港游客达32.91万人次,赴澳门游客为23.06万人次,分别占两地入境总人数的38.3%和67.8%;前三天大陆赴台团队游客达到1.74万人次。
  电影市场同样火爆,认证为第三方票房统计机构的“电影票房”微博称,大年初一,中国内地共放映电影14.5万场,观影906万人次,票房累计达3.56亿元人民币,超2014年6月28日的2.78亿元,创内地单日票房新高。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邓于君认为,根据恩格尔定律,消费水平越高,人们的精神消费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越高,目前中国的消费结构正在从生存型消费逐步转向为改善型消费,而羊年春节期间文化休闲消费的井喷正是这一趋势的缩影。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3月31日,2025中关村论坛“科技助残平行论坛”上,清华大学洪波教授团队宣布,其研发的无线微创脑机接口技术成功帮助三位高位截瘫患者实现自主抓握、喝水、操控轮椅等运动功能。这项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在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领域已走在全球前列。

2025年04月02日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3月19日,中国制造业强市东莞宣布该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下称“大模型中心”)上线,是中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

2025年03月21日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2024年3月14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日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年03月18日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月21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和伽马数据联合发布的《2025年1月中国游戏产业月度报告》显示,受到春节前期活动的影响和带动,今年1月,移动、客户端、主机等多个终端市场均贡献增量,游戏市场收入环比同比均增长。

2025年02月24日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2025年2月18日,国家数据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最新情况。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试运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即将上线的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不仅是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也是信息披露和资源发现的窗口,全社会都可以来这里找数据、找产品。

2025年02月19日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月13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和浪潮信息联合推出的《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为1251亿美元,2025年将增至1587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到2227亿美元。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器占比将从2025年的29.6%提升至2028年的37.7%。

2025年02月15日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2025年1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提出加强多元资金支持,鼓励和引导各级政府资金、投资基金强化早期投入。

2025年01月14日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以来,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活动持续火爆,带动大量企业涌入AI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18日,年内AI领域共发生696起投融资事件,超过2023年全年(687起);投融资金额为1099.7亿元,2023年投融资金额为853.74亿元。

2024年12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