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缓慢 对外依存度超石油

        导读: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缓慢,对外依存度超石油。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3200亿美元,全球54%的芯片都出口到中国,但国产芯片的市场份额只占10%。全球77%的手机是中国制造,但其中不到3%的手机芯片是国产的。我国芯片产业长期被国外厂商控制,不仅每年进口需要消耗2000多亿美元外汇,超过了石油和大宗商品,是第一大进口商品。而且,受制于人的技术设备直接制约了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

        参考《中国芯片市场深度调研与盈利空间分析报告(2013-2017)

        俗称“芯片”的集成电路目前广泛应用于电脑、手机以及水利、电力等公共设施和军事设备上,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命脉。然而,我国大部分芯片需要从欧美国家进口。业内人士担心,外国垄断芯片不仅直接阻碍我国工业发展,而且芯片制造厂商有可能通过在芯片面板程序植入木马来窃取机密数据以及公共信息,威胁国家安全,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芯片成第一大进口商品信息产业发展缓慢

        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3200亿美元,全球54%的芯片都出口到中国,但国产芯片的市场份额只占10%。全球77%的手机是中国制造,但其中不到3%的手机芯片是国产的。我国芯片产业长期被国外厂商控制,不仅每年进口需要消耗2000多亿美元外汇,超过了石油和大宗商品,是第一大进口商品。而且,受制于人的技术设备直接制约了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

        芯片被喻为国家的“工业粮食”,是所有整机设备的“心脏”,普遍应用于计算机、消费类电子、网络通信、汽车电子等几大领域,几乎起着“生死攸关”的作用。但我国芯片产业长期被国外厂商控制,不仅每年进口需要消耗2000多亿美元外汇,超过了石油和大宗商品,是第一大进口商品。而且,受制于人的技术设备直接制约了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

        研究数据表明,芯片产业一美元的产值,可以带动信息产业10美元的产值和100美元国内生产总值(G D P)。世界各国纷纷将芯片作为国家重点战略产业来抓,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通过大量的研发投入确保技术领先,韩国、新加坡和我国台湾地区通过积极的产业政策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取得飞速发展。

        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在争夺中国芯片市场,或将使中国芯片面临“灭顶之灾”。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平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3200亿美元,全球54%的芯片都出口到中国,但国产芯片的市场份额只占10%。全球77%的手机是中国制造,但其中不到3%的手机芯片是国产的。

        “一个长期无‘芯’的国家,只能被动地选择全球产业链的下层位置。”李平说,国内企业制造的芯片普遍是“傻大黑粗”,而且成本也无法降下来。正是由于芯片生产、设计能力的缺失,导致遍布国内的芯片设备普遍长着一颗“外国芯”。未来中国公司如果不建立自己的产业核心技术体系,失去的不仅仅是经济利益,产业安全也将没有保障。

        我国芯片产业一直发展缓慢,尤其在C PU方面几乎一片空白,这意味着我国电子产品,包括计算机、家电、手机等在内的制造处于国外的控制之下,很难再打破业已形成的垄断,国内工业一旦用上“外国芯”将会形成长期依赖,在计算机、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等方面继续落后。

基础设施可被植入病毒公众信息安全备受威胁

        在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基础设施领域,我国广泛使用外国芯片。专家指出,国外芯片制造厂商有可能通过在芯片面板某一程序上植入木马来窃取商业数据或机密,也可以通过病毒、恶意软件来操控控制系统,引发安全事故。

        在石油天然气、交通运输、电力、污水处理、制药、化工、矿业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基础设施领域,芯片也无处不在。但在这方面,我国使用的芯片也大多被国外芯片垄断,再加上国内缺少相关技术对设备进行监控、管理,容易引发诸多安全隐患。

        “关键控制数据有可能被篡改或丧失,造成环境灾难,人员伤亡,甚至危及公众生活及国家安全。”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教授缪向水说,国外芯片制造厂商有可能通过在芯片面板某一程序上植入木马来窃取商业数据或机密,也可以通过病毒、恶意软件来操控工厂控制系统,导致工厂停工,发生安全事故等。

        最让公众印象深刻的是,全国大部分软件使用微软系统,随时可能遭受微软的系统漏洞危害或控制。半导体教父倪光南院士表示,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我们用国外的核心技术架构起来的信息化平台,相当于沙漠上建房子,人家一撤走,我们一点办法也没有,中国的很多系统都要垮掉,都要重来。“在整个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上,看起来大家都是平等的,但掌握核心系统的公司,能够掌握用户所有数据;当他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调用你的数据。”

        今年1月21日,我国通用顶级根域名服务器解析出现异常,影响到国内三分之二网站运行。针对近年来出现的一系列网络和信息安全事件,国防科技大学原政委徐一天指出,目前我国信息网络系统中使用的大部分是国外产品。“在核心器件、高端芯片、基础软件上受制于人,是严重的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政务、金融等金融以及民政、公安等领域也都广泛使用芯片,也留下巨大安全隐患。IC卡目前已经在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如社保卡、居民健康卡、公交一卡通等。李平指出,国家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的建设不能建立在进口芯片产品上,自主研发安全芯片才能给我国信息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进口芯片或留有“后门”国防安全不容忽视

        我国的芯片进口往往“不设防”,不设置任何门槛,甚至允许国外公司直销,给国防安全留下重大隐患。外国可以对销往全球的信息产品进行监控,甚至在大规模芯片等关键部件内安装“插件”留“后门”,通过特殊手段启动,发回芯片所处理的各种数据,以控制芯片执行特定任务。

        由于芯片与国家利益联系紧密,许多国家很早就有意识地采取措施来垄断芯片产业,对出口进行严格控制,阻止外国国防事业发展。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立告诉记者,对于中国从外国进口芯片,需要层层审批,有数额限制和附加额外条款,比如不准芯片用于制造军品,只能制造民品等。一些国家甚至更苛刻,只卖设备整机,不卖芯片。

        相比之下,我国的芯片进口则是“不设防”,不设置任何门槛,甚至允许国外公司直销,直接掌握每台机器的信息,给国防安全留下重大隐患。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武汉)主任邹雪城介绍说,美国主要通过N SA (国家安全局)对信息产业实行严格的控制,其任务就是对销往全球的信息产品进行监控,甚至在大规模芯片等关键部件内安装“插件”,通过特殊手段启动,发回芯片所处理的各种数据,以控制芯片执行特定任务。

        2003年,美国俄亥俄州核电厂控制网络的一台计算机芯片被“SQ L Server蠕虫”感染,其安全监控系统停机近5个小时;2008年,在美国国家安全局一台发电机控制系统芯片受到攻击后被物理损坏。2010年7月,德国专家发现世界上首个专门针对工业控制系统芯片的破坏性病毒,伊朗、印度尼西亚、印度和美国等国均遭到攻击。

        类似的国防安全威胁在我国也同样存在。中科院“百人计划”、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吴南健说,从军用角度来说,最担心的就是国防安全问题。如果芯片被植入“后门”,任何国家一旦与供货商美国打起来,美国可以通过芯片系统破坏该国国防安全。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邹雪城说,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出现,国家信息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特别是主流智能手机的解决方案是高通、博通等芯片厂商提供,留下很大的安全隐患。“最让人担心的是,在今天的技术条件下,将一块芯片中可能安放的所有‘后门’都排除掉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国信息网络产品,尤其是桌面操作系统,与国外产品相比市场竞争力不足。国家应从政策层面加大国产操作系统的开发、推广力度。”徐一天建议,对要害部门、关键性行业,应明确立法要求全系统使用国产软硬件。同时,抓住智能终端和移动通信发展带来的机遇,掌握移动互联网时代领先的操作系统和芯片核心技术,实现从追随到领先的整体突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3月31日,2025中关村论坛“科技助残平行论坛”上,清华大学洪波教授团队宣布,其研发的无线微创脑机接口技术成功帮助三位高位截瘫患者实现自主抓握、喝水、操控轮椅等运动功能。这项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在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领域已走在全球前列。

2025年04月02日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3月19日,中国制造业强市东莞宣布该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下称“大模型中心”)上线,是中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

2025年03月21日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2024年3月14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日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年03月18日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月21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和伽马数据联合发布的《2025年1月中国游戏产业月度报告》显示,受到春节前期活动的影响和带动,今年1月,移动、客户端、主机等多个终端市场均贡献增量,游戏市场收入环比同比均增长。

2025年02月24日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2025年2月18日,国家数据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最新情况。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试运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即将上线的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不仅是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也是信息披露和资源发现的窗口,全社会都可以来这里找数据、找产品。

2025年02月19日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月13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和浪潮信息联合推出的《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为1251亿美元,2025年将增至1587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到2227亿美元。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器占比将从2025年的29.6%提升至2028年的37.7%。

2025年02月15日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2025年1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提出加强多元资金支持,鼓励和引导各级政府资金、投资基金强化早期投入。

2025年01月14日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以来,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活动持续火爆,带动大量企业涌入AI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18日,年内AI领域共发生696起投融资事件,超过2023年全年(687起);投融资金额为1099.7亿元,2023年投融资金额为853.74亿元。

2024年12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