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电商与实体百货的渠道转型之路

  导读:电商与实体百货的渠道转型之路,近日,英国时尚电子商务集团My-wardrobe宣布将于6月30日开设首家实体店。My-wardrobe成为英国首个开设实体店的电商,但事实上,美国电商LaGarconne、NastyGal及WarbyParker在此前已经开始了线上、线下共同经营的模式。

  参考《中国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态势及前景预测报告(2014-2018)
  随着Facebook、微信等移动平台支付功能的实现,实体店更急于“上网”,而电商却在寻找“落脚地”。有了移动平台,线上线下已经变得难以割舍。人们或使用网络搜索目标,却在实体店进行试穿;又或在线下寻觅钟意的款式,然后在线上完成支付。零售巨头沃尔玛CEOMikeDuke曾说:“零售商正处于SoLoMoMe(Social社交+Local本地化+Mobile移动+Me自我)经济时代的起点。”这个时代的销售特点就是利用社交网络,寻找最易实现的购买途径,通过移动终端实现支付,最终表达个性自我。时代如此,零售商只得跟上脚步。消费者在哪儿,零售商的渠道就要铺到哪儿。

  电子商务寻求落脚地

  近日,英国时尚电子商务集团My-wardrobe宣布将于6月30日开设首家实体店。My-wardrobe成为英国首个开设实体店的电商,但事实上,美国电商LaGarconne、NastyGal及WarbyParker在此前已经开始了线上、线下共同经营的模式。

  人人都说这是一个属于电子商务的时代,那为何这些知名电商要反其道而行之,开始铺设实体渠道?

  虽然My-wardrobe表示,持续的现金周转不灵和日益累积的亏损使公司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开设实体店是挽救企业未来重要的一步,但是无论怎么看,都让人觉得这一步不是无奈之举,更像是未雨绸缪。

  对于时尚产业,电子商务虽然足够快捷、便利,但是脱离了实体店铺,如服装、鞋等时尚产品的销售总是有所局限,消费者被产品是否符合预期困扰,而电商苦于因尺码、质感不相符被要求退换货。正如在零售业摸爬滚打30年的梅西百货董事长泰瑞•伦德格伦(TerryLundgren)所说,对于服饰类商品,顾客的习惯一直是先触摸、试穿,然后才决定购买。

  如何突破困局?线上线下双线并行才是解决之道。因此,实现全渠道零售不仅引起传统零售商的重视,更引发越来越多纯粹的电子商务平台的思考。他们看到,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业态似乎一时半会并不会因为电子商务而倒闭,倒是很多实力雄厚的实体店在全渠道发展方面更胜一筹。

  实体转型全渠道更易

  当众多实体零售店还在考虑如何不沦为电子商务时代的试衣间时,美国梅西百货却大胆表示,一个渠道都不能落下,消费者在哪儿买,梅西就要在哪儿卖。

  作为最早“触网”的零售企业之一,梅西百货在1996年就开通了购物网站。虽然当年收入只有3万美元,但泰瑞•伦德格伦认为,互联网或许会在未来促使一种不同的商业模式的出现。在发展电子商务平台之初,有人问泰瑞•伦德格伦是否担心顾客只去网购而不去商店。泰瑞•伦德格伦的回答是:“不,我唯一担心的是他们去别的网站购物而不是我的。顾客在改变,零售商也必须跟随他们改变。”

  梅西百货通过对顾客的购买行为进行分析发现,大部分消费者并不是只在网上或者只在实体店购物,而是两者兼有,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要来选择购买渠道。泰瑞•伦德格伦说:“线上和线下两种渠道之间的互动具有非常强大的效用,使用两种渠道购物的消费者比使用单一渠道的要多消费一倍之多。”

  相比较My-wardrobe开设实体店,梅西百货付出的成本要小得多。如今,梅西百货的线上业务年销售额已经超过10亿美元,而其用于投资IT基础设施建设的金额在3亿美元左右。此外,梅西百货在全美国有800多家门店,当线上渠道开通后,这800余家门店就演变成体验中心和配送中心。而作为电子商务出身的企业要想实现线下销售,绝不仅是建立一套设施这么简单,他们需要支配大量人力、财力,涉及选址、租金、陈列等各种实际问题。正因如此,实体百货对全渠道发展更为自信,“毕竟传统百货擅长的不只是建立仓库”。

  移动平台是终极考验

  说到底,任何销售形式的出现都源自消费习惯的改变。所谓实现全渠道发展,就是指零售商必须以消费者为中心,利用当下最热门的社交平台实现销售,满足消费者随时随地购物的需要。

  除了电子商务平台,梅西百货现在更重视打造移动终端平台,他们在Twitter、facebook上分别开设账户,吸引了大量粉丝。对此,其负责人表示,实体、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三者相结合才能称之为当今的全渠道,三者中移动平台才是终极考验,为此梅西百货在不断改进设备,以支持像谷歌钱包这样的新支付技术。

  市场研究机构IDCRetailInsights的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单渠道消费者,多渠道消费者平均要多消费15%~30%,而全渠道消费者又比多渠道消费者平均多消费20%。更为重要的是,全渠道消费者还会通过社交媒体和在线活动分享给其他消费者,从而影响更多的人。

  零售巨头沃尔玛CEOMikeDuke曾说:“零售商正处于SoLoMoMe(Social社交+Local本地化+Mobile移动+Me自我)经济时代的起点。”这个时代的销售特点就是利用社交网络,寻找最易实现的购买途径,通过移动终端实现支付,最终表达个性自我。

  鉴于此,目前已有很多百货商正尝试借助社交媒体推动自身的全渠道转型。随着社交网络Facebook支付功能的完善,一批时尚品牌跃跃欲试,想要通过Facebook开辟另一条销售渠道。

  国内移动终端上的社交媒体也发挥着同样的作用。4月底,百货商上品折扣位于杭州的一家分店开业,与其他门店不同的是,这家门店的每个商品都有二维码,消费者通过使用微信扫描,可以轻松实现在线支付。即便当时不支付,也可以像在网上购物那样将所选商品放入购物车,于次日前完成支付即可。上品折扣与微信的合作才刚刚开始,未来其准备将该模式复制到更多城市。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3月31日,2025中关村论坛“科技助残平行论坛”上,清华大学洪波教授团队宣布,其研发的无线微创脑机接口技术成功帮助三位高位截瘫患者实现自主抓握、喝水、操控轮椅等运动功能。这项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在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领域已走在全球前列。

2025年04月02日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3月19日,中国制造业强市东莞宣布该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下称“大模型中心”)上线,是中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

2025年03月21日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2024年3月14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日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年03月18日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月21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和伽马数据联合发布的《2025年1月中国游戏产业月度报告》显示,受到春节前期活动的影响和带动,今年1月,移动、客户端、主机等多个终端市场均贡献增量,游戏市场收入环比同比均增长。

2025年02月24日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2025年2月18日,国家数据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最新情况。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试运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即将上线的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不仅是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也是信息披露和资源发现的窗口,全社会都可以来这里找数据、找产品。

2025年02月19日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月13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和浪潮信息联合推出的《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为1251亿美元,2025年将增至1587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到2227亿美元。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器占比将从2025年的29.6%提升至2028年的37.7%。

2025年02月15日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2025年1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提出加强多元资金支持,鼓励和引导各级政府资金、投资基金强化早期投入。

2025年01月14日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以来,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活动持续火爆,带动大量企业涌入AI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18日,年内AI领域共发生696起投融资事件,超过2023年全年(687起);投融资金额为1099.7亿元,2023年投融资金额为853.74亿元。

2024年12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