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物联网“十二五”规划的发展前景

      内容提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完稿,而物联网“十二五”规划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关注。所谓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赋予其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智慧的一种网络,被视为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的革命性发展。

       物联网发展即将进入实质性阶段。日前,据工信部科技司相关人士透露,目前物联网“十二五”规划正处在专家论证阶段,预计规划最早将于9月出台。此外,无锡传感网示范区规划已上报国务院。
  据工信部原副部长奚国华此前透露,全国有逾90%的省份已将物联网作为支柱产业,且近乎所有一二线城市都涉足物联网产业园的发展。对此,不少专家持谨慎态度。目前物联网仅是一个概念,只有其真正带来了实质性技术革新才是有意义的,各界不应对产业规模盲目鼓噪。
  多渠道被扶持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完稿,而物联网“十二五”规划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关注。所谓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赋予其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智慧的一种网络,被视为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的革命性发展。
  根据物联网“十二五”规划稿,预计2015年,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产业规模将达2000亿元,其中传感器100亿元,系统和试验检测700亿元,芯片、中间件和集成模块及设备产业600亿元,工程实施、服务开发系统和运维600亿元。
  另据“规划”编制组成员单位之一的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在今年5月发布的物联网白皮书中预计,“十二五”末我国物联网相关产业规模将达到5000多亿元的规模,形成万亿级规模的时间节点预计在“十三五”后期。
  据记者了解,中国已从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予物联网发展多重支持。在技术要求上,工信部表示,要突破物联网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典型物联网应用示范,通过应用引导和技术研发的互动式发展,提升整体产业链的价值。据悉,规划将着力十大应用领域,并建成5到10个物联网应用的示范城市。
  在资金方面,日前,财政部出台了《物联网专项基金管理办法》,希望通过专项基金引导加快产业培育和发展,近百家物联网企业将分获国家首次设立的50亿发展专项资金。据悉,首批资金主要运用于技术研发类、产业化类、应用示范与推广类、标准研制与公共服务类四大项目。与此同时,物联网产业同时还将享受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税收优惠,并加强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对其扶持。
  多位专家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均指出,中国目前物联网产业体系已基本形成,且具有一定的市场,而政策性的支持足以保障产业的发展前景。但专家也强调,从长远看,虽然说物联网技术将是未来科技竞争的重要领域,但要达成万亿级的产业规模,至少短期内并不现实。
  牵一发而动全身
  物联网是互联网和通信网的网络延伸与应用拓展,由于掌握着关键的联接技术,很多产业将因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国通信业知名观察家项立刚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物联网技术将带来未来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首先最直接获益的将是信息交流及物流领域,此外,其还将渗透于生活中,诸如智能电网、智能医疗、智能安保、智能交通等都建立在物联网的基础之上。
  据业界人士介绍,目前,中国式的物联网是由RFID、传感网、M2M(机器对机器之间的连接与通信)、两化融合(工业化与信息化)为主的四大支柱产业构成。项立刚表示,在此产业基础上,将会产生更多的新应用设备,带动相关领域发展的关键在于物联网技术的深入创新。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张建宁指出,随着越来越多的器件能联网,更多控制应用将被添加,结合人体感应相关技术,下一步物联网将推出更多智能化产品。物联网时代不仅能为公共领域管理和服务提供便捷,也能给日常工作、生活提供更智能化的应用和服务。
  “物联网概念诞生于国际金融危机之中,虽然不少人认为物联网是炒作,但实际并非如此。”工信部原副部长奚国华也在此前明确表示,物联网如果培育得好,将有巨大的潜在市场。据悉,到2020年之前,全球接入物联网的终端将达500亿个。
  然而,在物联网发展初期,不应对其抱有太高的经济回报期待。据悉,国务院国资委近日联手中国移动在山东省推出“智慧矿山”建设,通过物联网技术提升煤矿安全水平。对此,工信部相关人士就指出,短期内物联网仍只是其他产业信息化支撑的工具,不应对物联网本身能够产生的经济价值抱有厚望。
  摸着石头过河
  “目前,世界上基本还没有哪个国家的物联网技术可以说已成型。对于推动物联网的发展,我国也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首都经贸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及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相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物联网概念可能过于超前,应脚踏实地地推进。特别是对于目前智能交通每年以1000亿元产业规模的发展,陈及指出,伴随而来的物流成本及管理成本也将耗费巨大。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目前尚未出台明确的产业扶持政策,但各地方政府的热情已走在了前列。据各地公开数据,到2015年,广州、重庆、浙江、江苏等地预测的物联网产业规模将分别达1000亿元、1000亿元、2000亿元和4000亿元;福建省提出到2012年实现物联网相关产业产值300亿元;重庆准备设立物联网产业基地,以期在两年后相关产业产值超过500亿元。
  然而,“过热”现象引起业内的不少担忧。据了解,即便目前发展相对完善的感知层领域,国内传感器、RFID等感知端制造产业、高端软件与集成服务与国外差距相对较大。同时,以核心的芯片技术、芯片封装设备为代表的与物联网相关的设备以及服务尚在起步。
  陈及认为,遍地开花的物联网基地有的俨然是地方政府为拉动投资的短期需求,现在看来未免“市长比市场热,股市行情比企业家热”。
  项立刚则表示,曾今喧嚣一时的互联网也是经过30年发展才逐步完善,目前做传感器的产业规模也就几百亿,电信运营商也是经过长久的发展才形成上万亿产业规模,物联网产业想要做大不能一蹴而就。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云智算安全标准体系持续完善 云计算风险管理标准已成为ITU-T国际标准

我国云智算安全标准体系持续完善 云计算风险管理标准已成为ITU-T国际标准

7月4日,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云智算安全论坛暨第三届“SecGo论坛”7月3日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由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组委会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联合承办,来自政府、产业界、学术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云智算安全领域的最新发展。

2025年07月07日
工信部推动算力互联互通:2026年建成三级算力平台 2028年形成算力互联网

工信部推动算力互联互通:2026年建成三级算力平台 2028年形成算力互联网

5月30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8年基本实现全国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新底座。该计划旨在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算力互联互通为主线,推动算力资源高效协同,助力数字经济增长。

2025年06月06日
2025年一季度我国互联网行业运行平稳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未来有望进一步提质增效

2025年一季度我国互联网行业运行平稳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未来有望进一步提质增效

5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工信微报”发布了2025年一季度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运行情况。数据显示,我国互联网业务收入实现小幅增长,研发经费投入增速加快,区域发展呈现分化态势。

2025年05月07日
智能数据标注产业加速转型 大模型驱动新业态发展

智能数据标注产业加速转型 大模型驱动新业态发展

5月1日,清华大学数字政府与治理研究院在第二届数字政府40人论坛上发布《智能数据标注产业发展观察报告》,指出在大模型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人力密集型数据标注模式正加速向智能驱动型、平台化的新业态转型。

2025年05月07日
中国AI创新领跑全球!2024年中国新公开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占比超六成

中国AI创新领跑全球!2024年中国新公开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占比超六成

4月29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开幕。会上,国家数据局发布了《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全面展示了我国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数据要素市场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并指出中国正为全球贡献“中国智慧”。

2025年05月01日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3月31日,2025中关村论坛“科技助残平行论坛”上,清华大学洪波教授团队宣布,其研发的无线微创脑机接口技术成功帮助三位高位截瘫患者实现自主抓握、喝水、操控轮椅等运动功能。这项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在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领域已走在全球前列。

2025年04月0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