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技术不断提升和规模化生产,SiC的成本正在不断下降,在2012-2015年3年间,SiC器件价格就下降了35-50%。随着汽车、工业领域的规模扩大,SiC凭借其产品特性,使得成本进一步下降,未来SiC器件的替代将会加速。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碳化硅市场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研究》

从全球范围看,目前SiC的技术和市场大多被如Infineon、Cree和罗姆等国际企业垄断,并且他们已形成产品体系。中国大陆的SiC功率半导体则研发起步较晚,在技术上与国际大厂仍有很大的差距。随着技术提升,2018年中国大陆的SiC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以扬杰科技、三安光电、泰科天润为代表的本土企业,积极开展SiC功率半导体在国内的布局。
产业链 |
代表企业 |
|
衬底 |
国际龙头 |
Cree、Ⅱ-Ⅵ、EPISIL |
中国大陆 |
天科合达、山东天岳、中电集团2所、河北同光晶体 |
|
EPI外延片 |
国际龙头 |
Cree、Rohm、Infineon、GE、Microsemi、 |
中国大陆 |
东莞天域半导体、厦门瀚天天成 |
|
器件 |
国际龙头 |
Infineon、Cree、Rohm、ST、Microsemi、GenSIC、Mitsubishi |
中国大陆 |
泰科天润、中电55所、中电13所、中车时代电气、三安光电、苏州能讯高能、扬杰科技、科能芯 |
|
模组 |
中国大陆 |
嘉兴斯达、河南森源、常州武进科华、中车时代电气 |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