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江南,春风吹绿了抚河两岸,金溪县浒湾镇200多米长的书铺街在滴答的春雨声中颇显颓废,一块块留着深深车辙的青石板诉说着由盛及衰的历史。浒湾镇紧傍抚河北岸,赣东俗谚“临川才子金溪书”折射着当年浒湾的出书之盛。曾经熙来攘往、车水马龙的书铺街,如今冷冷清清;曾经身怀绝技、刀法娴熟的刻书匠,如今仅存一人……说起这些,金溪县雕版印刷手工技艺第七代传人王加泉黯然神伤。
2010-2015年中国印刷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分析深度研究报告
昔日辉煌
73岁的王加泉的伤感源于“金溪书”的往日辉煌。明末清初,金溪县浒湾镇的雕版印书业逐渐兴旺,到清朝乾嘉年间,60多家印书作坊、铺栈集中于浒湾镇的两条相邻街巷中,时人称为前书铺街与后书铺街。当时从业人员达数千人,仅刻字和印书工匠就超过1000人。据《江西省地理志》载:“金溪浒湾男女皆能刻字,所有江西全省读本、经书小说皆由此出,名曰江西版。”
浒湾书铺街的木刻印书不但包含经史子集,而且刻有小说、戏曲话本、书法碑帖等文艺书籍,品种繁多。这些木刻印书畅销全国各地,地处长江中下游的南昌、南京、长沙、芜湖等城市均有浒湾书店的分号、分店,就连北京、上海、西藏也不例外。在近200年里,浒湾书铺街成为江西最大的印书中心。清光绪时期,随着石印、铅印等先进印刷技术的推广,浒湾雕版印书业才渐趋没落。1942年,日军侵扰浒湾,书铺街四分之三的建筑被毁。
难掩衰败
辉煌已成为历史,没落是眼前的现实。王加泉痛心地告诉记者:金溪雕版印刷手工技艺正面临失传的危险。浒湾镇上的大多数居民早已不知雕版印刷为何物了,曾经跟他学艺的大女婿彭雨辉、小儿子王老毛及关门弟子刘德华,如今都改行了。
问及改行的原因,王加泉认为,首先是雕版印刷如今用处不大,其次是雕刻技艺之难让他们望而却步。由于科技的进步,机械化印刷已全面取代手工印刷成为现代印刷业的主流,雕版印刷在今日已基本无用武之地。雕版印刷技艺不仅需要有深厚的书法功底,还得有过硬的雕刻水平,娴熟的刀法才能把字、画刻出棱角与神韵,要达到这种地步,起码需要三五年时间练习。可生存的压力让他们耐不住这么久的寂寞,正因如此,王加泉女婿、儿子、徒弟先后选择了外出打工。
王加泉13岁时拜姑父傅笑山为师,学习木刻印刷技艺,一学就是10年。1985年,年近半百的王加泉重操旧业,找出以前的木刻活字,偷偷印刷《三字经》、《百家姓》等古代典籍,但他印制的“线装书”销路不畅。上世纪90年代中期,金溪乡村流行修家谱,且大多选择木刻活字排版印刷。王加泉总算有了用武之地,上门找他修家谱的人络绎不绝。然而好景不长,随着电脑排版的普及,王加泉的“生意”有了许多竞争对手。由于长期伏案雕刻、绘画、拣字、校对,他用眼过度,视力不断下降,2004年,他已经不能看清木刻活字了,无法印制家谱。
2010-2012年中国宣传画印刷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
亟待保护
书市没有跟上时代“更新换代”,“接班人”断层等尴尬,使得书铺街失去了往日的繁荣。
2008年11月,王加泉入选第二批江西省非遗传承人,可依然无法改变书铺街的窘境。对此,金溪县文化馆馆长吴越认为,雕版印刷手工技艺是具有金溪特色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眼下正申报国家级非遗,保护和传承这项技艺,意义重大。要依靠政府的力量,对传承人给予扶持和保护。
浒湾镇书铺街近年来不断有清代木刻雕版珍品面世,勾起人们对“金溪书”昔日辉煌的追忆。那么,今天就如何擦亮这块金色招牌呢?王加泉呼吁,各级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保护传承人,帮助他们整理技艺资料,建立档案,提供传习和展示的场所,让入选非遗的各类技艺得到传承。或是开辟旅游专线,将有利于浒湾书铺街文化的保护和地方旅游业、经济的发展。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