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华东塑料产业呈迅猛发展趋势


华东六省一市目前已形成五大通用树脂、五大工程塑料、改性塑料生产,塑料制品,塑料机械,塑料模具加工及相关助剂供应等完整的产业链。

华东塑料制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1%,塑料机械设备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8%;余姚、台州等塑料专业市场,成为华东塑料原料流通主渠道,并向全国辐射。

□上海塑料行业协会秘书长 刘景芬

华东六省一市塑料行业通过引进、吸收和改造,产品结构更趋合理,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新产品、新技术、企业的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均有明显增强。

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一季度华东六省一市的塑料树脂及共聚物产量为303万吨,其中聚氯乙烯树脂74万吨,聚乙烯树脂66万吨,聚丙烯树脂64万吨,聚酯199万吨,分别占全国同类产品总产量的42%、34%、38%、37%和81%;塑料机械设备同期产量为10.4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78%;各类塑料制品产量为31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51%。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省塑料制品平均年增长率高达23.4%,产量连续十年居全国第二位;江苏省塑料制品产量增长最快,同比增长46.2%,居全国塑料制品产量第三位;山东省、安徽省塑料工业也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

从塑料制品的品种来看,浙江省的塑料薄膜、塑料人造革、塑料加工机械制造品产量居全国同类产品之首,江苏省塑料合成革、泡沫塑料产量为全国第一,山东省的塑料编织袋产量居全国第一,福建省塑料管材及附件、安徽省的塑料板材、片材等型材均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名列前茅,江西省塑料工业整体水平也在稳步提升。

合成树脂产品系列化专用化

塑料树脂生产方面,上海石化、高桥石化、上海氯碱化工股份公司及上海化学工业区的建设,将继续保持华东在合成树脂生产方面的高产优质及品种多样性,以满足下游塑料制品企业及共混改性塑料企业的需要。与此同时,满足专业化应用的特殊树脂开发也在迅速发展。

上海石化自主研发的高光泽耐热型聚丙烯专用料,经美国相关机构的等级测试,产品完全符合欧盟RoHS指令要求,产品的卫生性、安全性和阻燃性符合国际标准要求,综合性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为产品“走出去”打下基础。此外,在高速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专用料等一系列专用料方面也有较快发展。九江石化成功开发耐高温透明专用料NR-03,可以满足市场对短缺的高耐温PP专用料的需求。

含氟聚合物步入黄金发展期

含氟聚合物是氟化工的主要产品之一,主要包含氟树脂与氟橡胶两大类,其中氟树脂主要分为非熔融加工的聚全氟乙丙烯PTFE,以及可熔融加工的聚全氟乙丙烯FEP、聚偏氟乙烯PVDF等均聚或共聚树脂。近年来,华东含氟聚合物产业发展形势喜人,目前已形成以上海三爱富、浙江巨化、江苏梅兰、山东东岳、常熟大金独资企业等为代表的生产基地,2006年总产量已达3.5万吨,其中树脂3.275万吨。含氟聚合物在产品总量、品种及质量上,基本满足国内机械、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行业的需求,中国也成为与美国、日本、欧盟并列的四大含氟聚合物市场之一。

降解塑料生产厂相继开工

降解塑料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人们对这一新材料技术的认识,降解塑料耐高温、高延展性、高透明度技术都已研发成功,降解塑料功能性在不断提高。

江苏省普天环保产业有限公司降解塑料项目今年在南京六合经济开发区开工。这个“巨无霸”项目总投资47亿元,主要生产可降解一次性餐具、农用地膜、工业包装。浙江华发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生物质降解材料”年初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山东三星集团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聚乳酸工程在滨州市邹平县动工兴建,计划明年3月建成投产。该项目投资3.7亿元,采用国内先进的生产工艺,以淀粉为原料,经酶处理和微生物发酵生产高品质乳酸,再经聚合生产可生物降解聚乳酸。在江苏常州,一种能耐热达100摄氏度、防水防油,可制成购物袋、一次性餐具等产品的新型生物降解塑料项目投产,总投资为5000万元,设计年产能为2万吨。

木塑复合材料有新进展

木塑复合材料(WPC)产品具有原材料价廉易得,生产工艺科学高效,技术延伸性广泛等特点,其开发生产不但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环保型项目。

木塑复合材料可广泛用于制作物流托盘、铁路枕木、建筑装潢等领域,尤其在园林景观、户外装潢,庭院护栏等方面更能显示材料特性。

木塑生产企业在华东地区近年来不断发展,如上海奔奔门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木塑门窗、上海弘泰工业有限公司的木塑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继江苏联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南京聚锋木塑科技有限公司等之后,木塑技术又有新发展。杭州师范大学化工学院开发的木塑复合材料被北京奥运会作为绿色建材用于奥运场馆建设。产品外观木质感强,强度高,不易褪色、变形,能同时达到保护森林和绿色环保两个目的。目前这项创新技术已经完全实现工业化生产,年产量可达2000多吨。安徽国风木塑科技有限公司的木塑复合新材料项目通过验收,被认定为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项目。该项目技术工艺流程合理,产品具有抗紫外线能力,且着色性能好,可防腐、抗酸碱,有木质感,机械性能优于木质材料,可100%回收再生产。

塑料产业集聚优势突出

随着华东地区塑料行业的蓬勃发展,伴随着塑料原材料市场的崛起,形成了具有塑料原材料集散、批发交易、信息发布、产品展示、电子商务等综合的新型塑化专业市场集群,其中有开业十多年的上海中山化工塑料市场、余姚中国塑料城,有太仓的江苏华东国际塑化城,上海锦珂国际塑胶中心等。

浙江的台州市,已将塑料作为其支柱产业之一,初步形成了塑料制品、机械、模具完整的产业链;江苏的昆山、上海的奉贤、金山等均有塑料企业比较集中的工业园区;今年6月15日,安徽省塑料协会与怀宁县政府共同签署组建“安徽省塑料工业园”协议,目前已有89家企业集聚。随着华东地区塑料产业持续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塑料产业集聚将成为一种趋势。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4年度我国氢氟碳化物生产配额增发 预计未来两年行业供给将增加

2024年度我国氢氟碳化物生产配额增发 预计未来两年行业供给将增加

9月30日,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官网发布最新《2024年度氢氟碳化物生产配额调整(含增发)的公示》。

2024年10月09日
洛阳石化和湖南石化两个百万吨乙烯项目均有新进展

洛阳石化和湖南石化两个百万吨乙烯项目均有新进展

近日,洛阳石化百万吨乙烯项目和岳阳地区(湖南石化)100万吨/年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均有新进展。

2024年09月25日
2024年上半年磷化工板块景气度持续攀升 多家上市企业业绩大幅增长

2024年上半年磷化工板块景气度持续攀升 多家上市企业业绩大幅增长

其中,在磷化工产业重要下游产品磷肥领域,磷酸一铵价格自2023年7月份最低点2616.67元/吨持续上涨。此外,在相关政策引导下,磷化工公司积极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升级。磷化工产业逐步向高质量、产业集群化方向发展。

2024年07月24日
欧盟对中国钛白粉征收最高39.7%临时关税 龙佰集团、中核钛白等多家企业上加征名单

欧盟对中国钛白粉征收最高39.7%临时关税 龙佰集团、中核钛白等多家企业上加征名单

而该消息一出,引发钛白粉行业广泛关注。在2023年由于海外钛白粉工厂接连关停,我国钛白粉出口进一步扩大。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钛白粉累计出口约164.18万吨,同比增长16.75%,增加约23.56万吨,钛白粉出口量再创新高,出口前三名国家为印度、巴西、土耳其。2023年1-12月出口均价2191.36美

2024年06月21日
我国塑料制品工业技术持续升级 行业抗跌性变强

我国塑料制品工业技术持续升级 行业抗跌性变强

塑料制品是采用塑料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生活、工业等用品的统称,包括以塑料为原料的注塑、吸塑等所有工艺的制品。塑料是一类具有可塑性的合成高分子材料。

2024年03月07日
我国塑料管道行业:属于充分竞争市场 集中度不断提升

我国塑料管道行业:属于充分竞争市场 集中度不断提升

我国塑料管道行业进入壁垒不高,中小企业数量较多且行业集中度低,属于充分竞争市场。据统计,目前国内规模以上塑料管道企业数量在3000家以上,其中年产能1万吨以上的企业约300家,仅有20家以上企业的年生产能力超过10万吨,年产能超过1万吨的公司不超过10%。

2024年03月04日
2023年我国苯酚产能增长率超50%  但行业整体利润空间处于收窄

2023年我国苯酚产能增长率超50% 但行业整体利润空间处于收窄

苯酚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5OH,是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针状晶体,有毒,是生产某些树脂、杀菌剂、防腐剂以及药物(如阿司匹林)的重要原料,也可作消毒剂,用于外科器械和排泄物的处理、皮肤杀菌、止痒及中耳炎治疗,同时,其本身也能作溶剂。

2024年02月29日
下游汽车、船舶等市场发展推动我国工业涂料产需双增  2023年其出口量同比增长19.6%

下游汽车、船舶等市场发展推动我国工业涂料产需双增 2023年其出口量同比增长19.6%

涂料按应用的不同可分为建筑涂料、工业涂料、通用涂料及辅助材料,其中工业涂料主要有可分为工业防护涂料、车用涂料、工业木器涂料、粉末涂料等,在2021年我国工业防护涂料产量便达到了1013.37万吨,占整个工业涂料产量的比重为58.84%。

2024年02月2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