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千年中秋文化的传承与见证,月饼模子之所以受到收藏界的重视,不仅因为数目越来越少,还在于其文字和图案都体现了浓厚的文化寓意,雕刻精致的月饼模亦堪称民间工艺品,成为藏家的珍爱。
月饼模俗称月饼印,是制作月饼的工具,最早可追溯到宋朝,但流传至今的月饼模子以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居多。旧时,几乎家家户户都在过中秋时自己制作月饼,饼模多为自制,不同年代的饼模形状各异、千姿百态。但早期的饼模造型十分简单,几乎都是圆形,预示着“团圆”,材质多为木质或石质。后来,除常见的圆形外,又增加了方形、椭圆、莲花形、桃形,以及鲤鱼跳龙门、寿龟、弥勒佛等,甚至还有做小饼干用的“杂宝”模子……月饼模子图案、形状的变化,既体现了制作工艺的变化,也是为了区别月饼的不同馅料。
制作饼模有以下几道工序:首先要选择坚实耐用的木料,首先是选材,梨木(沙梨木)最好,枣木、杏木次之。其次就进入“开方”工序,即将木料锯成大约20厘米厚的坯料,根据计划好的月饼造型,刻出初步轮廓。第三步是“打边牙”,即对饼模进行精雕细刻,在饼模四周刻制出排列整齐的花纹,以增强月饼的装饰性,根本作用还是便于月饼顺利脱模。最后一道工序是制造月饼模的“精华”之处:雕刻花纹,为月饼模“文身”,是整个工序点睛之笔,从立意的体现到刻制工艺水平的展现等,全部在此一举,一般都由技艺娴熟的老师傅操刀。同时,月饼模上还少不了一圈规则形状的花边,常见的有“缠枝花”等。
饼模常见的图案多为嫦娥、玉兔、吴刚、桂树等,龙、麒麟、蝙蝠等瑞兽及梅兰竹菊等花草,也时常成为图案的主角。而福禄寿喜、和谐喜庆、合家团圆、月圆中秋等亦是饼模经久不衰的主题。但从造型和题材上讲,仍受各地民俗民风和地域影响。南方地区饼模多体积小巧、造型多样;中部地区多体积偏大、造型单一,以圆为主。有些大商家专门定做饼模,除花纹和图案以外,还刻有品名、店号及产地等,以及表示吉祥如意的字样。
文化彰显始受推崇
月饼模是将生活和艺术结合为一的传统工艺,现已成为一种日渐罕见的精美藏品。上世纪90年代中期,很多韩国人来中国收购月饼模子,当时10元一个,被韩国人大量收购,价值被严重低估。目前,中国的月饼模子大都较贵,大号的、雕工精细的模子可卖到2500元左右;机械化生产的普通饼模也在百元以上。和其他藏品一样,饼模也具有稀缺性的特点,年代久远的弥足珍贵,一个清代的饼模可卖到15000元。一枚明朝万历年间“狮子滚绣球”饼模在藏界已难得一见,这些纹理已然斑驳的木质模具因传承了上千年的中秋文化而受到后人追捧。
据了解,现存的最大月饼模子直径达到42厘米,上面雕刻有当时店铺的字号——天逸楼,并刻有嫦娥、玉兔等图案。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