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人民币难升值的原因分析

       岁末年初人民币保持升值趋势,市场对人民币的上升预期难以节制,“汇率与外贸无关”、“人民币升值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等论调更是对人民币升值火上浇油。市场严重忽略了人民币升值预期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外贸企业的影响。作为一个长期跟踪研究市场的学者,我认为当前市场形势受情绪化判断严重,忽略了实体的脱虚向实的紧迫性,若不能及时认识,未来不仅将对政策把握产生误导,并且将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外贸企业带来打击。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跨境人民币结算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研究

       人民币汇率变化基础值得梳理

       去年6月开启的人民币升值走势一直延续至今,我认为,这并不利于对未来政策与形势的把握,反之这种升值态势的持续十分值得警惕。具体表现在:

       第一是人民币明显受制于美元,且美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我们习惯表述的人民币升值与贬值就是对美元而言,足以说明美元对人民币的影响力。这不奇怪,因为美元霸权已经在全面恢复,美元一支独大的新内涵与过往有所不同,进一步强化的美元霸权更具有较强的货币针对目标,其主要目标即欧元和人民币。因此,美元贬值效应导致的欧元升值最大,其次就是人民币升值,升值幅度大于美元贬值的幅度。去年全年美元贬值9.8%,欧元升值14%,人民币升值6.5%,但欧元区经济与美国经济同步、同质,反之我国与美国经济同步,不同质是明显的。

       另一方面是对人民币汇率简单化的舆论导向推波助澜。虽然我国经济总量为世界第二,2017年全年经济总量13.17万亿美元,但人均GDP不到1万美元,而美国2017年全年经济总量为19.55万亿美元,人均GDP超5万美元,这种巨大反差足以表明人民币被高估、美元被低估。美元贬值,以其货币水平增强竞争力,为自己的繁荣发展保驾护航。所以,美元贬值刺激下的人民币升值,表明人民币驾驭能力依然存在严重问题。我们的市场缺乏独立思考的价格选择,也缺少规避此类情况的机制,这加重经济问题的复杂性。

       第二是汇率脱节贸易,人民币升值预期有很强的投机性。虽然我国经济脱虚向实在不断推进,但金融机构等提供虚拟服务的载体其对人民币报价、交易产生重要影响,人民币投机性需求表现明显。而具有实体创汇能力的外贸企业,或者说对资金需求和资金供给产生更大贡献的生产载体则缺少在价格方面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只能被动接受人民币升值局面。同时外贸企业不得不借助金融机构的平台和通道实施避险和交割,进而受制于金融机构。市场中有更多的参与者来自银行等金融机构,这部分参与者十分重视以人民币升值对冲套利及无风险交易,人民币升值受此影响不小,这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源头。对此,利用监管手段,规范市场十分重要。

       第三是对汇率专业判断不足,舆论导向有误。舆论的误导,会对外贸企业产生严重影响,使其损失惨重。我们透过2016-2017年岁末年初的人民币走势与预期可以看出:2016年底2017年初,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处在6.95元水平,人民币破7的预期是主流。最终实际走势结果是人民币从6.95元上涨最高到6.28元,人民币升值10.1%。这对我国外贸加工、出口企业影响重大。在汇率变动的影响下,更多的外贸企业是抗着压力与损失完成订单,市场红利、份额红利、订单红利的有利局面被人民币大幅升值洗劫一空。汇率与外贸无关的舆论,产生严重误导。我们的损失,一方面是出口因人民币上涨挤压利润,另一方面是进口不及商品涨幅,我国人民币涨幅与实际商品涨幅具有落差,石油、铜、资源等商品价格涨幅都在10%以上,我国外贸得不偿失。

       人民币持续上涨基础下经济前景更加复杂

       预计2018年我国经济前低后高走势将会明显,其中受制汇率走势的滞后效应影响将会十分突出,2017年汇率滞后的负效应将逐步呈现。毕竟刚刚因2016年人民币贬值的效应带来的我国外贸订单红利、份额红利、价格红利将面临反转,这势必牵制我国经济前景。而我们当前似乎对这种认知准备不足,对形势的评判依然依据短期思路,自我乐观,甚至没有仔细分析国际环境的变化特性,使我们在讨论人民币汇率时缺乏分析与论证。在世界经济复苏过程中,对汇率变化的探讨,还需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世界经济复苏加快,我国经济恢复与世界同步,并不必要过于强调我国增长的利好,或即将超越美国的可能。即使我国GDP总量依然处于世界第二,但人均GDP与高位差异较大,贫富差异、环保压力或将是我国经济工作重心,尤其是金融风险压力对实体的经济影响更值得关切。

       第二世界经济复苏以发达国家为主,其中贸易恢复更加明显,预计2018年国际贸易复苏速度或将与世界经济同步显现。相反因为汇率问题,或对我国贸易形势不利,而我们对贸易形势的准备并不充分。外贸作为国民经济三驾马车之一,发挥其重要性需要定力。

       第三世界经济复苏突显出发达国家宏观经济强化,而发达国家对货币政策调节更突出价值投资的倡导。反观我国经济脱虚向实较为艰难,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概念与主次关系认识不清,混业产品与分业监管的不适应性使金融风险存在更多可能性,未来的金融风险不可掉以轻心,金融改革,服务实体经济面临挑战。(中新经纬APP)



       【专家简介】谭雅玲,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常务理事,2006年被中国金融网等机构评选为中国金融杰出贡献专家,2009年被评为金融杰出贡献专家。
资料来源:互联网,观研天下ZTT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4年1-10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6893家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932.1亿元

2024年1-10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6893家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932.1亿元

根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1-10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6893家,同比增长11.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932.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8%。

2024年11月20日
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登记在册经营主体1.88亿户 同比增长3.9% 其中个体工商户占比66.8%

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登记在册经营主体1.88亿户 同比增长3.9% 其中个体工商户占比66.8%

11月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全国登记在册经营主体1.88亿户,较去年同期增长3.9%。其中,企业6020.0万户、个体工商户1.25亿户,同比分别增长6.1%、3.0%。我国经营主体内生动能持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

2024年11月09日
截至2024年9月底我国实有民营经济主体总量达18086.48万户 占经营主体总量96.37%

截至2024年9月底我国实有民营经济主体总量达18086.48万户 占经营主体总量96.37%

11月6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我国实有民营经济主体总量达18086.48万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96.37%,同比增长3.93%,10余年间增长超4倍。其中,民营企业5554.23万户,同比增长6.02%;个体工商户12532.25万户,同比增长3.03%。经营主体登记注册更加便利,民营经济

2024年11月07日
2023年中国创新指数同比增长6.0% 其中创新环境指数同比增长10.4%

2023年中国创新指数同比增长6.0% 其中创新环境指数同比增长10.4%

10月25日,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创新指数达到165.3(以2015年为100),比上年增长6.0%。分领域看,创新环境指数、创新投入指数、创新产出指数和创新成效指数分别达到177.1、155.0、199.7和129.4,分别比上年增长10.4%、5.5%、6.5%和0.4%。整体来看,2023年中国创

2024年10月28日
我国外储规模已连续3个月较大幅度上升  9月末创年内新高

我国外储规模已连续3个月较大幅度上升 9月末创年内新高

10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164亿美元,较8月末上升282亿美元,升幅为0.86%。

2024年10月11日
2024年1-8月两岸进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9.2%

2024年1-8月两岸进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9.2%

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两岸贸易额为1854.23亿美元。其中,大陆从台湾进口1361.13亿美元,同比增长8%;大陆向台湾出口493.1亿美元,同比增长12.4%。

2024年09月12日
8月份我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同比下跌4.6% 市场出现阶段性波动

8月份我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同比下跌4.6% 市场出现阶段性波动

9月5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5日发布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BPI)为110.3点,环比下跌3.6%,同比下跌4.6%。

2024年09月10日
全球经济持续偏弱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5个月低于50%

全球经济持续偏弱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5个月低于50%

9月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6日发布数据显示,8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8.9%,与上月持平,连续5个月在50%以下。

2024年09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