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券商五年成绩回顾传统经纪业务在券商收入中的占比持续下降

  券业40年,繁荣与危机相生相伴。
 
  1984年国内第一只股票‘上海飞乐音响(8.670, -0.01, -0.12%)’诞生至今,国内证券市场见证了历次的高速发展,又经历过分业经营、破产处置、最严监管,几经波折之后,券商仍旧是金融行业孱弱的分支,没有摆脱以证券经纪为核心功能的局面,个人投资者也依然是市场中最为活跃的主体,似乎一切如旧。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证券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
  2017年金稳会成立,证券业和保险业相较于银行业,面临更多制度设计和发展空间的不确定性。单就证券行业来说,经纪、资管、投行三项支柱业务过去两年受到的政策约束越来越密集,今后,券商进行创新和试错的成本将会越来越高。
 
  从证券经纪商向综合投行转变、从通道业务向资本中介业务转变,从零售交易向财富管理转变,过去十几年,转型声音不绝于耳,但是从未有过一个时刻像今天,行业的盈利空间被压缩到不得不变。
 
  综观金融行业零售业务格局,银行、互金、三方财富管理各据一方,从功能、渠道上对券商形成全面挤压。
 
  未来两到三年,券商经纪与财富管理何以解除困境?真正的困境和思考,才刚刚开始。
   ●    ●    ● 
  第一部分 券商经纪的基本盘
 
  ▍传统经纪业务在券商收入中的占比持续下降
 

  证券经纪与产品销售的收入主要取决于规模和费率两个要素,尽管投资者基础在扩大,市场交易额相对平稳,但费率的快速下降,导致全行业面临收入缩水、盈利空间收窄的局面,甚至可能产生亏损。
 
  客观而言,传统通道经纪类业务的收入模式是特许经营行业的主要特征之一,当客户交易时直接产生费用。与客户利益存在不一致,是为传统通道业务的核心矛盾。
 
  ▍代理买卖证券>机构席位租赁>代销金融产品
 

  根据证券业协会《传导》中有关2017上半年行业经营数据的汇总,粗略计算得出当期经纪业务收入中代理买卖证券、席位租赁以及产品代销的占比分别为85%、10%、5%。
 
  三类收入都属于费率敏感型的通道收入,券商议价能力不足,因此近年受同质化市场竞争影响较大,费率下滑严重。
 
  此外,这种收入结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券商在零售业务端的失衡问题:截至目前,客户交易仍是券商的核心功能之一,代销金融产品并未成为券商向财富管理机构转型的有力抓手。
 
  ▍代理买卖证券:佣金下滑不可逆,但交易仍是经纪业务的圆心
 

  近年来,美国证券经纪行业也在延续降佣潮,在成熟市场,交易佣金同样无法逃脱价格战宿命。
 
  佣金模式或许不会终结,但它本身并不能体现服务价值,券商也无法依靠复杂的佣金设计方案来寻求差异化。
 
  但综观金融行业,证券经纪是客户接触券商服务的第一入口,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交易依然是经纪业务的圆心。
 
  ▍机构席位租赁:窥视券商客户结构的重要指标
 

  证监会2017年7月修订的《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中将‘机构客户投研服务收入占经纪业务收入比例’作为分类评价的加分指标,该指标的计算方法是:机构客户投研服务收入占比 = 交易单元席位租赁净收入 ÷ 证券经纪业务净收入。
 
  不过这一指标并不能完全体现‘投研’服务在一家券商中的地位和价值。事实上,它直接反映了券商的客户结构。排名越靠前,机构客户占比就可能越高。
 
  在2016年的排名中,中金、天风等券商则属于研究实力和机构客户服务能力较强的券商;而其它排名靠前的券商,多是中小券商,因为中小券商普遍在零售端客户基础较弱。
 
  ▍代销金融产品:战略地位不足,收入贡献不够
 

  2012年11月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代销金融产品管理规定》,全面放开券商代销各类金融机构的资管产品。
 
  与其它金融产品销售渠道(银行、互金平台)相比,券商所连接的资金端(客户特点)和资产端(一二级市场)是它最突出的优势。因此在现有的销售规模和保有量中,私募资管产品(券商资管和私募基金)占据主要的比例。
 
  产品代销的主要收入构成包括:认申购费用收入、销售服务费收入、管理费分成,同样是流量(规模)逻辑为主。由于其利润空间狭窄、通道属性较强,产品代销收入一直贡献较低,自2012年至今徘徊在3.5%~5%水平。
 
  ▍线下营业网点:不可或缺的财富管理终端
 

  此前监管鼓励券商设立轻型网点,加之其成本相对较低,各券商意在通过大面积布局网点,实现线下获客、提供财富管理服务的目的。
 
  随着行业发展深化,网点的职能也在发生转变。国内多数券商的发展方向是综合型投行,从通道中介向市场组织者、流动性提供者、产品开发者、财富管理者等多重角色转变,营业网点的功能也正向多元化演变。
 
  但是由于网点设立需要审批,且近两年有逐步趋严的态势,因此券商往往不愿意裁撤低产网点,选择将其保留。从海外金融机构,以及国内社区银行的网点管理经验来看,传统网点的确受到了互联网的巨大冲击,同时,基于零售客户服务的新型网点试验也多数不太成功。积极裁撤低产网点,优化布局是必须考虑的选择。
 
  ▍从通道转向利差:中国券商商业模式转型的中长期方向
 

  传统经纪业务收入的决定性因素:净收入 = 交易量(规模) × 佣金率(费率) - 成本,除了市场份额以外,单个券商可控制的范围很小。
 
  利差的特点在于随行就市,而非趋势性向下;另外它考验的是券商经营风险的能力,是行业发展由浅入深的体现。
资料来源:互联网,观研天下ZTT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5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 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

2025年5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 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约为5%,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总体来看,近十二个月我国失业率整体呈先升后降再升再降走势。

2025年06月20日
2025年1-5月中国对中亚五国进出口创历史同期新高 农产品进口增长显著

2025年1-5月中国对中亚五国进出口创历史同期新高 农产品进口增长显著

6月15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5月,中国对中亚五国进出口总值达2864.2亿元,同比增长10.4%,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出口1881.8亿元,增长5.6%;进口982.4亿元,大幅增长21%,展现双边经贸合作强劲动能。

2025年06月17日
2025年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2% 其中衣着消费价格环比增长0.6%

2025年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2% 其中衣着消费价格环比增长0.6%

2025年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2%。其中,城市下降0.2%,农村下降0.2%;食品价格下降0.2%,非食品价格下降0.2%;消费品价格下降0.3%,服务价格持平。

2025年06月11日
2025年5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改善 非制造业总体延续扩张

2025年5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改善 非制造业总体延续扩张

2025年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改善。生产指数为50.7%,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低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49.8%,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2.8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升;大型企

2025年06月04日
2025年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1% 其中教育文化娱乐消费价格环比增长0.4%

2025年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1% 其中教育文化娱乐消费价格环比增长0.4%

2025年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1%。其中,城市上涨0.2%,农村持平;食品价格上涨0.2%,非食品价格上涨0.1%;消费品价格持平,服务价格上涨0.3%。

2025年06月04日
2025年4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 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2%

2025年4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 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2%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约为5.1%,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总体来看,近十二个月我国失业率整体呈先升后降再升再降走势。

2025年05月27日
中非贸易额连续四年创历史新高!中国连续16年稳居非洲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中非贸易额连续四年创历史新高!中国连续16年稳居非洲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5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及中非经贸合作有关情况。商务部表示,本届博览会将于6月12日至15日在湖南长沙举办,主题为“中非共行动 逐梦现代化”,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和商务部共同主办,是今年中非经贸领域最重要的交流活动之一。

2025年05月23日
全球制造业PMI连续两月下滑 经济下行风险加剧

全球制造业PMI连续两月下滑 经济下行风险加剧

5月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1%,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于收缩区间(低于50%),表明全球制造业活动持续放缓,经济复苏面临压力。

2025年05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