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新消费”引领消费升级 供给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回顾2017年,消费市场最热的词无疑是“升级”。从“买便宜的”到“买优质的”,从“吃得饱”到“吃得健康”,从“穿得暖”到“穿得时尚”……城乡居民消费正向个性化、多样化转变,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安全,更加注重品质消费。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进行了再次强调。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表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要实施与消费相匹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中高端消费品的供给和需求能力的释放。

         “新消费”引领消费升级

         无人零售、智能物流、移动支付……消费领域出现的一系列新业态,给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消费体验,也让人们看到了被“新零售”改变的“新消费”。

         经济转型升级、收入水涨船高、科技创新给力,“新消费”惠及每一位消费者,也在助力消费升级。

         2017年被业内称为“新零售”元年,从阿里的盒马鲜生、永辉超市的超级物种,到美团点评的掌鱼生鲜,再到京东打造的7Fresh,一年内,“新零售”的种种试验正逐步打破线上线下的界限,以便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

         消费升级在餐饮、住宿、出行、购物、旅游、娱乐等方面的成绩可圈可点。通过手机扫码骑共享单车,来到现代化的购物中心,在影院门口输入代码,自助取出早就订好的电影票。看完电影在手机上自助点餐、扫码自助买单。如果准备去外地,还可以通过手机订酒店、民宿……“新消费”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

         京东数据研究院院长刘晖以今年“双十一”中的京东用户数据解读了如下几个消费升级趋势:从“囤货”到“挑好货”——消费者会关注价格,但更重视品牌品质;从“生活”到“享受”——国际品牌、提升品质的高端品备受青睐;农村消费者同样呈现出巨大的消费升级需求。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4年中国移动支付产业市场运营规模现状与投资商机分析预测报告

         旅游消费也是今年消费市场的亮点之一。同程旅游10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品质游和深度游已成为我国消费者出境游、国内游的共同趋势。出境游消费者的关注热点正逐渐从“大路货”的热门景点和知名购物中心,向一些相对小众的景点和当地购物消费场所转移,以尽可能深度体验当地风土人情。

         供给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消费由需求与供给两端共同决定,如果供给端难以提供居民所需的优质产品与服务,即使居民存在扩张消费的欲望,也难以转化成居民消费的快速增长。

         去年4月,李克强总理曾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过去我们的工业体系是,先把生产设备定下来,然后“我生产什么你就买什么。”但现在人民群众消费需求越来越多样,对消费品质量、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制造业正在日益向定制化、个性化方向转型。

         如今,步入青岛红领集团的西装大规模定制工厂,你会发现这里的电脑比缝纫设备多,不仅每个工位前都有一台识别终端,流水线的前端还设有数字化订单中心。这里的西装没有一件是重样的,它们是根据消费者的喜好制作的专属服装……

         尽管我国消费升级态势明显,供给水平不断提高,但不容忽视的是,国内消费品标准和质量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消费品供给结构不尽合理,品牌市场竞争力不够强,消费环境有待改善,消费信心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仍有待解决。

         例如,近年来,在养老、教育、文化、医疗、健康等领域,国内消费需求快速增加,但市场上仍缺乏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抑制了国内消费需求的扩张,导致一些消费者通过“代购”“海淘”等方式大量购买国外产品或者服务。

         消费升级行动计划即将启动

         今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4.5%,比去年同期增长2.8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日益凸显。

         为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12月25日,商务部部长钟山在2017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媒体吹风会上表示,明年将全面启动“消费升级行动计划”。消费升级行动计划将着力解决流通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创新发展流通、完善消费供给、倡导绿色消费、优化消费环境等领域发力,加快推进消费升级。

         “下一步,中高端消费需求将成为进一步催生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聂辉华说。

         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盘和林指出,让消费浪潮更高,还需要以消费者为核心。“说得更直接一点,就是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管理净化营商和消费环境。如果不加强管理,不仅会危害消费者利益,也会损害好企业、好商品的利益,不利于消费增长。”

         除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力,需求侧也仍有潜力可挖。交行金研中心的展望报告提出,要着力解决制约消费增长的一系列因素:一是目前国民收入分配方面,住户部门占比下降不利于消费增长;二是人口的老龄化;三是我国在养老、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不健全。展望报告建议通过改革,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进一步释放国内消费潜力。

         刘元春也认为,应改善居民收入占比,让百姓钱袋更鼓;加强居民医疗等制度保障,让百姓花钱无忧。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4年1-10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6893家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932.1亿元

2024年1-10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6893家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932.1亿元

根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1-10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6893家,同比增长11.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932.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8%。

2024年11月20日
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登记在册经营主体1.88亿户 同比增长3.9% 其中个体工商户占比66.8%

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登记在册经营主体1.88亿户 同比增长3.9% 其中个体工商户占比66.8%

11月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全国登记在册经营主体1.88亿户,较去年同期增长3.9%。其中,企业6020.0万户、个体工商户1.25亿户,同比分别增长6.1%、3.0%。我国经营主体内生动能持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

2024年11月09日
截至2024年9月底我国实有民营经济主体总量达18086.48万户 占经营主体总量96.37%

截至2024年9月底我国实有民营经济主体总量达18086.48万户 占经营主体总量96.37%

11月6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我国实有民营经济主体总量达18086.48万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96.37%,同比增长3.93%,10余年间增长超4倍。其中,民营企业5554.23万户,同比增长6.02%;个体工商户12532.25万户,同比增长3.03%。经营主体登记注册更加便利,民营经济

2024年11月07日
2023年中国创新指数同比增长6.0% 其中创新环境指数同比增长10.4%

2023年中国创新指数同比增长6.0% 其中创新环境指数同比增长10.4%

10月25日,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创新指数达到165.3(以2015年为100),比上年增长6.0%。分领域看,创新环境指数、创新投入指数、创新产出指数和创新成效指数分别达到177.1、155.0、199.7和129.4,分别比上年增长10.4%、5.5%、6.5%和0.4%。整体来看,2023年中国创

2024年10月28日
我国外储规模已连续3个月较大幅度上升  9月末创年内新高

我国外储规模已连续3个月较大幅度上升 9月末创年内新高

10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164亿美元,较8月末上升282亿美元,升幅为0.86%。

2024年10月11日
2024年1-8月两岸进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9.2%

2024年1-8月两岸进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9.2%

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两岸贸易额为1854.23亿美元。其中,大陆从台湾进口1361.13亿美元,同比增长8%;大陆向台湾出口493.1亿美元,同比增长12.4%。

2024年09月12日
8月份我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同比下跌4.6% 市场出现阶段性波动

8月份我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同比下跌4.6% 市场出现阶段性波动

9月5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5日发布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BPI)为110.3点,环比下跌3.6%,同比下跌4.6%。

2024年09月10日
全球经济持续偏弱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5个月低于50%

全球经济持续偏弱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5个月低于50%

9月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6日发布数据显示,8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8.9%,与上月持平,连续5个月在50%以下。

2024年09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