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十三五”开局之年财政收入新跨越 护航经济新发

  财政收入新跨越 护航经济新发展——“十三五”开局之年经济新亮点述评之四

  今年前11个月数据显示,全国财政收入逼近15万亿元大关,不断迈上新台阶。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2016年财政的诸多举措温暖着你我的心。

  积极的财政政策“四两拨千斤”

  “放水养鱼”,激发市场活力。回顾2016年,财政政策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减税、降费、置换债务,增效加力。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7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5至11月份,四大试点行业营改增减税1105亿元,税负下降14.7%,并实现了全部新增试点行业总体税负只减不增。整体看,1至11月营改增累计减税已达4699亿元。

  据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预计,2016年全年营改增减税约5000亿元,其中由于可抵扣进项税增加,原增值税行业和已试点行业减税规模已超过新增试点行业减税规模。

  “营改增全面推开,是今年财政运行的最大亮点之一,给企业带来的减税效应已经显现,并有望不断释放。”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说。

  今年以来,一批政府性基金被取消、停征和归并;扩大了相关政府性基金和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免征范围……一系列减税降费的政策,给广大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注入了活水。

  “今年全国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18万亿元,支持地方稳增长、补短板;扩大地方政府债务置换规模,有效地降低了利息成本。同时,积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并按规定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急需领域。”财政部部长肖捷29日在全国财政工作会上说。积极的财政政策,为地方提供了更多经济发展“弹药”。

  财政收支的增减,发挥着“四两拨千斤”的独到作用,激发市场活力。全国政协委员张连起认为,通过全面推开营改增等政策可为企业减负松绑,为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宽松环境,在培育新动能中涵养宝贵税源,换取持续发展势能。

  精准“输血”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今年财政运行较为平稳,实属不易。数据显示,前11个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148250亿元,同比增长5.7%,为年初预算的94.3%;财政支出165839亿元,同比增长10.2%。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财政政策在平稳增长的同时,更加积极向重点领域倾斜,为民生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免除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一项项惠民政策体现为一张张财政发力的成绩单——前11个月累计,教育支出增长13.3%,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增长18.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6%。

  回顾2016年,财政运行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开足马力:去产能,设立并及时拨付专项奖补资金,大力支持棚户区改造和货币化安置;补短板,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大幅增长,支持探索资产收益扶贫和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同时,深化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改革,并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进入关键阶段,需要宏观调控政策护航。而稳增长、保民生也需要更多支撑。实施更加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将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说。

  财税体制改革向“深水区”迈进

  改革之火,点燃经济新引擎。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行军,财税体制改革也成为“十三五”的改革重头戏。

  回顾“十三五”开局之年,财税体制改革多点突破,砥砺前行。

  税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今年5月,营改增试点的全面推开,实现增值税对货物和服务全覆盖,成为重塑我国财税制度的新起点;7月,我国全面推进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开展水资源费改税试点;12月,环境保护税法获得表决通过,推动“绿色税制”攀向新高度。

  作为“最难啃的硬骨头”,央地财政关系改革取得突破。8月,国务院出台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吹响了央地财政关系改革的号角。

  此外,预算改革取得更大进展。今年以来,进一步推进预算公开,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同时,改革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清理整合专项转移支付,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生产指数为52.6%,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51.8%,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升;

2025年04月02日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率为4.5%,略高于2024年的4.4%。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亚洲经济体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预计将由2024年的48.1%上升至2025年的48.6%。

2025年03月27日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3月24日,中国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明确2025年财政政策将采取“更加积极”的基调,通过提高财政赤字率、扩大政府债券规模、优化支出结构等措施,着力扩大内需、防范风险,并围绕六大领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月26日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3月6日,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5年2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与上月持平,显示全球制造业继续稳定恢复。

2025年03月07日
截至2025年1月底中国民营企业数量达5670.7万户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提升至92%以上

截至2025年1月底中国民营企业数量达5670.7万户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提升至92%以上

3月5日,据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底,中国民营企业数量达5670.7万户,是2012年民营企业数量的5.2倍。

2025年03月06日
2025年2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 非制造业景气水平小幅回升

2025年2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 非制造业景气水平小幅回升

2025年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生产指数为52.5%,比上月上升2.7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51.1%,比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升;大

2025年03月03日
2025年1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保持扩张

2025年1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保持扩张

2025年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1%,比上月下降1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生产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3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低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49.2%,比上月下降1.8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下降1.9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落;大型企

2025年03月03日
民营经济规模成熟 2025年民企座谈会中科技和消费领域参会企业明显增加

民营经济规模成熟 2025年民企座谈会中科技和消费领域参会企业明显增加

当前,中国民营经济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占有很重分量。截至2024年9月底,中国登记在册的企业总量中,民营企业占比稳定在92.3%。

2025年02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