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地方两会定调三路突进去产能

  记者了解到,截至1月18日,已有28省区市召开2017年地方两会,去产能被列为首要工作重点,任务增加、措施从严几乎成为从中央到地方去产能的主基调,处置“僵尸企业”,严处“地条钢”等违法违规项目、推动兼并重组三路突进。不容忽视的是,人员安置、债务处理压力也随之增大,将给去产能工作带来诸多挑战。

  目标 多地去产能加码扩围

  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首要任务,去产能战役率先在煤炭、钢铁两大行业打响,计划从2016年开始用3至5年的时间,退出煤炭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5年内淘汰1亿吨至1.5亿吨钢铁产能。其中2016年钢铁、煤炭去产能目标分别为4500万吨和2.5亿吨,任务已超额完成。

  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巡视员夏农日前表示,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组织编制去产能实施计划,2017年压减产能不少于2016年,将是钢企去产能攻坚克难的阶段。而根据《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煤炭去产能目标也提高到了8亿吨。

  “今年是最为较劲的一年,无论难度有多大,都要确保打赢‘6643’收官战。”“全国第一钢铁大省”河北省省长张庆伟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2017年河北压减钢铁产能3186万吨,未来五年内,实现廊坊、保定和张家口不再有钢铁产能,承德和秦皇岛的钢铁产量减少一半。其他产钢省天津、山西、吉林、内蒙古的钢铁去产能目标则分别为180万吨、170万吨、80万吨、55万吨。江苏、山东未公布今年去产能具体目标,但业内人士认为,任务量将提升。按照计划,“十三五”期间,江苏省钢铁行业去产能目标是1750万吨,2016年共化解580万吨,这意味着2017年至2020年仍需化解1170万吨左右。

  煤炭大省面临着同样的态势。山西省省长楼阳生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三去一降一补”是2017年的首要工作重点,去产能继续加码,仍将实施减量置换、减量重组、提高单产、减人增效,关闭退出煤炭产能2000万吨左右。有着“江南煤海”之称的贵州省计划2017年关闭煤矿120处,化解过剩产能1500万吨。湖北更是首个提出在两年内关闭全部煤炭生产企业,这意味着其后续还将退出约1200万吨的产能。河南、河北、吉林、云南、内蒙古设定的2017年煤炭去产能目标则分别为2000万吨、742万吨、314万吨、154万吨、120万吨。

  此外,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和船舶等行业的去产能工作也列上了日程表。吉林省代省长刘国中称,2017年将支持亚泰水泥等企业减量重组,压减水泥熟料产能500万吨。河北提出压减水泥110万吨、平板玻璃500万重量箱。陕西虽然未公布具体目标,但明确要淘汰不达标煤矿,推动钢铁企业重组,关停整改无望的水泥企业。

  路径 清僵尸查违规推兼并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经济形势特别是资源类产品价格回升,一些列入关闭计划或被限产的产能开始改造提升产量,部分已经停产的项目出现了“复产冲动”。在此之下,处置“僵尸企业”,严处“地条钢”等违法违规项目成为2017年去产能工作的首要措施。

  浙江省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决淘汰落后产能。认真完成处置300家僵尸企业、淘汰1000家企业落后产能、整治10000家脏乱差小作坊的目标任务。北京表示,将开展亏损企业专项治理,支持分类处置50户以上“僵尸企业”。广西则要建立“僵尸企业”数据库,出台处置方案,做好职工转岗分流,加快关停企业出清,建立非国有“僵尸企业”处置机制。安徽、河南、甘肃等地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完成化解过剩产能年度任务同时,要防止已化解的过剩产能死灰复燃;四川、云南、湖北则明确要严禁新增非法产能,对“地条钢”严格清理查处、坚决关停。

  2016年12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下发《关于坚决遏制钢铁煤炭违规新增产能打击“地条钢”规范建设生产经营秩序的通知》,严厉打击“地条钢”非法生产行为。之后的12月26日,国务院查处两起钢企违法事件,两名副省长受处分。

  在此高压之下,目前全国正掀起一场轰轰烈烈“地条钢”去产能风暴,江苏、河北、山东、四川、安徽、辽宁、湖北、甘肃等地纷纷对辖区“地条钢”展开排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透露,今年我国将彻底出清“地条钢”等落后产能,并在6月30日前全部取缔。

  此外,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也是去产能的路径之一。贵州省提出,2017年将继续坚持兼并重组与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相结合,深入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加快推进典型示范主体企业的带动作用。国资委此前也表示将围绕做强做优做大目标,稳步推动企业集团层面兼并重组,加快推进钢铁、煤炭、电力业务整合,探索海外资产整合。

  华泰证券分析师戴康认为,今年中小钢企可能出现破产清算退出,地条钢、中频炉去化有一刀切的可能性,兼并重组有望提速,除试点企业外,地方已经出现了产能整合迹象。

  挑战 人员安置和债务处理压力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去产能的关键是要安置好下岗分流职工,这方面的压力很大,既要安置2016年去产能中部分仍处于待业状态的职工,还要安置好新增的几十万下岗分流职工。中央奖补资金要按照各地安置职工进度及时拨付,地方政府和企业要多渠道筹集配套资金,切实做到职工转岗不下岗。

  今年两会,多地将职工安置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黑龙江2017年要安置好下岗分流职工,预计将达到3.5万人,一些前期隐性失业职工将逐步流向市场,而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再创历史新高,就业压力很大。山西、安徽两省2016年安置去产能转岗职工均超3万人,2017年将继续做好职工安置工作,保障职工权益;云南在2017年将积极开展转岗技能培训,全力安置好分流职工;河北启动2017年“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去产能中失业人员和长期停工停产企业职工等五类就业群体,将获得专项重点帮扶。

  债务化解也进入攻坚战阶段。临近2016年年末,多部委终于联合下发《关于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金融债权债务问题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加大对兼并重组钢铁煤炭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严控违规新增钢铁煤炭产能的信贷投放、支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等多类型机构对钢铁煤炭企业开展市场化债转股等多项措施。

  今年多个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也更多地关注到去杠杆的问题。重庆市提出,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方式推进债务、资产、企业重组,实现出表、出清、出效,降低工商实体企业杠杆率。有序开展市场化债转股,支持银行向资产管理公司打包转让不良资产,鼓励渝康等资产管理公司参与企业低效资产盘活重组和风险资产收购处置。广西提到,做好重点企业债券风险防控,出台企业债权转股权实施方案。天津表示,支持企业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股权融资力度,规范政府性融资平台举债行为。山西则提出,稳妥推进企业债务重组。加大股权融资和应收账款融资。建立企业债务重组和不良资产处置协调机制。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制造业PMI连续两月下滑 经济下行风险加剧

全球制造业PMI连续两月下滑 经济下行风险加剧

5月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1%,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于收缩区间(低于50%),表明全球制造业活动持续放缓,经济复苏面临压力。

2025年05月08日
2025年4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

2025年4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

2025年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生产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8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低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6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下降4.3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有所回落;大型企业

2025年05月07日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 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3%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 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3%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其中,城市下降0.4%,农村下降0.3%;食品价格下降1.4%,非食品价格下降0.2%;消费品价格下降0.4%,服务价格下降0.4%。

2025年04月22日
2025年3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 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

2025年3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 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约为5.4%,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上月持平。总体来看,近十二个月我国失业率整体呈先升后降再升再降走势。

2025年04月22日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生产指数为52.6%,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51.8%,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升;

2025年04月02日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率为4.5%,略高于2024年的4.4%。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亚洲经济体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预计将由2024年的48.1%上升至2025年的48.6%。

2025年03月27日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3月24日,中国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明确2025年财政政策将采取“更加积极”的基调,通过提高财政赤字率、扩大政府债券规模、优化支出结构等措施,着力扩大内需、防范风险,并围绕六大领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月26日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3月6日,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5年2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与上月持平,显示全球制造业继续稳定恢复。

2025年03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