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与工信部联合发布《中国造船质量标准》和《中国修船质量标准》,这是我国中英文国家标准的首次同步发布。对参加发布会的诸多媒体而言,同时见到包括中文和英文的中国国家标准文本,其新闻价值甚至要大于两项国家标准的发布。
我国已处于国际船舶行业的先进行列,这两项高质量的国家标准,将对我国船舶制造和维修以及全球船舶制造和维修产生重要的影响。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说,国家“十三五”规划已明确要求在船舶行业深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采用境外投资、工程承包等方式推动中国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这正是两项国家标准中英文版本同步发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之所在:以中国标准“走出去”,带动中国装备、中国技术和中国服务“走出去”。
中国标准“走出去”有很多途径,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以中国标准为蓝本,将中国的技术纳入国际标准中。我国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国已连续两年成为国际标准提案最多的国家之一,2016年年度提案数量首次过百,比过去两年提案数量的总和还多;2016年主导和参与国际标准的数量首次突破年度新增国际标准总数的50%。这些标准连同以往我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一起,承载着越来越多的中国装备、中国技术和中国服务“走出去”。
中外标准互认也是中国标准“走出去”的重要途径。第39届ISO大会期间,国家标准委与“一带一路”沿线9国标准化主管部门和机构签署了双边标准化合作协议,使我国签署含有标准互认内容协议的国家和地区增加到28个,通过发布互认清单等形式,使我国标准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有效地推动了中国装备、中国技术和中国服务“走出去”。
中国标准“走出去”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选择重要的领域,制定、发布和出版外文版的中国标准,其中包括同步制定、发布和出版中外文国家标准和实施一段时间后翻译成外文发布和出版。如果说,制定国际标准的周期相对漫长,国家间的标准互认需要政府或其主管部门做大量的协调工作,那么制定、发布和出版外文中国标准就简单得多。至于是否同步制定、发布和出版,关键要看准市场需求。我国船舶行业的国际地位决定了《中国造船质量标准》和《中国修船质量标准》的市场需求,同步制定、发布和出版,可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虽然两项标准是首次中英文同步发布,但中国标准的外文翻译在我国“入世”后不久就开始了,较早成规模翻译的是石油钻探设备,中国在哪个国家钻井,相关标准就翻译成所在国家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看得懂的语言。多年来,仅国家标准委就组织翻译并正式发布了300多项外文版国家标准。相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化研究和服务机构翻译外文标准的业务量更是逐年攀升。
制定、发布和出版外文版中国标准,可以推动中国标准成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这是中国标准“走出去”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途径。实际上,事实上的国际标准无论其数量还是影响力都不可小觑,企业如众所周知的微软,组织如国际电工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美国测试和材料试验学会(ASTM)等制定发布的标准早已成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作为英国国家标准的英国标准协会BSI标准和作为德国国家标准的德国标准化协会DIN标准不仅曾经是事实上的国际标准,即使ISO和IEC等国际性的标准化组织成立后,他们的标准也更多地以国际标准的形式,借助国际标准继续发挥作用,而在没有走完国际标准程序之前,他们的一些标准几乎等同于国际标准也是不争的事实。
从这个意义上,不难看出我国两项船舶中英文国家标准首次同步发布的重要意义。在中国的很多装备、技术和服务具备“走出去”实力的情况下,助力中国装备、中国技术和中国服务“走出去”,中国标准化主管部门固然责无旁贷;但是,有实力的中国企业、行业则应该从两项船舶中英文国家标准的首次同步发布中,看到标准对中国装备、中国技术和中国服务“走出去”的作用,进而努力打好标准牌,打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更加坚定中国装备、中国技术和中国服务“走出去”的信心。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