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将加大财政支农投入 撬动金融社会资本

  2017年财政农业工作发力点明确

  2017年是“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作为财政支农的主战场,农业财政工作将怎样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如何适应新情况、迎接新挑战、谋划新篇章?财政部农业司司长、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主任吴奇修近日给出了答案。

  总体思路是,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加速补齐短板弱项,加快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有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确保“三农”的“压舱石”作用毫不动摇,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具体说来,2017年财政农业工作主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着力推动投入和政策供给改革

  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确保农业农村投入适度增加,着力优化投入结构、创新使用方式、提升支农效能。

  加强重大政策研究。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积极开展财政支农重大政策研究,加强政策储备。研究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结合扶贫开发重点工作,研究完善财政支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措施。围绕推进农村“三权分置”改革,研究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健全相关扶持政策。

  撬动金融社会资本。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实施以奖代补、贴息等多种方式,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建立健全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推进省级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向市县延伸,支持其在有条件的市县尽快建立分支机构,实现实质性运营。发挥中国海外农业投资开发基金、现代种业发展基金、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金作用,设立农垦产业发展基金,通过市场化运作,促进农业相关领域发展。推进涉农资金整合。推进专项转移支付预算编制环节源头整合改革,探索实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方式。在深入总结2016年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细化实化有关政策措施,将试点扩大到所有贫困县等。

  全力补齐农业农村短板

  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以时不我待的担当精神,创新工作思路和机制,把扶贫开发同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结合起来,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同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整体提质增效结合起来,实事求是、精准发力,算好明细账、打好组合拳,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落实扶贫开发投入要同打赢脱贫攻坚战相匹配的要求,继续大幅度增加中央财政专项扶贫投入。稳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及时安排贴息资金,督促指导各地严格落实政策。指导各地探索资产收益扶贫工作,创新支持机制,把适度规模经营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帮助贫困群众更多地从产业和经济发展中受益。修订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和绩效评价办法,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监管,组织开展扶贫资金专项检查,促进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

  支持加强水利建设。增加水利发展资金规模。把农业节水作为方向性、战略性大事来抓,大力支持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统筹推进各类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和运行管护机制改革创新,对水利工程设施维修养护予以补助,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支持加强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加大中小河流治理投入力度,对新出险的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予以适当补助,继续支持完善山洪灾害防治体系。继续支持重点区域河湖水系连通,支持实施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二期。支持做好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及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完善绩效评价制度。支持扩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规模,完善退耕还林原补助政策。支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方案顺利实施,完善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补助政策,安排停伐补助并提高管护补助标准。健全造林补助政策,推进国土绿化,提高森林质量。支持林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保护修复、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继续开展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和种植结构调整试点等。

  倾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

  坚持绿色生态导向。认真贯彻落实《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方案》,督促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明确责任分工、抓好任务落实,逐步建成以绿色生态为导向、促进农业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实现农业向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转变。落实好农资综合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作物良种补贴“三项补贴”改革任务。

  优化产品产业结构。适应农业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的阶段性变化,创新体制机制,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实现农业向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转变。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要求,加快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种植结构,继续支持开展粮改饲、粮豆轮作。支持开展东北黑土地保护性利用。推进休耕轮作试点,合理设定补助标准。以财政支农资金为引导,支持各地统筹安排并整合打包其他渠道资金,围绕发展农村新业态,引领发展休闲农业、生态农业等新产业形态,建设带动辐射能力强、开放型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发展优势特色主导产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努力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夯实农业发展根基。着眼国际国内大局和国家总体安全观,保持战略定力和清醒头脑,时刻绷紧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严守耕地红线,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大耕地保护补偿力度,支持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口粮绝对安全,防止谷贱伤农,防止农民增收势头出现逆转。进一步研究支持农机深松整地,补贴资金优先满足对深松机具的购机需求,发挥对农业增产增效的作用。继续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密切关注水旱等灾情,支持做好农业生产救灾以及防汛抗旱工作。适应动物防疫形势变化,完善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政策等。

  大力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扩大整省试点范围。着力做好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健全村级集体经济管理机制、经营机制、监督机制,发挥集体经济组织在农村对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的引领和核心作用,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实施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推动农村民主议事决策机制在涉农涉村项目建设中发挥更有效作用。充实美丽乡村建设内容,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活力魅力,组织实施一批“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可持续”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再打造一批宜居宜游宜业的美丽乡村,使之成为引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示范村、品牌村。健全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加强对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资金的绩效考核。做好建制镇示范试点工作总结工作。

  支持培育新型主体。总结推广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经验,扶持培育农机作业、农田灌排、统防统治、烘干仓储等经营性服务组织。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支持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托管服务等多种形式,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加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支持做好农民培训工作,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提高培训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推动农口行业改革。推动设立中国农垦产业发展基金相关工作。支持农垦国有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中央财政予以适当补助。推进农垦围绕国家战略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有序开展农业对外合作,支持国有农场分离办社会职能改革。继续安排资金推动国有林场林区改革,完善以购买服务为主的公益林管护机制,支持重点国有林区化解金融债务。推进气象服务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改革。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35项汽车标准被多国采用 标准化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中国35项汽车标准被多国采用 标准化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9月4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标准创新管理司副司长郭晨光介绍,标准化工作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截至目前,已有35项中国汽车标准被智利、厄瓜多尔、尼日利亚等国家采纳使用。

2025年09月09日
2025年6月我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 较上月上升1个百分点 较去年上升1.5个百分点

2025年6月我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 较上月上升1个百分点 较去年上升1.5个百分点

从我国近十二个月三大门类增加值来看,2025年6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高于去年同期,较去年同期上升1.7个百分点,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则约为7.4%,较去年同期上升1.9个百分点,较上月上升1.2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则为1.8%,较去年同期下降3个百分点,较上

2025年09月03日
2025年6月我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为6% 1-6月累计同比增速为5.9%

2025年6月我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为6% 1-6月累计同比增速为5.9%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6月我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当月同比增速为6%;1-6月我国服务业生产指数累计同比增速为5.9%。

2025年08月21日
2025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 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2%

2025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 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2%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8654亿元,同比增长2.8%(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7)。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0.6%。近十二个月来看我国固定资产及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整体变缓。

2025年07月29日
2025年6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 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8%

2025年6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 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8%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约为5%,与上月持平;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与上月持平。总体来看,近十二个月我国失业率整体呈先升后降再升再降走势。

2025年07月28日
2025年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 其中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8.1%

2025年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 其中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8.1%

2025年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1%。其中,城市下降0.1%,农村持平;食品价格下降0.4%,非食品价格持平;消费品价格下降0.1%,服务价格持平。

2025年07月16日
2025年6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改善 非制造业总体继续保持扩张

2025年6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改善 非制造业总体继续保持扩张

2025年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7%,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改善。生产指数为51%,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50.2%,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升;大型企

2025年07月11日
2025年5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 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

2025年5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 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约为5%,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总体来看,近十二个月我国失业率整体呈先升后降再升再降走势。

2025年06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