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自贸区新一批复制推广清单将出炉 经开区率先分享红利

  记者日前获悉,新一批自贸试验区挂牌日益临近,已有的4个自贸试验区新一批复制推广的经验也将很快发布。2017年,自贸试验区红利在全国扩围将成为重头戏,考虑到各地发展不均衡,分布于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21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将成为承接载体,率先分享开放创新带来的红利。

  这也意味着,近年来持续探索转型升级之路的国家级经开区即将迎来新的使命。经开区始于上世纪80年代,并于90年代伴随改革开放进程快速发展壮大,是我国对外开放成功的典型案例。目前,在我国总共219个国家级经开区中,江苏省有26个,为全国数量最多,浙江、山东、安徽三省紧随其后,分别有21个、15个和10个。

  业内人士称,经开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在贸易投资、政府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要素禀赋比较好,功能、平台、体系等比较完备,也建立了一批成熟的量化指标等抓手,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经验比较好落地、可评估。“毕竟全国情况千差万别,还是要选择一些发展比较好、要素集中度好的区域作为平台和载体。”

  据了解,自贸试验区新一批复制推广的经验正在加紧梳理,主要围绕投资便利化、贸易通关便利化、扩大服务业开放等方面。

  “除了率先在经开区推广之外,自贸试验区可复制推广的经验还会考虑加大在中西部地区‘传经送宝’的力度。”业内人士表示。

  推进方式则会结合实际情况几条线并行推进:例如,对于跨部门的试点创新,将由商务部报请国务院以文件形式下发;只涉及某一个部门的就在部门职责范围内推广;还有一些好的实践则以最佳实践案例的方式发布。

  经开区率先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经验,也是考虑到经开区自身转型升级的需要。

  业内专家指出,近年来,伴随改革开放向深入推进,经开区面临的要素资源减少导致的发展空间不足、产业竞争优势不突出、外贸外资质量有待提高、行政管理体制能效减弱等诸多问题开始显露。包括经开区在内的各类园区也已经到了迫切需要转型升级、重构发展定位的阶段。尤其是要转变改革开放之初,依靠税收等政策优惠招商引资的手段,从“政策洼地”转向“制度高地”。

  广州开发区政研室主任陈永品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开发区已经多次派人到自贸试验区学习调研,研究梳理自贸试验区成功经验和创新政策,明确学习借鉴自贸试验区政策的主要方向和重点领域。

  据介绍,“直接复制——修改复制——自我创新”正是广州开发区学习借鉴自贸试验区的思路,具体而言,一是自贸试验区已实施并直接适用于开发区的政策;二是因范围过广、层次过高而难以短时间内普及的部分政策,借鉴创新点,采取缩小范围等适当修改的方式增加可行性;三是创新提出开发区需要而自贸试验区并未详细规定的政策。

  在陈永品看来,借鉴自贸区的经验,最重要的是放眼未来,学习自贸区的理念和制度创新,此外还要结合当地特色,广州开发区以高端制造业作为发展方向,因此,在政策借鉴上要突出广州开发区特色,侧重于强化高端制造业的优势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把开发区打造成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和生活便利化的新型城区。

  苏州工业园区于2015年获批成为全国首个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的区域,此后又在2016年获批成为我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苏州工业园区有关负责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园区将复制叠加自贸区政策,全面提升综合竞争新优势。据介绍,在发展创新型产业方面,园区正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等新兴产业,以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助力产业结构深度转型。

  自贸试验区红利已经在多地初步显现。例如,青岛市从2015年围绕深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推进金融制度创新、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五大领域共42条内容,开展试点推广。截至目前,42项改革事项基本落地39项,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剩下的3项。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自贸试验区战略重心会转向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复制,既包括在中美、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中韩、中澳自贸协定谈判等方面的“向外复制”,也包括“对内复制”,即在自贸试验区周边等区域复制和依托开发区、保税区、新区等园区复制。在白明看来,国家级开发区从1984年开始设立至今已经过去33年,园区复制条件最为成熟,可以依托园区实现更大幅度的开放,使我国开放红利整体扩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生产指数为52.6%,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51.8%,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升;

2025年04月02日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率为4.5%,略高于2024年的4.4%。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亚洲经济体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预计将由2024年的48.1%上升至2025年的48.6%。

2025年03月27日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3月24日,中国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明确2025年财政政策将采取“更加积极”的基调,通过提高财政赤字率、扩大政府债券规模、优化支出结构等措施,着力扩大内需、防范风险,并围绕六大领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月26日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3月6日,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5年2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与上月持平,显示全球制造业继续稳定恢复。

2025年03月07日
截至2025年1月底中国民营企业数量达5670.7万户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提升至92%以上

截至2025年1月底中国民营企业数量达5670.7万户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提升至92%以上

3月5日,据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底,中国民营企业数量达5670.7万户,是2012年民营企业数量的5.2倍。

2025年03月06日
2025年2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 非制造业景气水平小幅回升

2025年2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 非制造业景气水平小幅回升

2025年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生产指数为52.5%,比上月上升2.7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51.1%,比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升;大

2025年03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