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的批复》下称《规划》,中部地区将迎来新一轮的政策利好期。数据显示,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省,2015年底人口3.65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6.5%。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何立峰9日在北京举行的发布会上提到,2015年中部六省城镇化率为51.2%,低于全国约5个百分点,处于城镇化中期的快速发展阶段,人口相对密集,大量农村人口需要转移,城镇化发展基础良好且潜力巨大。
那么,中部地区哪些城市的发展空间最大?哪些城市将是未来我国城镇化农民工流入的“主战场”呢?第一财经研究认为,以“中部四虎”为代表的省会城市无疑将是未来中部地区城镇化的主要流入地;此外一些次中心城市如宜昌、襄阳、洛阳、芜湖、九江等发展空间也很大。
“中部四虎”
与沿海发达地区不同,在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基本都是所在省份的单极核心城市,省内最好的教育、文化、医疗等公共资源都集中在省会。
第一财经记者通过对近十年35个主要一二线城市的经济增幅比较发现,合肥、长沙和武汉在所有城市中名列前茅,郑州的增速也比较靠前,太原增速相对靠后。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2011年“三分巢湖”后,合肥进一步做大,因此合肥的数据不具备可比性。不过合肥仍然是过去十年经济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
从经济总量上看,武汉是中部唯一一个进入万亿俱乐部的城市,长沙、郑州和合肥也都进入GDP5000亿俱乐部,相比之下,南昌和太原的总量仍比较小。武汉、长沙、合肥和郑州不光增速快,目前总量也比较大,堪称是“中部四小虎”。
交通的优势也是一个城市对外辐射力的重要体现。在航空港吞吐量方面,武汉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894万,位居中部第一,全国第13。长沙紧随其后,位居全国第14,郑州位居第17,太原、南昌、合肥分别位居全国第28、31、35.
中心城市规模也是一个城市辐射力的重要体现。根据住建部《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13》的数据,武汉的城区人口达到了628万,位居全国各大城市第7位,在中部各城市中遥遥领先,郑州紧随其后,达到了403万,长沙、太原、合肥规模相当,都在330万到350万之间,南昌低于300万。
从产业来看,上市公司是衡量一个城市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A股上市公司方面,武汉为50家,位居中部第一,全国第11位;长沙是49家,合肥36家,郑州24家,南昌17家。武汉和长沙遥遥领先,而太原则没有进入全国前50名。
武汉领跑中部地区
从各个重要指标来看,武汉在中部的竞争力和优势首屈一指。作为华中大区的中心,武汉集中了中部地区最好的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资源。
对武汉近年来的变化,其在产业结构上的变化更值得关注。得益于武汉在高教方面的优势,近年来以光谷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良好。目前东湖高新区集聚了烽火通信、华工科技等30多家上市公司,是我国上市公司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让武汉成为目前最具产业竞争力的二线城市之一,对人才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强。根据武汉名校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的研究生毕业质量报告,有43.5%的毕业生选择留在湖北工作,其中绝大多数留在了武汉。
尽管武汉在中部最具竞争力,不过其后的长沙、郑州也正在步步紧追。尤其是长沙,在多个重要指标上与武汉不相上下,在人均GDP和人均纯收入方面,长沙均超过武汉,位居中部第一。在上市公司方面,长沙达到了49家,仅比武汉少一家,而长沙的拟上市公司有19家,比武汉多出10家。
过去这些年,长沙主打产业装备制造业、文化产业、医药、汽车等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以装备制造业为例,近年来长沙涌现出了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等在国内响当当的装备制造企业。
郑州近年来空港经济区、郑东新区的建设不断加快。未来五年,郑州要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
尤其是,郑州所在的河南省,人口规模达到1亿,城镇化率比较低,未来在该省加快城镇化的过程中,除了一部分人口流向沿海发达地区外,大部分人口要就近实现城镇化。作为河南的单极核心城市,郑州无疑将是该省人口流入的核心。
合肥的原有基础虽然较为薄弱,十年前合肥在中部6省会中经济总量最小。但由于紧邻长三角的地理位置,承东启西的地理位置、较低的综合成本、良好的高教资源以及安徽充足的劳动力资源等优势,合肥吸引了美菱等家电巨头落户,并一举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家电制造业基地,区域经济也实现高速发展。
南昌太原需努力
相比“中部四虎”,另外两个省会——南昌和太原稍显落寞,不仅经济增速不如上述四个城市,在经济总量、产业竞争力方面也逊色不少。
由于历史因素,在长江中游几个省份中,江西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城镇化水平较低,经济体量也较小。作为江西的省会,南昌的带动作用也比较弱。在四个省会城市中,南昌经济总量最小,与武汉、长沙和合肥均有不小的差距。南昌2015年GDP总量仅为4000亿,仅相当于武汉的36.5%,长沙的47%,合肥的70%;人口方面,南昌城区人口不到300万,是中部城区人口最少的省会。
不过,近年来南昌正不断发力做大中心城市,带动整个江西经济的发展。今年6月,江西赣江新区获批,赣江新区范围包括南昌市青山湖区、新建区和共青城市、永修县的部分区域,规划面积465平方公里。
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刘耀彬对第一财经分析,江西要对接长江经济带,就必须要有一个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此次赣江新区上升为国家级新区,不仅可以促进昌九一体化,而且也可以发挥核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带动整个江西发展。
比南昌更为落寞的是太原,作为煤炭大省山西的省会,过去十年太原的经济增速远不如中部其他几个省会城市,2005年太原经济总量仍比合肥大,但如今太原仅相当于合肥的一半左右。这一规模甚至不如河南的洛阳,湖北的宜昌、襄阳。不过作为华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太原目前也在积极加快转型。
培育次级中心城市
中部六省人口密集,正处于加快城镇化的过程中。不过中部省份大多只有一个中心城市,即省会。省会以外的城市与省会存在较大差距。
中部的湖北、安徽、河南等作为人口大省,城镇化率却较低;在未来这些地方的区域经济增长和城镇化,仅凭一个省会是不够的,如何像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一样,拥有更多的中心城市十分重要。好的是中部已有不少次级中心城市,目前正在不断壮大过程中。
湖北在培育次级中心城市方面走在前列。近几年来,湖北把宜昌、襄阳作为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与武汉相互呼应,形成“一主两副”的鼎足发展格局。
从湖北省内来看,武汉市主要辐射在鄂东地区;襄阳有着良好的工业基础,可以带动鄂西北十堰、随州等地区发展;宜昌是“世界水电之都”,坐拥三峡水电能源优势,加上区域优势可以带动恩施、荆州、荆门地区发展,这三座城市的辐射区域,基本可以覆盖湖北全域。
在“一主两副”的战略下,宜昌和襄阳两个城市发展迅速。去年两城的GDP双双突破3300亿大关。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5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宜昌、襄阳和武汉一起进入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前100名。
在安徽,芜湖已发展成除省会合肥之外的第二大城市,著名汽车企业奇瑞汽车坐落于此。今年初芜湖轨交规划获批,成为我国内陆省份中首个结缘城市轨道交通的非省会城市。
类似的还有河南洛阳,作为六大古都之一,洛阳也成为内陆省份中第二个获准修造城市轨道交通的非省会城市。去年洛阳的GDP超过3500亿元,是中部经济总量最大的非省会城市,甚至超过了山西省会太原。在城市人口规模方面,2013年洛阳的城区人口达到了253万,在全国排名第31位。也就是说,未来在河南,除了省会郑州,洛阳将成为另一个城镇化的重要流入地。
此外,类似像江西九江、山西大同、湖南株洲等城市,未来的发展空间也都比较大。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