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通缩隐忧逐步消失 但并无明显通胀

   2016年我国经济尽管增速比上年有所下滑,但增长质量有所提高,经济运行积极因素日益增加。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总体呈温和上涨态势,增幅处于年初政府调控目标;随着经济换挡转型和上游工业加速去产能、去库存,PPI正摆脱低迷势头,上下游传导效应逐步显现,PPI与CPI的剪刀差逐渐缩小。大宗商品价格止跌回升,大中城市房价上涨明显,除猪肉和蔬菜之外的农产品价格涨幅继续缩小,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收入增幅放缓。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2016年我国经济尽管增速比上年有所下滑,但增长质量有所提高,经济运行积极因素日益增加。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总体呈温和上涨态势,增幅处于年初政府调控目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降幅有所收窄,大宗商品价格止跌回升,大中城市房价上涨明显,劳动力价格涨势放缓。

  总体观察,2016年我国通缩隐忧在逐步消失,但也没有出现明显的通胀。1至11月,CPI同比上涨2.0%,涨幅比上半年微降0.1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全年CPI预计增长2.2%,比去年升0.8个百分点。分月度看,各月价格涨幅低点为1.3%,比去年同期低点高0.5个百分点;涨幅高点为2.3%,比去年同期高点高0.3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分别上涨3.9%、1.5%、1.5%、0.5%、1.5%、3.8%、2.7%,分别影响CPI同比上涨约1.17、0.13、0.26、0.03、0.21、0.37、0.05个百分点;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1.5%,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15个百分点。

  PPI由负转正,意味着传统产业调整已取得积极成效,尤其减产量、去产能效果初现。1至11月平均计,PPI同比下跌2.0%,跌幅比去年同期收窄3.2个百分点,9月PPI同比上涨0.1%,结束了持续54个月的负增长,进入快速回升轨道。分季度看,一季度PPI同比下降4.8%,比2015年全年和四季度分别收窄0.4个和1.1个百分点,二季度PPI同比下降2.9%,比一季度大幅收窄1.9个百分点。三季度PPI同比下降0.8%,比二季度继续大幅收窄2.1个百分点。四季度PPI同比由负转正,预计上涨2.7%。全年预计同比下跌1.5%,跌幅比去年收窄3.7个百分点。1至11月平均计,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跌2.6%,影响PPI总水平下跌约1.95个百分点,跌幅比去年同期收窄4.1个百分点。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加工工业价格分别下跌6.7%、4.4%、1.6%,跌幅比去年同期分别收窄13、5.1、2.6个百分点;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跌0.1%,影响PPI总水平下跌约0.025个百分点,跌幅比去年同期收窄0.2个百分点。

  随着经济换挡转型和上游工业加速去产能、去库存,PPI正摆脱低迷势头,上下游传导效应逐步显现,PPI与CPI的剪刀差逐渐缩小。从2012年2月起,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和国内经济增速下滑,产能过剩、供需错配,PPI进入负增长,而在此期间,CPI始终保持1%以上的涨幅,两者走势背离。2014年至2015年PPI运行区间分别为-3.3%至-0.9%、-5.9%至-4.3%,CPI运行区间分别为1.4%至2.5%、0.8%至2.0%,PPI运行区间下移幅度显著大于CPI,PPI与CPI的剪刀差由2014年4.8个百分点扩至2015年的7.9个百分点。进入2016年后,PPI降幅逐渐缩小,CPI则涨幅波动不大,两者剪刀差从1月的7.1个百分点缩小至10月的0.9个百分点,11月PPI涨幅超过CPI.

  国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与国际市场关系十分密切。2016年3至6月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触底反弹,4个月累计涨幅达28.90%。7、8月小幅回落。随后在油价逐步回升的带动下,9、10月重拾升势并创年内新高。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编制的中价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12月19日为68.70,相比年初涨幅超过40%。11月末中价钢材价格指数、中价有色金属价格指数、中价成品油批发价格指数分别比年初上涨45.36%、33.48%和7.98%;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上涨61.46%。

  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连续出台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政策及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营业税、公积金政策等政策措施,特别地方政府推出了促进房地产去库存的有针对性政策。同时,货币政策稳健偏松的预期增强,资金供应充足,房地产市场加杠杆政策促进了资金活跃,再加上股市吸收资金能力下降,流入房地产市场资金明显增多。2016年房地产市场销售明显回暖,房价上涨较快,一线城市及部分二线城市涨幅较大,个别城市出现暴涨。11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平均上涨10.81%,15个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同比平均上涨30.23%,涨幅远超70个城市平均值。合肥、厦门、南京等地房价同比涨幅超过40%。房价大幅攀升推升了地价。1至9月全国300个城市土地平均溢价率49%,较去年同期上升35个百分点;住宅类用地平均溢价率63%,较去年同期上升45个百分点。天津、南京、苏州、杭州、合肥、深圳等城市土地出让成交金额同比涨幅超过100%。

  在农业结构调整、大宗农产品去库存、国际农产品价格低于国内价格等多种因素作用下,2016年我国农产品价格涨幅继续缩小,一些品种出现不同程度下跌,只有少数品种价格涨幅过大。1至11月,粮价同比增长0.5%,涨幅比去年同期大幅收窄1.6个百分点,这为农产品价格稳定奠定了基础,食用油、水产品、牛肉价格涨幅比去年同期分别上涨1.6%、0.2%和4.6%;而羊肉、蛋类、奶类、鲜果等价格比去年同期分别下跌6.2%、3.1%、0.1%、3.0%。只有猪肉和鲜菜价格涨幅较大,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扩大9和5.3个百分点。

  自2014年起,我国劳动力价格涨幅显著回落,2015年农民工月收入比上年增长7.2%,增幅比2014年下降2.6个百分点。进入2016年,由于企业利润增幅减小,亏损增加,破产、倒闭现象增多,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收入增幅继续减小。截至12月7日,已有京、沪、鲁等20个省市公布了2016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各地的基准线相比去年有所下降。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制造业PMI连续两月下滑 经济下行风险加剧

全球制造业PMI连续两月下滑 经济下行风险加剧

5月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1%,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于收缩区间(低于50%),表明全球制造业活动持续放缓,经济复苏面临压力。

2025年05月08日
2025年4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

2025年4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

2025年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生产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8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低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6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下降4.3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有所回落;大型企业

2025年05月07日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 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3%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 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3%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其中,城市下降0.4%,农村下降0.3%;食品价格下降1.4%,非食品价格下降0.2%;消费品价格下降0.4%,服务价格下降0.4%。

2025年04月22日
2025年3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 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

2025年3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 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约为5.4%,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上月持平。总体来看,近十二个月我国失业率整体呈先升后降再升再降走势。

2025年04月22日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生产指数为52.6%,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51.8%,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升;

2025年04月02日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率为4.5%,略高于2024年的4.4%。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亚洲经济体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预计将由2024年的48.1%上升至2025年的48.6%。

2025年03月27日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3月24日,中国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明确2025年财政政策将采取“更加积极”的基调,通过提高财政赤字率、扩大政府债券规模、优化支出结构等措施,着力扩大内需、防范风险,并围绕六大领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月26日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3月6日,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5年2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与上月持平,显示全球制造业继续稳定恢复。

2025年03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