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企混改明年迎突破年 军工等7领域试点继续扩围

  即将到来的2017年无疑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突破”年。《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继11月份发改委宣布展开第一批混合所有制试点后,近期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为明年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透露积极信号: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近期,相关部门对试点工作进行了多次专题研究,目前,正在组织审议批复试点方案,明年混合所有制改革将在上述领域继续深化,试点企业和改革领域也将有望继续扩围。

  “下一步的混改,将重点完成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外资资本的混合。之所以突出混改,主要是因为其对形成国企市场化经营机制、促进产权多样化等具有‘牵引作用’”,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记者了解到,目前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二是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对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好的非国有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三是探索实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员工持股主要采取增资扩股、出资新设等方式。据了解,有望被列入第一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的企业包括东航集团、联通集团、南方电网、哈电集团、中国核建、中船集团等央企。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以来多家央企已经开始纷纷试水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涉及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信息安全产业龙头企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自去年起就开始布局国企改革,并率先在二级子公司试水混改。12月20日,旗下全资子公司、国内可信计算龙头企业“可信华泰”正式对外宣布,已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获得由中电创新基金领投,深圳证格股权投资、共青城瑞达股权投资跟投的1.2亿元人民币战略投资。

  “坚持完善公司制度,健全法人治理机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混’。试点引资规模要达到一定比例,要引入负责任的积极股东,要依照《公司法》严格落实混合所有制企业董事会职权,形成制衡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可信华泰总经理沈军对记者说,作为央企公司混合所有制的积极尝试,可信华泰通过本次融资不仅仅获得资金,同时也得到了新股东在资本运作、管理经验及资金方面的支持与帮助,激发了企业活力,市场化的运作也增强了企业实力,提高了国有资本运营效率。未来将继续加大在操作系统安全和信息应用系统安全领域的投入,通过发展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的核心基础硬件和软件,解决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这些都是混改给企业带来的看得见的好处。

  包括军工、石化、民航、电信、船舶等多领域央企都已经将混改纳入2017年工作重点。在石油领域混改方面,中石油集团20日召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集团公司市场化改革指导意见》和《集团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指导意见》。中国石油党组书记、董事长王宜林指出,集团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要按照不同业务单元进行分类指导,坚持突出主业、优化结构、搞活机制、提高效益的原则,并提出了分类推进、引入各类资本、完善公司治理等主要改革举措;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中船集团提出,将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优先选择在纯民品、竞争性强的业务领域,引入各种所有制资本。具体包括:优化国有股权结构;积极利用资本市场配置资源,深入推进资产证券化工作,放大国有资本的杠杆效应,实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规范混合所有制改革、骨干员工持股改革。南方电网近年来开展了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区域及省级电力交易中心组建运作、增量配售电改革等,目前电改已覆盖区域内五个省区。据了解,南网区域系列电改新政将于明年出炉,南方电网增量配电放开也在积极推进,和社会资本的合作将不设比例限制。

  “很多原本门槛较高的行业将逐步向非国有资本敞开,这是一个信号,通过混合所有制,可有效放大国有资本的带动力,发挥其影响力,促进我国实体经济良性发展。”李锦告诉记者。在他看来,国家鼓励混改,同时加快推进国企整体上市的步伐,一方面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可通过交叉持股与国企实现优势互补;另一方面,国资投资项目允许非公有资本参股,非公经济将共享发展红利,同时有利于破除行政垄断、消除非公经济发展的“玻璃门”。

  “市场化无疑是本轮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原则,这也意味着要真正发挥企业主体的作用,而不是拉郎配。”李锦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制造业PMI连续两月下滑 经济下行风险加剧

全球制造业PMI连续两月下滑 经济下行风险加剧

5月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1%,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于收缩区间(低于50%),表明全球制造业活动持续放缓,经济复苏面临压力。

2025年05月08日
2025年4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

2025年4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

2025年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生产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8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低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6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下降4.3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有所回落;大型企业

2025年05月07日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 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3%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 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3%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其中,城市下降0.4%,农村下降0.3%;食品价格下降1.4%,非食品价格下降0.2%;消费品价格下降0.4%,服务价格下降0.4%。

2025年04月22日
2025年3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 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

2025年3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 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约为5.4%,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上月持平。总体来看,近十二个月我国失业率整体呈先升后降再升再降走势。

2025年04月22日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生产指数为52.6%,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51.8%,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升;

2025年04月02日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率为4.5%,略高于2024年的4.4%。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亚洲经济体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预计将由2024年的48.1%上升至2025年的48.6%。

2025年03月27日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3月24日,中国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明确2025年财政政策将采取“更加积极”的基调,通过提高财政赤字率、扩大政府债券规模、优化支出结构等措施,着力扩大内需、防范风险,并围绕六大领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月26日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3月6日,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5年2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与上月持平,显示全球制造业继续稳定恢复。

2025年03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