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减税规模明年有望扩大

   营改增是财税体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推进增值税改革”作为“完善税收制度”的重要任务。今年试点全面推开以来,进展情况如何?所有行业税负有哪些变化?12月27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召开媒体吹风会,介绍试点运行情况,并回应了社会关心的问题。

  减税数据怎么算出的?

  最新数据显示:5—11月份,四大试点行业累计实现增值税应纳税额6409亿元,与应缴纳营业税相比,减税1105亿元,税负下降14.7%。

  新纳入试点的四大行业中,建筑业减税65亿元,税负下降3.75%;房地产业减税111亿元,税负下降7.9%;金融业减税367亿元,税负下降14.72%;生活服务业减税562亿元,税负下降29.85%。

  5—11月份,除了四大试点行业外,前期营改增的“3+7”行业减税1102亿元,原增值税行业减税1180亿元,三项共计减税3387亿元。加上今年1—4月份营改增847亿元的减税,2016年1—11月份营改增减税4234亿元。

  “把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和个人二手房减税因素考虑进去,前11个月营改增带来的整体减税已达到4699亿元,全年5000亿元的减税目标能够顺利实现。”税务总局总会计师王陆进说。

  这数千亿元的减税数据,是如何统计出来的?

  王陆进说,在税制转换过程中,主管税务机关要逐一核实试点纳税人的经营业务,然后按照26个小行业的划分口径,确定每一户纳税人的行业归属,并在信息系统中打上标签,确保试点纳税人行业定位准确、身份唯一。

  每个月申报期结束后,计算机自动提取每一个纳税人的申报数据,用纳税人申报的增值税应纳税额,与原来的营业税应纳税额进行比较,这样得出每一个纳税人的税负变化数据。在此基础上,再汇总形成每一个行业的税负变化情况。

  制造业企业税负有啥变化?

  有观点认为,营改增看上去是减税了,但实际上企业感受不到,甚至有的制造业企业税负反而加重了。这一说法靠谱吗?

  河南驻马店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专用汽车生产企业。公司法人代表郭永华介绍,营改增全面推开以来,公司持续加大投资进行厂房、技术、设备改造,因进项税累计抵扣2.67亿元。

  “营改增全面推开,不可能增加制造业的税负。”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解释,制造业原来就缴纳增值税,营改增全面推开后,不存在税制转换问题。其减税,是由于进项抵扣范围的扩大。比如,建厂房仓库、租赁办公楼、员工出差住宿等,以前是不能抵税的,现在则可以抵税。

  “营改增有利于进一步消除重复征税因素,促进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认为,通过打通二三产业增值税抵扣链条,制造业企业外购服务支付的增值税可以抵扣,激发了制造业采购服务积极性,实现了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互促共进。

  营改增减税效应有多明显?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说,营改增全面推开试点效应好于预期,总体运行平稳,并呈现渐行渐好的态势。“营改增减税效果实实在在,我想换一个角度,用两组数据来印证。”

  第一组数据,营改增全面推开后,5—11月全国税务部门组织的税收收入,通常是扣除了出口退税之后的口径,平均增幅是3%。而去年同期同口径的税收平均增幅是8.3%。

  去年和今年GDP的增长基本平稳,增幅虽有降低,但差异很小。特别是今年下半年以来,还有两个拉动税收增长的特殊因素,一是一度出现的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过热,二是PPI从9月起结束了连续54个月的下跌,实现了由负转正。在这种情况下,5—11月税收收入增幅同比仍下降了5.3个百分点,应该说最主要的原因是营改增带来的减税。

  第二组数据,今年5—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同比增长10.1%,而去年同期同口径同比下降1.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期同比的大幅上升,尽管也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这里面营改增对企业的减税效应,无疑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少春认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营改增可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激发市场活力,增加有效供给。通过促进专业化分工协作,一些研发、设计、营销等内部服务环节从企业主业剥离出来后,更加专注于提供某类型服务,成为效率更高、专业更强的创新主体,催生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也为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营造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

  此外,营改增简化了税制,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消除了增值税营业税并存对企业经营的扭曲,进一步理清了政府与市场关系。

  对税负上升企业怎么帮?

  财政部税政司司长王建凡介绍,下一步将结合增值税改革和立法进程,进一步优化税制,将按照税收法定的要求,配合有关方面适时启动增值税立法。

  由于增值税特殊的抵扣机制,受投资周期、资本构成、管理情况、盈利能力等因素影响,纳税人的税负水平在不同时点存在一定波动,并非每一个纳税人在每一个时点均实现税负下降。在营改增整体减税的同时,目前有1.5%的纳税人出现税负上升。

  “对于税负上升企业的情况,财税部门高度关注。”王军特别提到,对营改增后税负增加比较明显的企业,财税部门将进一步完善政策、优化服务,帮助企业完善内部管理。如果26个子行业中,个别行业出现税负增加,将及时出台解决办法,确保每一个小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2017年,营改增的减税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因为,按照营改增政策规定,纳税人2016年购入的不动产当年可以抵扣60%,剩余的40%将在明年和明年购入的不动产60%的抵扣一起进行抵扣,所以规模会更大一些,同时,明年有4个月的四大行业减税的翘尾因素,也将扩大减税规模。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院长胡怡建说,营改增改革的红利正在不断释放,对当前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促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都有重要意义。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制造业PMI连续两月下滑 经济下行风险加剧

全球制造业PMI连续两月下滑 经济下行风险加剧

5月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1%,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于收缩区间(低于50%),表明全球制造业活动持续放缓,经济复苏面临压力。

2025年05月08日
2025年4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

2025年4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

2025年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生产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8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低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6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下降4.3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有所回落;大型企业

2025年05月07日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 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3%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 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3%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其中,城市下降0.4%,农村下降0.3%;食品价格下降1.4%,非食品价格下降0.2%;消费品价格下降0.4%,服务价格下降0.4%。

2025年04月22日
2025年3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 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

2025年3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 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约为5.4%,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上月持平。总体来看,近十二个月我国失业率整体呈先升后降再升再降走势。

2025年04月22日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生产指数为52.6%,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51.8%,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升;

2025年04月02日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率为4.5%,略高于2024年的4.4%。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亚洲经济体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预计将由2024年的48.1%上升至2025年的48.6%。

2025年03月27日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3月24日,中国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明确2025年财政政策将采取“更加积极”的基调,通过提高财政赤字率、扩大政府债券规模、优化支出结构等措施,着力扩大内需、防范风险,并围绕六大领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月26日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3月6日,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5年2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与上月持平,显示全球制造业继续稳定恢复。

2025年03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