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东北振兴可从“重工业化”寻找内生动力

   日前,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梁启东对媒体说,经济下行压力越大,越要坚定不移调结构。近一两年来,东北地区调结构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等方面仍有很大调整空间。比如,轻重工业比例仍然不合理、民营经济占比有待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体量依然薄弱等。

  东北振兴需要调结构,这应该已成共识。而该如何调结构也有不少论断,比如东北经济中第三产业服务业比重太低;重工业化占经济的比重过大需要调整轻,等等,不一而足。

  但笔者认为,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围绕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才是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最大驱动力,不是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的服务业,不是市场中心且基础不强的轻工业,都不是东北经济的长项,这些是北广上、经济发达省份的长处,东北振兴不能以短击长。同时还应该看到,“重工业化”的绿色、环保等转型升级也是国际主流,是重要的经济增长引擎之一,这不但不是包袱,而且是得天独厚的优势。

  从表面来看,东北此轮经济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受重工业转型拖累、“重工业化”市场需求疲软等外在性因素影响太大。东北经济今日之困有很多客观原因,东北的鼎盛始于中央政府主导的投资,尤其是能源、重工业,如钢铁、煤炭、化工等领域,但随着经济换挡,增速放缓,东北经济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例如能源工业占黑龙江工业增加值近60%,大庆油田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以上,而近年来能源需求疲软,价格不断下滑,对地方经济的不利影响不断加大。

  实际上,简单地否定“重工业化”是一种经济的短视,从工业化结构演进的路径来看,“重工业化”不但不是“包袱”,而且是一种趋势。

  从我国未来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势来看,基于效率、环保等技术创新的重化工业转型升级仍是“新方位”之一。例如深加工工业、汽车高档耐用消费品产业、新能源、新材料、航天技术、重装设备产业等,这些都是我国的重要战略新兴产业,更是东北作为重工业基地的优势,也是在短时间内很多省份所无法比拟的。可以看到,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或中后期,但甚至包括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期的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依然将“再工业化”作为着一项重要的经济战略。

  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史来看,制造业内部的演进规律有:重工业化过程(工业结构由轻工业为主向重工业为主转换)、深加工化过程(工业结构中深加工工业比重不断提高)、技术集约化过程(高新技术化趋势)。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重工业化过程贯穿于工业化始终。发达国家即便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其制造业内部的重工业化过程仍然在继续,21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的重工业增长仍然快于轻工业。因而,重工业不是经济增长的“包袱”,而是重要的发展引擎。

  我国东北三省作为“共和国长子”——重工业基地,现在往往被加上一个“老”字,被称作“老工业基地”,深加工、精加工、高新技术化等不足,因此,东北三省的“重工业化”必须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朝着“深加工化过程”和“技术集约化过程”转型升级,并围绕主导产业来发展第三产业,这才是正确的“新方位”。

  从一个侧面来讲,东北振兴不可简单地理解为是向“轻工业”方向调结构,更应以“断喙求生”的勇气,以制度创新来激活重工业基地的内在生命力。只有如此,东北经济才能迎来“鹰的重生”。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生产指数为52.6%,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51.8%,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升;

2025年04月02日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率为4.5%,略高于2024年的4.4%。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亚洲经济体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预计将由2024年的48.1%上升至2025年的48.6%。

2025年03月27日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3月24日,中国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明确2025年财政政策将采取“更加积极”的基调,通过提高财政赤字率、扩大政府债券规模、优化支出结构等措施,着力扩大内需、防范风险,并围绕六大领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月26日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3月6日,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5年2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与上月持平,显示全球制造业继续稳定恢复。

2025年03月07日
截至2025年1月底中国民营企业数量达5670.7万户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提升至92%以上

截至2025年1月底中国民营企业数量达5670.7万户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提升至92%以上

3月5日,据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底,中国民营企业数量达5670.7万户,是2012年民营企业数量的5.2倍。

2025年03月06日
2025年2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 非制造业景气水平小幅回升

2025年2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 非制造业景气水平小幅回升

2025年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生产指数为52.5%,比上月上升2.7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51.1%,比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升;大

2025年03月03日
2025年1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保持扩张

2025年1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保持扩张

2025年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1%,比上月下降1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生产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3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低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49.2%,比上月下降1.8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下降1.9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落;大型企

2025年03月03日
民营经济规模成熟 2025年民企座谈会中科技和消费领域参会企业明显增加

民营经济规模成熟 2025年民企座谈会中科技和消费领域参会企业明显增加

当前,中国民营经济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占有很重分量。截至2024年9月底,中国登记在册的企业总量中,民营企业占比稳定在92.3%。

2025年02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