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楼市调控政策继续加码 热点城市成交持续缩量

  地方楼市调控政策继续加码。上海近日发布的调控政策中重新实施“认房又认贷”。自9·30以来,全国已有超过24个省市出台了超过50条楼市调控政策。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从近两个月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看,本轮调控与往年最大的不同是,调控政策持续的打补丁、加压力,同时叠加了历史最严格的执行力度。从市场影响看,政策效果明显,预计热点城市房地产降温趋势延续。

  三轮调控层层递进

  张大伟表示,近两个月楼市经历了三轮递进式调控。第一轮是自北京9·30推出“京八条”后,21个省市先后于国庆假期发布调控政策,主要特征是从限购、限贷、土地供应等方面对各地楼市进行调节。第二轮则是国庆发布调控政策后各地的落地执行期,基本上出台调控政策城市都1-2次发布了落地执行细节,在第一轮限购、限贷政策出台后,10月中旬开始各地开展了房地产调控全面落地执行。这也使得本轮房地产调控执行力度更强。

  第三轮则始于11月28日,上海发布全面信贷收紧政策。这是第一个城市提及全面恢复2014年9·30政策之前的认房又认贷的政策。第三轮政策从前两轮的主要影响投资,到第三轮全面约束改善需求,预计影响较大。后续其他一线城市及涨幅比较快的二线城市有可能部分恢复认房又认贷。这一政策对市场的改善需求影响很大。

  而11月28日发布调控政策的上海、天津等升级调控政策的城市房价前期涨幅较高。从10月房价走势看,增速尽管有所放缓,但环比仍处在上涨之中。

  此外,第三轮调控逐渐开始从银行金融端发力,在提高首套及二套房首付后,叠加年底资金紧张效应,房地产信贷或面临收紧,预计市场将暂时告别价格上涨。

  一二线城市成交量下滑

  数据显示,10月调控以来,一二线城市楼市明显降温,三线城市稳定增长,城市分化显著,调控政策取得一定预期成效。

  中原地产研究院数据显示,11月第4周,各地新房成交量下滑,且绝对值为“十一”调控潮以来的单周最低位。从中原监测的40个城市数据看,上周新建住宅成交面积环比下降10%。其中,一线、二线城市分别下降7%、14%,三四线城市微升1%。在调控整体收紧后的两个月内,新房成交呈现出逐周走低之势。11月前四周,全国40城市新房合计成交量较10月同期下降约两成,且各线城市均现回落。二手房市场成交量也逐步走低,11月第4周中原监测的21个城市二手住宅成交面积环比下降5%,且持续四周成交量环比下滑。11月前四周的二手房合计成交量较10月同期下降约5%。其中,苏州、上海的降幅已达三成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在北京、上海、深圳的新政中,均大幅调高了二套房尤其是非普住宅的标准,由于三地非普标准仍沿用数年前的价格,最高价格已经显著低于目前的成交价,因此调高二套非普首付,预计对改善性需求产生较大影响。上海在恢复“认房又认贷”后,还提高了非普二套房的首付至70%。同策咨询数据显示,按照上海现有普通住宅的标准及2016年1-11月交易价格来看,目前上海内环内和中外环间仅有1%的住宅属于普通住宅,外环外仅有19%符合普通住宅。若2017年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不调整,绝大多数的改善型住宅均属于非普通住宅,可能伤及改善型需求。

  土地市场仍然火爆

  尽管重点城市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量持续下滑,部分地区成交价格也出现了下滑。但重点城市的土地市场却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火热景象。房企争相在一二线重点城市大举增加土地储备。多地根据土地市场做出了多种调整和限制,仍然难以动摇房企积极储备土地的决心。

  近期,广州、福州、武汉、长沙等地土地市场拍卖吸引了多家房企,“限地价、竞配建”的出让方式并未抑制房企在上述热点城市的抢地热情。福州上周共计成交9宗含住用地,出让金超过117亿元。其中,8宗地块均触及50%的溢价率上限,转为竞争配建面积。

  同时,房价水平长期低于其他一线城市的广州,上周土地市场也集中爆发,共计14宗含住用地成交,出让金超过280亿元。其中,13宗地块达到45%的溢价率上限。上周成交地块中,多宗创下单价历史新高,其中4宗含住宅用地在剔除配建后的楼面地价超过4万元/平方米,竞得者包括保利、中冶、龙湖、首开。

  业内人士表示,调控收紧使得市场趋冷,但由于今年前期房企业绩普遍表现良好,并手握大量现金,同时经过前三季度的去库存后需要补充土地。本轮量价增长相对理性的一批热点城市,成为房企关注的热点地区。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制造业PMI连续两月下滑 经济下行风险加剧

全球制造业PMI连续两月下滑 经济下行风险加剧

5月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1%,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于收缩区间(低于50%),表明全球制造业活动持续放缓,经济复苏面临压力。

2025年05月08日
2025年4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

2025年4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

2025年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生产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8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低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6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下降4.3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有所回落;大型企业

2025年05月07日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 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3%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 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3%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其中,城市下降0.4%,农村下降0.3%;食品价格下降1.4%,非食品价格下降0.2%;消费品价格下降0.4%,服务价格下降0.4%。

2025年04月22日
2025年3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 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

2025年3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 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约为5.4%,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上月持平。总体来看,近十二个月我国失业率整体呈先升后降再升再降走势。

2025年04月22日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生产指数为52.6%,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51.8%,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升;

2025年04月02日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率为4.5%,略高于2024年的4.4%。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亚洲经济体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预计将由2024年的48.1%上升至2025年的48.6%。

2025年03月27日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3月24日,中国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明确2025年财政政策将采取“更加积极”的基调,通过提高财政赤字率、扩大政府债券规模、优化支出结构等措施,着力扩大内需、防范风险,并围绕六大领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月26日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3月6日,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5年2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与上月持平,显示全球制造业继续稳定恢复。

2025年03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