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央发红包!明年这7大群体受益最大

  12月14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会议部署了2017年经济工作,明确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了“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总基调。

  除了高屋建瓴引领方向,会议还回应重大民生关切,在多个经济领域释放出积极信号。2017年,这7类人群有望收获满满的“政策红包”,快看看有没有你!

  1、刚需购房者

  【红包】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要在宏观上管住货币,微观信贷政策要支持合理自住购房,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

  【解读】2016年,中国楼市再次经历了从升温到狂飙,再到政策收紧的过程。这期间,开发商捂盘惜售、哄抬房价,中介商炒作房价、虚报房源等乱象层出,严重损害了购房者,特别是刚需购房者的切身利益。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楼市定位,就是要传达一个信号——不鼓励炒房。信贷闸门关紧,则相当于给炒房的投机客“断粮”。作为刚需购房者的你,有望不再被“炒房者”牵着鼻子走。

  2、民营企业家

  【红包】要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扩大开放,稳定民营企业家信心。

  【解读】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少民营企业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品牌的代表。但不得不说,当前民营企业的发展还面临“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问题。

  2017年,随着市场进一步扩大开放,以及减税降费等措施的大力实施,民营企业有望获得更多政策红利,发展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

  3、三四线城市居民

  【红包】要把去库存和促进人口城镇化结合起来,提高三四线城市和特大城市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提高三四线城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力。

  【解读】当前,去库存的重点在三四线城市。但从目前来看,与大城市相比,三四线城市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相对较弱,对于农民进城没有足够吸引力。

  展望2017年,随着三四线城市的就业机会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当地居民的获得感,另一方面将提升农民进城的意愿,两全其美。

  4、农民

  【红包】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利。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广辟农民增收致富门路。

  【解读】今年以来,涉及到农民增收的政策接连出台。特别是10月份,先后印发了《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分别提出实施新型职业农民激励计划,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新的路径和制度保证,让广大农民对2017年充满期待。

  随着上述政策的落地,农民的致富门路2017年有望越来越多,不少人的钱袋子也会越来越鼓。

  5、实体经济从业者

  【红包】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引导企业形成自己独有的比较优势,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增强产品竞争力。

  【解读】从马桶盖到电饭煲,境外购物火得一塌糊涂。商务部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游客每年在境外消费超过万亿元。消费外流的背后,是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的问题。

  习近平早就提出,国家强大要靠实体经济,不能泡沫化。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资本“脱实向虚”令实体经济发展面临更多挑战。此时提出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将促进发展新动能的培育和壮大。对实体经济的从业者来说,2017年值得期待。

  6、农民工

  【红包】促进农民工市民化。

  【解读】农民工市民化会带来新一轮消费拉动和基础设施投资增加。但前提是,要通过户籍制度改革解决农民工的身份问题,农民工就有条件将他们的长期消费行为从农村转向城市。

  随着中央提出2017年“继续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有望进一步出台,保障进城农民工的权益,进一步拉动消费与投资。

  7、退休人员

  【红包】要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出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

  【解读】2016年,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首次同步调整,总体上升6.5%左右,1亿多人受益。2017年,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将加快出台,让更多的退休人员从中受益。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制造业PMI连续两月下滑 经济下行风险加剧

全球制造业PMI连续两月下滑 经济下行风险加剧

5月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1%,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于收缩区间(低于50%),表明全球制造业活动持续放缓,经济复苏面临压力。

2025年05月08日
2025年4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

2025年4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

2025年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生产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8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低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6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下降4.3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有所回落;大型企业

2025年05月07日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 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3%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 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3%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其中,城市下降0.4%,农村下降0.3%;食品价格下降1.4%,非食品价格下降0.2%;消费品价格下降0.4%,服务价格下降0.4%。

2025年04月22日
2025年3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 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

2025年3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 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约为5.4%,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上月持平。总体来看,近十二个月我国失业率整体呈先升后降再升再降走势。

2025年04月22日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生产指数为52.6%,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51.8%,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升;

2025年04月02日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率为4.5%,略高于2024年的4.4%。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亚洲经济体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预计将由2024年的48.1%上升至2025年的48.6%。

2025年03月27日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3月24日,中国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明确2025年财政政策将采取“更加积极”的基调,通过提高财政赤字率、扩大政府债券规模、优化支出结构等措施,着力扩大内需、防范风险,并围绕六大领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月26日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3月6日,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5年2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与上月持平,显示全球制造业继续稳定恢复。

2025年03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