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土地市场调控收紧 地方财政恐再度陷入“歉收”

  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2016年土地市场“量跌价涨”现象愈趋明显。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目前,36个重点城市合计住宅土地面积成交2980宗,面积30376万平方米,同比下调17.8%,但成交金额已达13081.9亿元,同比2015年全年上涨52.3%。

  以东部某新区为例,该区2016年全年计划出让土地2万亩,目标土地出让金收入10亿元,但2016年前三季度,该区共完成土地出让3203亩,占比全年计划16%,实现土地出让金收入6.84亿元,达到全年目标68%,这意味着,出让面积仅完成预定不到2成的背景下,出让金却已达目标近7成。

  再以某一线城市为例,截至目前,其共完成13宗地块的出让交易,总计出让含住宅用地的建筑用地约84.56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约186.27万平方米。也与其此前计划的850万平方米差距巨大。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土地作为稀缺资产,遭到了房企疯抢。2016年以来,已经有苏州、南京、上海、杭州、天津等多个城市土地成交金额超过1000亿元,从溢价率、楼面价、土地成交额看,均超过了历史水平。

  在此背景下,地方财收有了明显的支撑。数据显示,2016年前10月,土地出让金达26546亿元,占比地方政府性基金本级收入高达88%,显著高于2015年的80.26%。

  从增速来看,前10个月同比增速已经达到15.2%,显著高于2015年-21.4%的同比增速。

  此外,税收方面,目前涉及房地产业的税种有11个,其中5个税种为房地产行业所特有,包括契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前10个月,5个房地产特有税种的税收合计达到30448亿元,占到同期地方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的41%。而在2015年,上述五个税种的合计收入为1.4万亿元,2004年仅为1207亿元。

  由此,记者初步计算,今年前10个月,土地出让收入和涉房地五项主要税收之和已经达到近5.7万亿元的水平。和同期地方一般预算与政府性基金两项收入总和相比,比重达到约57%。参照2015年地方财政收入比例,粗略计算,今年以来,地方财政收入依赖土地房地产市场的比重大约在40%左右。

  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各地政策出台,从资金、需求、信贷等多方面加以约束,市场的过热成交将会明显被抑制。这意味着,地方财政主力土地收入将受到明显影响,地方财政恐再度陷入“歉收”。

  国家税务总局收入规划核算司巡视员王道树日前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指出,当前税收总量低速增长成为常态,财政日子日益趋紧。从结构来看,传统税源缩减,新生税源尚未具备足够的税收带动力。烟、油、金融、房地产等传统税源持续萎缩,信息技术、商务服务等新领域税收增长抵不过快速下降的部分。

  在频繁的楼市调控下,土地市场已出现了明显的降温迹象。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数据显示,12月首周全国土地市场成交超过5亿元的地块合计29宗含深圳上海各2宗商业地块,溢价率超过100%的只有1宗,超过50%的只有5宗。

  “包括北京成交的数宗全持有出租住宅用地,大部分城市为了避免地王都针对土地加大了限制条件。”张大伟表示,土地出让的条件越来越多,是导致土地市场数据降温的主要原因,此外,地方的主动暂停出让,也是影响因素。例如,原挂牌截止时间定为12月8日的武汉汉正街126亿元地块,在12月6日下午突然被宣布予以撤牌。

  《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6-2017》课题组成员陈多长表示,随着后期调控的加深,预计土地市场也会随着一二线城市供地节奏的加快而趋向平稳,“地王”概率大幅降低,持续高涨的土地收入难以维持。

  陈多长认为,地方政府可以因地制宜制定和实施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土地供应计划,调整土地供应结构。

  中国社科院财政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蒋震则认为,经济下行期间,地方财政收入因为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影响,地方要加速转型的进程,努力摆脱经济增长对资源禀赋的过度依赖。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生产指数为52.6%,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51.8%,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升;

2025年04月02日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率为4.5%,略高于2024年的4.4%。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亚洲经济体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预计将由2024年的48.1%上升至2025年的48.6%。

2025年03月27日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3月24日,中国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明确2025年财政政策将采取“更加积极”的基调,通过提高财政赤字率、扩大政府债券规模、优化支出结构等措施,着力扩大内需、防范风险,并围绕六大领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月26日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3月6日,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5年2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与上月持平,显示全球制造业继续稳定恢复。

2025年03月07日
截至2025年1月底中国民营企业数量达5670.7万户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提升至92%以上

截至2025年1月底中国民营企业数量达5670.7万户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提升至92%以上

3月5日,据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底,中国民营企业数量达5670.7万户,是2012年民营企业数量的5.2倍。

2025年03月06日
2025年2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 非制造业景气水平小幅回升

2025年2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 非制造业景气水平小幅回升

2025年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生产指数为52.5%,比上月上升2.7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51.1%,比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升;大

2025年03月03日
2025年1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保持扩张

2025年1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保持扩张

2025年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1%,比上月下降1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生产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3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低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49.2%,比上月下降1.8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下降1.9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落;大型企

2025年03月03日
民营经济规模成熟 2025年民企座谈会中科技和消费领域参会企业明显增加

民营经济规模成熟 2025年民企座谈会中科技和消费领域参会企业明显增加

当前,中国民营经济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占有很重分量。截至2024年9月底,中国登记在册的企业总量中,民营企业占比稳定在92.3%。

2025年02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