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护航中企“出海”金融渐成“一带一路”新支撑

  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企业沿“一带一路”走出国门,具有引导资源配置和优化投资效果作用的金融业,正逐渐成为该倡议进一步实施的支撑。

  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达6899亿美元,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10亿美元。据统计,“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区域贸易和投资年均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近一倍。

  贸易投资的蓬勃发展,需要先进金融服务体系“保驾护航”。一方面,中企“走出去”过程中产生了跨境贷款、结售汇、跨境人民币结算等需求;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愈加畅通,外汇集中管理、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等金融创新需求也不断增大。

  从官方到企业,中国当前正加紧完善“一带一路”沿线金融布局。11月初,由中方倡议成立的中国-中东欧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在拉脱维亚正式揭牌,其发起设立的中国—中东欧基金规模将达100亿欧元,计划撬动项目信贷资金500亿欧元。

  本月16日,“一带一路”倡议“落子”非洲的重要金融基础设施之一——丝路国际银行在吉布提正式成立。该行由亿赞普集团、丝路亿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中资企业,以及吉布提财政部共同发起。这是中资企业首次在非洲大陆获得银行牌照。

  “‘一带一路’是更加深化的改革和开放。”亿赞普集团董事长、丝路国际银行董事会副主席罗峰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中国贸易模式从产品输出逐步向技术、商业模式和资本输出转型,在海外建设金融基础设施,可以满足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防范风险的需要。

  如其所言,“一带一路”沿线多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且缺乏稳定性,货币汇率波动频繁等现象尤其令企业“头大”。例如中石油旗下的昆仑能源,由于2015年哈萨克斯坦坚戈对美元持续大幅贬值,该公司当年度遭受18.81亿港元巨额汇兑损失。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直接投资中应用规模扩大,企业汇兑成本和汇率风险将相应降低。为此,中国应在“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建立人民币与当地货币的互惠、互换机制,并提高人民币的使用便利程度。

  以丝路国际银行为例,该行计划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清算、贸易融资等业务。在为吉布提政府收入开支提供服务的同时,其还将作为当地中资企业贸易结算和资金往来的主要银行,为中非双边贸易和中国在非投资提供一揽子金融解决方案。

  优势各异、互补性强,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现实基础。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铺开,也有望为该地区欠发达国家带来发展新机遇。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指出,“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金融资源相对缺乏,难以对该行业发展提供充分有效服务。在金融需求及供给不匹配的情况下,中国具有充分能力的金融机构加大在沿线国家布局力度,将有利于实现互利共赢。

  “金融是血液,经济发展没有血液是不行的。”罗峰分析称,金融基础设施落后导致非洲等地企业融资困难,进而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在这些地区建立相关机构提供金融服务,不仅能促进当地贸易便利化,更将“雪中送炭”,助其在某些技术领域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生产指数为52.6%,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51.8%,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升;

2025年04月02日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率为4.5%,略高于2024年的4.4%。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亚洲经济体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预计将由2024年的48.1%上升至2025年的48.6%。

2025年03月27日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3月24日,中国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明确2025年财政政策将采取“更加积极”的基调,通过提高财政赤字率、扩大政府债券规模、优化支出结构等措施,着力扩大内需、防范风险,并围绕六大领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月26日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3月6日,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5年2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与上月持平,显示全球制造业继续稳定恢复。

2025年03月07日
截至2025年1月底中国民营企业数量达5670.7万户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提升至92%以上

截至2025年1月底中国民营企业数量达5670.7万户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提升至92%以上

3月5日,据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底,中国民营企业数量达5670.7万户,是2012年民营企业数量的5.2倍。

2025年03月06日
2025年2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 非制造业景气水平小幅回升

2025年2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 非制造业景气水平小幅回升

2025年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生产指数为52.5%,比上月上升2.7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51.1%,比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升;大

2025年03月03日
2025年1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保持扩张

2025年1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保持扩张

2025年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1%,比上月下降1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生产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3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低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49.2%,比上月下降1.8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下降1.9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落;大型企

2025年03月03日
民营经济规模成熟 2025年民企座谈会中科技和消费领域参会企业明显增加

民营经济规模成熟 2025年民企座谈会中科技和消费领域参会企业明显增加

当前,中国民营经济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占有很重分量。截至2024年9月底,中国登记在册的企业总量中,民营企业占比稳定在92.3%。

2025年02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