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制造业崛起靠什么

  【中国制造2025调研行】

  2016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42.05亿元,比上半年同期增长1.0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7.95亿元,比上半年同期增长2.04%……这张靓丽的“成绩单”来自全球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商——中国中车。

  中车之所以能够长期在业内保持领先,秘诀就是从不停歇的创新和转型,也是中国制造的必由之路。

  靠创新,走向价值高端

  三一重工位于长沙的“18号厂房”。这是亚洲最大的智能化制造车间之一,主要生产泵车、搅拌主机等产品。这里的泵车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完全通过三一自主研发的装备对系统和核心零部件进行控制。厂房内,物流、装配、质检各环节均实现了自动化,一个订单可逐级快速精准地分解到每个工位。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正给全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带来深刻变革。”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徐佳宾说,当前我国在相当一些领域与世界前沿科技的差距都处于历史最小时期,我们已经有能力走向价值链高端。

  为此,各地频出实招。仅在湖南,长沙提出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以推动2600多家企业智能化改造;株洲计划投资逾200亿元启动建设“中国动力谷”;湘潭则提出打造“智能制造谷”。

  制造业已经成为我国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我国工业领域技术创新经过模仿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多个阶段,正在由跟随式创新向引领式创新转型。”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如是评价。

  靠品质,赢得市场尊重

  “中车地铁完全称得上享誉世界的国际运输线!”这句话来自巴西里约地铁公司向中国中车发出的感谢信。里约地铁公司所赞扬的,正是中国中车服务2016奥运专线的地铁列车。

  在欧美市场,中车同样依靠过硬的质量、技术,赢得了客户的心。今年3月,中国中车获得美国芝加哥846辆地铁车辆订单,创下中国地铁出口发达国家订单之最的纪录。今年上半年,中国中车新签海外订单同比增长126%。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中车的产品已经出口到全球六大洲102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了全球83%拥有铁路的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出口产品从中低端到高端,出口市场从亚非拉到欧美市场的多个转变。

  中国中车赢得全球尊重的成绩,得来不易。今天,中国制造业正面临“前后夹击”之势,前头是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制造业,在加速“制造业回归”和“再工业”;后面是一些其他发展中国家以比中国更低的劳动生产成本,承接制造业的转移。

  为此,《中国制造2025》确立的制造业发展方针之一,正是“质量为先”。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沙南生指出,在基础领域,我们的一些关键材料、关键零部件和核心系统,质量和可靠性不是太高,长期依赖于进口,受制于人。“中国制造业要突出重围,破解发展瓶颈,就必须改变低水平、低附加值的制造业状况,而这首先要从质量入手。”

  靠匠心,诠释“中国创造”

  如果说,吊起“蛟龙号”这艘载人潜水器的是一根直径仅5毫米的绳子,你会不会诧异?然而在山东青岛海丽雅集团,技术中心主任黄涛和他的团队,就把这样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9000米长的绳缆,要占据蛟龙号很大的空间,既不能太粗也不能太重。”黄涛说,为了定制这条“生命之绳”,他和他的团队两个月来日夜攻关,反复进行压力、弹性、硬度等试验,最终交出一条仅108公斤的绳缆,不足“蛟龙号”重量的千分之五。

  一条绳子,让这个团队拥有一批“专精特新”的技术积淀,站上了中国特种绳缆的高峰。

  在北京,商用车市场销量第一的北汽福田,把“匠心”投入到了新技术研发的同时,也没忘记提高便捷舒适的使用性能。

  现在,福田正通过应用辅助驾驶、车货匹配、信息交互等车联网技术,实现货运车辆运营的可交互、可沟通和可监控,解决物流行业车、货、人三者信息匹配问题,从而大幅提升效率。

  当今中国,制造业面临激烈竞争形势和爬坡转型压力,产品品种少、品质低、品牌弱,都需要在创新中求解。“工匠精神”绝不仅意味着一砖一瓦的手艺,而是包含着以创新为导向、以技术为生命、以质量为追求的时代要求。

  环顾全球,制造强国的实现路径和支撑条件各不相同,但制造者的匠心始终是其中的灵魂。正如工信部部长苗圩指出的:“匠心是工匠精神的精髓,也是打造中国制造质量品牌的关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生产指数为52.6%,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51.8%,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升;

2025年04月02日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率为4.5%,略高于2024年的4.4%。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亚洲经济体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预计将由2024年的48.1%上升至2025年的48.6%。

2025年03月27日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3月24日,中国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明确2025年财政政策将采取“更加积极”的基调,通过提高财政赤字率、扩大政府债券规模、优化支出结构等措施,着力扩大内需、防范风险,并围绕六大领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月26日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3月6日,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5年2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与上月持平,显示全球制造业继续稳定恢复。

2025年03月07日
截至2025年1月底中国民营企业数量达5670.7万户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提升至92%以上

截至2025年1月底中国民营企业数量达5670.7万户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提升至92%以上

3月5日,据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底,中国民营企业数量达5670.7万户,是2012年民营企业数量的5.2倍。

2025年03月06日
2025年2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 非制造业景气水平小幅回升

2025年2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 非制造业景气水平小幅回升

2025年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生产指数为52.5%,比上月上升2.7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51.1%,比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升;大

2025年03月03日
2025年1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保持扩张

2025年1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保持扩张

2025年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1%,比上月下降1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生产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3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低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49.2%,比上月下降1.8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下降1.9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落;大型企

2025年03月03日
民营经济规模成熟 2025年民企座谈会中科技和消费领域参会企业明显增加

民营经济规模成熟 2025年民企座谈会中科技和消费领域参会企业明显增加

当前,中国民营经济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占有很重分量。截至2024年9月底,中国登记在册的企业总量中,民营企业占比稳定在92.3%。

2025年02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