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艺术拍卖重登顶预示“触底反弹”?

       今年上半年,全球艺术拍卖市场顶尖作品的成交数量下降,导致全球成交总额大幅缩水。但从局部市场来看,中国艺术品拍卖却是一枝独秀,逆市上扬,以超过23亿美元的总成交额夺得全球之冠。近日,全球知名艺术信息网站Artprice发布《2016年上半年艺术市场报告》显示,2016上半年,全球拍卖公司总共售出25.2万件艺术品,总成交额为65.3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全球艺术品的总交易数量上涨3.2%,但总成交额却下降25%;而中国艺术品总成交额却增长5.7亿美元,增幅达18%,其23亿美元的总成交额,在全球市场份额中占比高达35%,再居全球之首。

  业内分析,中国艺术品市场逆市回升是由于今年拍卖市场更注重于挖掘和增加顶级、中高端精品、生货投放,真正做到以“质”吸引藏家出手。对于部分人士据此认为中国艺术品市场“触底反弹”之说,有业内专家表示“持保留意见”,并坚称,目前国内艺术品市场依然处于调整期,整体市场仍不容乐观。

  市场

  上半年中国艺术拍卖市场占全球35%

  在全球艺术拍卖市场大幅滑落的大环境下,中国艺术品市场经历前几年的调整,在今年上半年交出一份不俗的成绩单。

  据全球知名艺术信息网站Artprice发布《2016年上半年艺术市场报告》显示,2016年上半年,全球的拍卖行售出超过25.2万件艺术作品,成交额达到65.3亿美元,而中国艺术品市场获得超过23亿美元的总成交额成绩,占全球艺术拍卖的35%。据悉,该报告数据来自对全球3500家拍卖公司销售数量的统计。

  Artprice的市场报告将成交价超过1000万美元的作品定义为顶尖作品。该报告指出,正是这些顶尖作品的成交数量下降,导致全球成交总额高达25%的缩水,在欧美艺术市场的两大中心纽约与伦敦下降幅度更加大,其中纽约下跌49%,伦敦下跌30%。据透露,去年纽约佳士得的夜场拍卖上,毕加索的作品以1.794亿美元拍出艺术品拍卖的新纪录,贾科梅蒂的作品以1.413亿美元拍出雕塑作品新纪录。然而2016年上半年,欧美艺术品的最高成交价仅为5730万美元。

  对于中国拍卖市场的出色表现,Artprice的创始人兼CEO埃尔曼称,“鉴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早前西方媒体曾普遍认为中国相比美国在‘软实力’的战役中会败下阵来,然而中国艺术品市场仍然以增长18%、23亿美元的成交额重回世界榜首,这的确令人惊叹。”

  今年早些时候,国际知名机构欧洲艺术基金会发布的《TEFAF全球艺术市场报告》显示,中国在2015年的艺术市场销售额下降23%,排位跌落至全球第三位置,位于美国和英国之后。

  记者发现,中国拍卖市场成交额的回升,同样得益于高价位拍品的拉升。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发布的2016春拍报告称,当季度单幅作品均价达历年最高,为29.54万元/件,首次超过2011年春季29.01万元/件的最高值,同时当季度释出9件亿元天价作品,千万元以上的作品数量达274件,同比2015年春的205件,增加近33.65%,“这不仅拉动整个市场的总销售额及均价水平,同时也为市场的调整带来一些积极的信号。”

  分析认为,造成千万级、亿元级拍品量增加的原因是,“各家拍卖公司拼命挖掘珍稀精品,增质减量,表明拍卖行业和市场逐渐向理性回归。”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报告还指出,全球艺术交易维持着很低的流拍率,并且保持着交易增长的动态节奏,清楚表明与金融市场和普通投资相比,艺术市场依然具有调整和避险的作用。

  分析

  中国重登顶预示“触底反弹”?

  从Artprice发布《2016年上半年艺术市场报告》和早前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上升50%,说明2016年艺术市场参与者的信心相较去年同期提升很多。

  “虽然市场信心指数较去年同期上涨,但市场参与者中有将近一半(45.68%)的人认为第三季度的艺术市场走势会下降,比认为上升的人(28.4%)高出17个百分点。”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又解释,这可能是因为春季拍卖季已经结束,第三季度并无其他大型拍卖会和艺术博览会举行的缘故。调查还显示,超过三分之二(71.6%)的被调研者认为第三季度是买入艺术品的好时机。

  专家认为,从艺术市场多年的发展规律来看,收藏艺术品的最佳时机正是宏观经济不稳定的时候,当下艺术品市场处于历史性底部阶段,艺术品价格偏向理性,正是投资布局的好时机。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制造业PMI连续两月下滑 经济下行风险加剧

全球制造业PMI连续两月下滑 经济下行风险加剧

5月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1%,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于收缩区间(低于50%),表明全球制造业活动持续放缓,经济复苏面临压力。

2025年05月08日
2025年4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

2025年4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

2025年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生产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8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低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6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下降4.3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有所回落;大型企业

2025年05月07日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 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3%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 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3%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其中,城市下降0.4%,农村下降0.3%;食品价格下降1.4%,非食品价格下降0.2%;消费品价格下降0.4%,服务价格下降0.4%。

2025年04月22日
2025年3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 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

2025年3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 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约为5.4%,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上月持平。总体来看,近十二个月我国失业率整体呈先升后降再升再降走势。

2025年04月22日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生产指数为52.6%,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51.8%,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升;

2025年04月02日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率为4.5%,略高于2024年的4.4%。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亚洲经济体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预计将由2024年的48.1%上升至2025年的48.6%。

2025年03月27日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3月24日,中国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明确2025年财政政策将采取“更加积极”的基调,通过提高财政赤字率、扩大政府债券规模、优化支出结构等措施,着力扩大内需、防范风险,并围绕六大领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月26日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3月6日,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5年2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与上月持平,显示全球制造业继续稳定恢复。

2025年03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