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网摘要:中国的GDP核算历史不长,上世纪90年代之前通常用“社会总产值”来衡量经济发展情况。下文是对2015年一季度gdp数据分析。与预期一致,一季度经济增速放缓至7%。
GDP即国内生产总值,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还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中国的GDP核算历史不长,上世纪90年代之前通常用“社会总产值”来衡量经济发展情况。下文是对2015年一季度gdp数据分析。
与预期一致,一季度经济增速放缓至7%。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困难局面,我国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平稳。”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2015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表示,“尽管一季度的增长速度略有回落,但是经济运行总体在平稳区间。对于一季度的经济形势一定要全面地、辩证地和发展地来看。”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406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符合此前机构等多方预期。从环比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3%。
分析人士指出,数据一方面反映出我国经济运行压力增大;另一方面,中国从2014年至今出台一系列稳增长措施将逐步显效,二季度经济增速将企稳回升。更多相关信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5年我国第一季度GDP统计数据分析。
数据回落符合预期
“一季度经济速度的回落应该是在预期之中的,经济从增长指标来讲没有滑出合理区间。”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由于处在“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新动能体量短期内难以弥补传统动力的消退带来的影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认为,这个数据是在意料之中的,跟去年第四季度的7.3%相比,下降0.3个百分点,还是有一定的下行压力。
尽管基本面属平稳合理区间,但投资、出口、消费不同程度的疲软和回落仍然彰显着稳增长的压力。数据显示,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3.5%,增速比1~2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3月消费增速为10.2%,增速也较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同期,工业生产增速也由2月份6.8%大幅回落至5.6%。
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经济下行压力不减。一季度外贸进出口同比下降6%,进出口增速双双下滑;一季度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同比下降约9%;3月CPI同比仅上涨1.4%,物价继续处于低位;3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4.6%,连续第37个月负增长。
在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看来,一季度宏观数据也反映了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拉动经济增长的传统动能在下降,亟需通过改革开放从供给端激发经济增长的活力。要以改革为主线,辅以必要的调控政策,解决好经济增长中的短期困难和中长期结构性矛盾。
二季度经济有望企稳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14日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说,现在中国经济正处在“衔接期”,一些传统的支撑力量正在消退,与此同时,一些新的力量则在成长,有的新业态新产业呈爆发式成长。但目前新旧产业与动力转换还没有衔接到位。
欣喜的是,从第一季度的数据中也已经可以明显地看到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数据显示,第一产业增加值7770亿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60292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72605亿元,增长7.9%。
上述数据中第三产业增长7.9%是亮点,这一数据虽然低于去年第四季度的数据,但高于去年同期的7.8%,说明互联网创新带动的服务业正在增长,这部分产业会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张立群称,目前经济在触底过程中,不必过于担心,今年宏观经济运行可能呈现“低开稳走”的基本格局,3月份及二季度后,经济会向稳中向好的方向发展,二季度数据可能好于首季。
“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措施的出台和落地,二季度以后经济会企稳。”温彬也持有相同的观点,他说,从经济金融中长期发展和结构调整方向看,继续着力推进产业、区域和融资三大结构调整,或将成为助力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新三驾马车”。
稳增长政策将加码
另外,可以确定的是,从一季度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来看,决策层稳增长的决心不容置疑,决策层希望中国经济是持续的增长而不是之前依靠投资或出口的“单条腿走路”,因此稳增长力度将加大。
梳理之前的政策发现,过去三个多月里,央行已经连续两次调整货币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给经济注入了充裕的流动性,但政策效果不可能马上显现,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政策效应将逐步显现。
对于下一步政策上的调整,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张永军认为,下一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微调。比如在货币政策上,可以多投放信贷。目前情况看,民间企业想进行投资,但还是受到资金紧张、融资困难问题的制约,表现为到位资金增长明显慢于投资增速。
另外,在财政上,政府应该加快资金的拨付,可考虑适当加大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规模。“当然也要消除投资方面的一些阻力,使得那些计划已核准、资金已到位的投资项目能够尽快开工、尽快建设。”张永军说。
温彬则认为,当前,需要进一步加强财政或货币政策调控。就货币政策而言,继续降“三率”稳增长仍是必要之举。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