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5年全国各省份一季度gdp数据分析

   报告网摘要:2015年中国各省市GDP数据排名及增速预测:2014年全国GDP总值63.6万亿元,31省份去年GDP增速普遍下降,广东福建人均GDP破万美元,广东和江苏跨入6万亿元大关,有8省份人均GDP破1万美元。意味着地方GDP之和与全国GDP差额不断扩大的趋势将得到扭转。

   2015年中国各省市GDP数据排名及增速预测:2014年全国GDP总值63.6万亿元,31省份去年GDP增速普遍下降,广东福建人均GDP破万美元,广东和江苏跨入6万亿元大关,有8省份人均GDP破1万美元。意味着地方GDP之和与全国GDP差额不断扩大的趋势将得到扭转。

  目前,31省份2014年经济“成绩单”均已出炉。数据显示,31个省份2014年GDP增速较2013年普遍回落,其中8个省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此外,2014年31个省份的GDP总和超全国的差额首次出现锐减,意味着地方GDP之和与全国GDP差额不断扩大的趋势得到扭转。2015年中国各省市GDP增速可参考2014年数据,各省市排名情况或有些许调整。

  2014年全国各省市GDP数据排名

  2014年全国各省市GDP数据排名及增速 广东人均GDP破万美元

  2014年全国各省市GDP增速

  31省份去年GDP增速普降

  截至2月2日,31个省份2014年GDP增速均已公布。数据显示,重庆2014年GDP增长10.9%,增速居全国第一;山西省则以4.9%的增速垫底。

  与2013年相比,各地增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其中,山西、云南回落幅度最大,均较2013年回落4个百分点。辽宁、黑龙江、天津的回落幅度也较大,均超过了2个百分点。

  在增速普遍回落的同时,各地2015年的预期增长目标也大都进行了下调。目前,除西藏GDP目标与去年持平外,北京、河北等26个省份均明确下调了GDP增长目标。上海则干脆取消了GDP目标,只提出了“经济平稳增长”。

  8省份人均GDP破1万美元

  从经济总量看,广东省2014年GDP达6.78万亿元,依然保持全国最高;江苏以6.51万亿元紧随其后,这两地是“6万亿元俱乐部”仅有的两个成员。不过,排名第三的山东GDP达5.94万亿元,距离突破6万亿也只有一步之遥。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广东和福建的人均GDP首次突破了1万美元大关。再加上原来的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内蒙古,全国已有8个省份迈入了“人均1万美元俱乐部”。》》》相关:广东、福建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

  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迈入1万美元是一个重要的门槛,这既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台阶,也意味着转型升级的压力加大。广东统计局就表示,人均GDP破万美元,标志着广东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广东地区发展差距突出,整体的较好水平不能掩盖局部的相对落后,协调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

  地方GDP总和超全国数减少

  数据显示,2014年地方GDP之和依然超过了全国总量。据统计,31个省份2014年的GDP总和约为68.4万亿元,超出全国GDP总量(636463亿元)约4.78万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差额比去年有所减少,且是近年来首次出现减少。据悉,自1985年在国家和地方层面分别核算GDP数据以来,经常出现地方统计总和高于全国GDP总量的局面,且有递增之势。例如,2009年各省份GDP之和超出全国2.4万亿元;2010年超出3.6万亿元;2011年超出4.8万亿元;2012年超出5.7万亿元;2013年超出6.1万亿元。

  随着2014年上述差额的减少,地方GDP总和与全国GDP差额不断扩大的趋势也得到扭转。按照国家统计局部署,2015年将加快推进地区GDP统一核算改革。随着国家统一核算全国及各地的GDP,由于重复计算、“统计注水”等导致的地方GDP之和大于全国的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相关新闻:

  2014年全国各省市GDP出炉 山西数据全国垫底

  根据统计部门近日发布的数据,2014年,全国GDP总值6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具体到地方,广东、江苏和山东分别以6.78万亿元、6.51万亿元和5.94万亿元,坐稳GDP总值的头三把“交椅”。

  在增速方面,已公布的数据中,24个省份高于全国平均数。其中,西藏、重庆、贵州、新疆、天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数的,从高到低排序,分别是北京、上海、河北、辽宁、黑龙江以及山西六省市。其中,山西2014年GDP增速仅为4.9%,比2014年年初预期减少4.1%。

  山西GDP增速垫底全国,这一结果并不意外。

  统计部门公布数据显示,2014年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山西GDP增速分别为5.5%、6.1%和5.6%,排名均在全国倒数三名之列。

  山西省会太原经济形势更不容乐观,该市2014年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的GDP增速分别为0.1%、2%和3.1%。

  对此,《中国青年报》曾报道,1月12日,太原市经济工作会议披露2014年全市GDP预计增长3%左右。市长耿彦波在会上直言,“这是一份令人惭愧的成绩单,省会城市不能也不应该有这样的成绩单”。

  为何山西的经济数据如此“难看”?

  1月28日的山西省第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山西省长李小鹏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去年地区生产总值等部分预期性指标未能达到预期,主要是由于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以煤炭、冶金、电力、焦炭、化工为主的能源原材料工业总体疲软。特别是山西最大的支柱产业煤炭供过于求、价格下跌、效益锐减,影响到地区生产总值等总量指标和财政收入等效益指标。

  李小鹏还表示,从主观看,也是山西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点和规律认识不深,对形势分析判断的预见性还不够强,有些政策举措落实还不到位、有的改革举措尚未明显见效。

  同一天,山西省发改委主任王赋作《山西省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报告分析,影响山西经济增速回落的主要因素分别是煤炭价格下跌、工业出厂价格连续负增长以及新旧产业“青黄不接”。

  “全年全省煤炭全行业吨煤综合售价343.16元,比上年下跌85.79元,下降20%。”上述报告显示,受煤炭行业影响,初步测算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回落4.2个百分点,影响全省公共财政收入增速比上年回落5个百分点。

  下滑的经济数据,也让山西意识到转型的紧迫性。

  继2014年之后,山西连续两年将“一煤独大”问题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李小鹏明确提出,山西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矛盾仍然突出,发展规模不大,经济结构不优,质量效益不高,特别市“一煤独大”没有改变。

  为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还单列篇章,对“煤炭革命”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出构想。

  煤炭革命方面,清洁煤炭消费、下放涉煤行政审批、推进煤炭资源市场化配置等具体方式都被列入报告。

  产业结构方面,文化旅游、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食品医药、现代服务业等七大产业,都成为山西加快转型的新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GDP固然重要,但并非地区发展快慢的唯一参考指标。

  2014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召开,明确了新一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我国GDP增长7.4% 比预期降低0.1%。具体到地方,各地GDP实际增速也普遍低于年初预期。因此,今年的地方“两会”,各地在提出新一年经济目标时,下调增速成为一大特色。

  截至1月29日,除海南、广东和吉林外,已有28个省份通过地方两会公布了新一年目标。和上一年的预计增速相比,26个省份下调了2015年的GDP目标增速。其中,山西、辽宁、甘肃三省GDP目标增速同比下滑3%。

  此外,上海是唯一率先取消GDP目标的地区,取而代之的表述是“经济平稳增长,结构继续优化, 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

  西藏是唯一没有降低增速的地区。

  2014年,该地区全年GDP总值 925亿元,同比增长12%,2015年其GDP目标增速依然是12%,与上一年目标增速持平。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制造业PMI连续两月下滑 经济下行风险加剧

全球制造业PMI连续两月下滑 经济下行风险加剧

5月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1%,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于收缩区间(低于50%),表明全球制造业活动持续放缓,经济复苏面临压力。

2025年05月08日
2025年4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

2025年4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

2025年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生产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8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低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6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下降4.3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有所回落;大型企业

2025年05月07日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 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3%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 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3%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其中,城市下降0.4%,农村下降0.3%;食品价格下降1.4%,非食品价格下降0.2%;消费品价格下降0.4%,服务价格下降0.4%。

2025年04月22日
2025年3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 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

2025年3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 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约为5.4%,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上月持平。总体来看,近十二个月我国失业率整体呈先升后降再升再降走势。

2025年04月22日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生产指数为52.6%,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51.8%,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升;

2025年04月02日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率为4.5%,略高于2024年的4.4%。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亚洲经济体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预计将由2024年的48.1%上升至2025年的48.6%。

2025年03月27日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3月24日,中国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明确2025年财政政策将采取“更加积极”的基调,通过提高财政赤字率、扩大政府债券规模、优化支出结构等措施,着力扩大内需、防范风险,并围绕六大领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月26日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3月6日,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5年2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与上月持平,显示全球制造业继续稳定恢复。

2025年03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